当前位置:免费小说>书库>历史军事>国家意志> 439斩首行动

439斩首行动

  3分钟内,所有的4辆发射车以及指挥、雷达车辆全部被干掉,连带12辆军车和修理车辆。贺凡未遭任何损失,就报销了敌人一支导弹部队,这显然是整个导弹发射营中,最核心的一个连,它为什么会掉队落在后面,贺凡懒得知道,不过在体系对抗的战争中,能捡到了这么个便宜(坦克打上了地空导弹),难免心中高兴。
  步兵随后小心翼翼地冲入火海确认战果,从死尸堆里找到了一名阵亡的上尉,上尉的皮革文件袋内,还有敌人指挥部下发的一些文件。
  贺凡草草可看了一下,其中包含了提斯普尔的指挥部在20小时前,单独下达给第1147防空中队的撤退命令,还包括了该部队与友邻的后撤、掩护序列,当然这些友邻显然先跑路了。可以看得到,敌人在第4旅覆灭后,几乎是毅然决然地决心收缩战线,完全放弃了南方的那加兰邦,也许是心理防线比战线更早的崩溃了,当然兵力缺乏应该是不可回避的首要问题。
  新的防线可能位于普拉邦拉的沿河筑垒地带,这支部队的最终目的地就在那里,但是情报的其他方面价值不大,看不到整个防空网的部署。
  贺凡知道,这条简建议防御带,是帕斯阿德在很多年前以防御游击队的名义,提出修建的表面防御阵地,真正的用意不明,也许是他整个阿萨姆防御的补充,用来保护提斯普尔的公路,如果真的是这样,这位前陆军参谋长的预见性就十分值得玩味了,不过实际上,这条防御带,只停留在地图上,从来没有修建完工。卫星照片可以看到公路旁夯实的土堆,以及其上的一排木质通讯杆,仅此而已。
  不过这个地区确实有一段收窄的喇叭形丘陵地形,可以很好地保卫或者切断公路,敌人临时抱佛脚,在这里建立第一条防线确实有其道路。
  贺凡研究过阿萨姆的每一处,卫星能够识别出来的防御工事,他知道从地形上看,这个地段确实可以利用沿河曲折兼起伏地形,很好地扼守住向西的公路。如果林参谋长的轮式部队这么贸然开进,相信会一定有一场攻防战,但是贺凡的部队并不依赖公路行动,暂时也不依赖后方,他觉得既然敌人立足未稳,那么索性就绕过去,搅他个鸡飞狗跳,让敌人根本无从停下防御。
  指挥部内的林淮生也正在做着同样的设想,原本没有想过能够这么快速的前进,但是贺凡的推进速度(或者说敌人退却的速度)确实也把他吓着了。此刻他的轮式装甲车部队,正在贺凡身后的烂泥地里艰难地挪动,如果贺凡停止不前的话,大概前半夜可以与这支前锋会合。不过如果贺凡要进攻的话,似乎价值更大,说不定真的能一路撵到提斯普尔去。而且空军可以利用这一带敌人防空部队的一个空缺,尽可能地支援贺凡的部队。他给贺凡的指令要求:相机行动,随时报告。他的另一支部队已经渡过了布拉马普特拉河,准备向提斯普尔正面袭扰前进。侦察表明,印度火车已经挂上一种携带双管23毫米高射炮的火车车厢,似乎要最后一搏,抢在自己前面,把第5山地师抢回去。不过徐景哲告诉他,不要分兵向北切断这条铁路,第5山地师由他就地解决。
  夜幕降临后,空军敏锐地抓住了贺凡打出的这个印度防空缺口,开始撕裂它。几架重型战斗机从贺凡头上飞过,在焦耳哈德投下炸弹,将焦耳哈德机场刚刚恢复的电力又破坏掉了,不过林淮生并没有轰炸机场跑道,在他的算计里,这条跑道已经是自己的了。
  查古耶在整个提斯普尔周边部署了9个营的独立防空导弹部队,在阿萨姆中央山脉地区建立了机动防空雷达网,以便交替开机逃避硬杀伤,防御体系本身无懈可击,但是由于补充困难,每损失一部雷达或者发射车,都将使整个防御范围进一步缩小。这样的势头如果不被遏制,最终防空圈会小到,足够中国人使用区精确的区域外武器(主要是廉价的卫星制导炸弹)的地步,中国人倒是很乐意用这些卑鄙的武器和防空导弹交换,这些武器几乎是无解的。
  提斯普尔的防空警报再次凄厉响起,参谋部的人已经记不起,这是今天第几次响起警报了。一群人拖着新上任的司令,乱哄哄地往地下指挥部跑的时候,橘红色的火焰已经从苍穹上坠下,显然又是一枚想碰碰运气的中国战术弹道导弹。
  桑贾夫眼见导弹落点隔着整个城市,于是故作镇定地甩开众护卫,从容举起望远镜观看。
  “瞧,又是东北角。那里有什么目标?”
