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小说>书库>历史军事>永历四年> 第375章 抽丝

第375章 抽丝

  倪良许与刘成的聚会没有敢去叫上张恭彦,不过即便是叫了估计也来不了。
  作为一个后来者,张恭彦从来没有视自身的籍贯有别于浙江明军中的绝大多数军官,而浙江明军虽然是一个以浙江人为主体的抗清集团,但是自一开始就并非是纯粹由浙江人组成。陈文不提,如今贵为衢州镇总兵官,浙江明军中公认的第一骑将李瑞鑫就是辽东人士。起兵多年,又加入了例如于世忠这样来自于其他省份的军官,而这些军官在各自的位置上也都能够尽忠职守,再加上军队内部职权和阶级的不断强化,如今的这支浙江明军的地方主义色彩反倒远低于其他明军或是清军。
  张恭彦加入浙江明军已有半年,这半年在浙江讲武学堂的学习使得他很是开阔了军务方面的眼界,前不久的守卫金华更是平添了不少的胆气,让这个在陈文面前直言“宁为百夫长,不为一书生”的云南读书人早已今非昔比。
  不比陈文还没有想好如何安置的倪良许,张恭彦学的是参谋科,主要的工作就是绘制地图、制作沙盘、按照那些根据经验和以现阶段科技水平测量出来的数据以及情报为主将分析数据和情报并提供参考意见,并没有直接指挥军队的权利。当然,像他这样刚刚学习军务不久,且没有下过军队的,主要还是从事最基本的工作。
  前些天,讲武学堂下达了命令,通知他在一个月后前往南塘营新建的参谋队报道,那将是他作为实习参谋的第一个岗位。不过在此之前,他已经得了一个同窗的担保,加入到华夏复兴会,而今天正是他作为预备会员参加第一次内部集会的日子。
  “全体起立,向轩辕黄帝像和会旗行礼!”
  第一次参加这样的集会,先是向轩辕黄帝的雕像和会旗行礼、上香,几乎每一个动作都有一定之规,据说华夏复兴会还在内部征集会歌,可是这些颇有些宗教意味的仪式不仅仅没有让张恭彦这个正儿八经的儒生产生类似对闻香教、白莲教那般的反感,反倒是有了一种精神上的寄托。
  至于原因,大概是他们参拜、供奉的并非是如无生老母、弥勒佛之类的偶像,做的也并非喝符水就能刀枪不入的愚行,而是在轩辕黄帝的护佑下用长枪白刃弓铳火炮与鞑子厮杀,以免再出现如暴元灭宋那般华夏亡于鞑虏的惨剧。
  “……是故,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君臣之义焉能比之华夷大防?”
  建会已有一年的光景了,随着华夏复兴会的急速扩大,军中或是官府中达到了一定规模就可以成立会小组,在没有集会的日子里自行学习章程和宗旨,最初的会上讲解已经不再进行了,更多还是传达一些精神。
  比如张恭彦,他现在可以作为预备会员参加讲武学堂里的会小组集会,等到他前往南塘营实习后就要将小组的关系转到那里,学习章程和宗旨以及精神也要转到那里。
  “……虏廷以科举为手段,行借伸君臣之义以抑华夷大防之实……”
  站在前面诵读着这些的是一个儒生打扮的年轻人,张恭彦听那人自我介绍时自称是嘉兴府人士,叫做吕留良,一个文官训练般的学员,不过却已经是正式会员了。此刻正在诵读的正是陈文让其根据顺治年间满清科举考试答卷进行的点评,而这一份正是顺治三年满清首次会试中一份答卷的点评。
  “……虏廷妄图以君臣之义湮灭华夷大防,虽体制一如皇明之科举,实乃欺世盗名之行径。”
  科举考试,张恭彦不是没有参加过,虽然距离会试还比较遥远,但是没有吃过猪肉,总还是见过猪走的。吕留良将科举考题和答案中潜藏的那些东西扒了出来,立刻就让张恭彦想起了他在书上看到过的一个例子。
  王安石变法期间,熙宁三年的叶祖洽就是迎合新法才得到了状元这足以光宗耀祖的身份,那期间所取的进士也基本上都是新法的支持者,起码不是反对者。这种事情在历朝历代其实都不罕见,毕竟这考题和答案正确与否总要看考官的喜好,以及天子或是权臣的施政目的。
  满清利用科举考试所干的事情就是这个原理,并非如暴元那般强以四等民视之,反倒是借尊孔、科举等事为其自身披上了正统王朝的外衣,着实让张恭彦感到不寒而栗。
  “然则,虏廷倡言君臣之义,无疑是助长了那些圣教败类的气焰,并且借高官厚禄诱使了很多不明圣人教诲的儒生为虎作伥,适当警惕。”
  确实是要警惕再三,重重的点了点头,张恭彦井井有味的继续听了下去,只是