  “报告将军,肯定是我们的s300阵地,只要我们的雷达一开动,他们就会如同掐着表一样发射一两样远程武器,而且越来越……”
  “越来越什么?”
  “越来越紧凑了,留给我们机动的时间越来越少了。”
  “如果上级告诉我这里是这样一个烂摊子,我就……”
  说话间,导弹落在了大约10公里外的建筑物后面,可以看到爆炸的光芒在夜色映衬下闪耀了很久,最后熄灭了。
  “敌人真是不惜血本要摧毁我们的防御,我在克什米尔已经领教了他们的武器以及战术多样性,没想到这里,他们更加的变本加厉。”
  “目前研判,敌人的主要目标有三样,s300阵地、机场跑道、以及指挥部。城里肯定有一些奸细在为他们提供情报,他们每次攻击以后,我们都能截获了一些奇怪的信号,似乎是在为敌人提供效果观察。”
  “就在城里?”信任司令官难免一惊,他发觉自己在一群人簇拥下站在一个制高点上,显然有失明智。
  “司令官,我还是建议你搬到地下掩体内居住。”
  “洞穴里保险吗?”
  “没有问题,即使出口暴露,敌人也摸不清下面的情况,截至目前,中国人还没有击中过地下指挥部,并且他们也没有这样的可以破坏地下坚固工事的武器。”
  桑贾夫耸了耸肩,快步向指挥所走去,此时隆隆的爆炸声刚刚传到。
  10个小时前,中将还信心十足,认为所有眼前的问题都只是自己的废物前任造成的,只要自己这样夺取伊斯兰堡的胜军之将一开始运作,敌人的攻势就可以轻易化解。但是提斯普尔的实际情况确当头浇了他一盆冷水,他能用来防御的兵力看似能凑够一万五千人,但是这里指挥机关庞杂后备系统多,非战斗人员比例奇高。而种种迹象看,中国人封锁住提斯普尔机场只是时间问题,他们的导弹每天都很有节制地落在机场各段的跑道上,并没有蓄力一发,似乎敌人的指挥部人员正在通过卫星,研究这些导弹的落点与地面机场恢复时间的规律,最后等一切准备就绪,他们就会彻底截断提斯普尔的外援。
  如果说还有什么能够值得庆幸的事情,大概就是s300阵地总是能够在对抗中跑掉,而地下指挥部的位置,敌人似乎还不知道。
  几千公里外遥望提斯普尔的徐景哲,正在研究如何对印度军队的指挥部,进行一次毁灭性的打击。
  这次攻击预定已久,只是因为敌人防空部队的战术能力在磨练中迅猛增长,只能不断地推迟。
  用战斗轰炸机挂载几枚重大1.5吨的巨型炸弹,深入敌境进行轰炸敌人指挥部的通风口,确实有一些冒险。已经进行过的摧毁试验表明,即使是如此巨大的炸弹,命中一两颗也无法摧毁这样深入地下的坚固堡垒,即使有最准确的施工图纸也不行。他看了一下手表,司令员那里的人也快到了。
  果然外面机要员打来电话,司令员的作战参来了。他嗯了一声,不一会儿,那名参谋就来到了徐景哲的办公室,带着满脸的倦容和焦虑。
  “将军,司令员再次询问,能不能实施攻击敌指挥部计划?”这已经是今天司令员第3次催问了。
  “再等等吧,等他们交接完整了再下手。否则他们很容易就派一个新的家伙来接替。”
  徐景哲内心还在抗拒这次袭击,因为地下指挥部的情报来得不易,他前后用了几年才成功,很怕一下子搞砸了,不过他也考虑到了一个隐忧,就是如果再不出手,说不定林淮生就抢先进城,活捉那个司令了。
  “指挥部会同空军,已经修改了原定的区域外电子战计划,敌人目前的防空圈缩减,还来不补上,司令员认为机会难得,同时我们的侦察机对战场电磁信号进行了完整的收集,随队干扰机有把握在60公里外,完全致盲敌人的s300制导雷雷达。”
  “真的这么有把握?”
  “这是空军自己提出来的建议,他们不会送自己人去干没把握的事吧?他们只需要知道,目标在地下室内的大致位置。”
  显然继续违拗司令员的意志变得不明智起来,这件事情上司令员能来问自己,也算是给足了面子了,他原本可以更直接一些的。
  “好的,我马上启动内线,确定首要目标是否就位。”
  安插一条长期内线是一件漫长而又艰难的事情,如今提斯普尔城内的内务部以及情报局人员正在警惕地活动着,就等着特务浮出水面。老头子迟疑地从办公桌的尽头,提起一只红色的电话,作战参谋识相地退了出去。他仍然犹豫了一会儿,然后说话:“上级需要狼犬的藏身信息,立即启动内线。”
  30分钟后,西藏各前线机场上待命的战机都得到通报,突击计划开始,按原方案起飞进行袭扰,最大限度地混乱敌人的视线,而唯一的目的,就是掩护从云南起飞的几架主攻轰炸机。
  2架正在空中的歼10战斗机,率先对敌人防空圈实施了南北对穿的大胆行动,其目的为引诱尚存的敌人地面防空火力暴露。他们从下班苏里进入敌人防空圈,一路向南,从洞开的缺口穿出,然后返航。这次试探行动的收效甚微,只是在故意低空飞行时引出几部较为前沿的跟踪雷达,从特征判断为高射炮雷达,并非主要威胁。
  印度在纵身地带高山区域,仍然存在着完整的搜索雷达网,但是只要不过分逼近,对于这些携弹量不大的中型飞机,印度防空部队都不太不招惹,他们也知道,这些飞机大部分时候不携带炸弹,只携带反辐射导弹。
  随后是从拉萨起飞,从不丹边界穿越达旺上空的苏27战机。这些飞机也开始向提斯普尔紧逼。对手间歇开机的3d雷达无法区别这种战斗机与中国另几种战斗轰炸机的区别,于是进行跟踪,当然这一次突击仍然只是虚的。
  郑辉驾驶的歼16型轰炸机群,此刻还在遥远的区域等待编队会合,他与2架僚机一共携带了6枚1.5吨电视制导炸弹,飞机操作远远不如以往,得耗掉一些燃油才能恢复一点点机动能力。这次作战的难度可想而知,敌人的对空防御残破但是还在起作用,需要驾驶飞机从中低空突破到距离目标很近的区域,任何一个潜伏的导弹阵地都可能构成严重威胁。好在待会儿会有2架随队的电子战飞机在指定地区会合,似乎可以壮胆,某种程度上说,他们的处境将会比轰炸机更危险,因为地面导弹总是盯着干扰机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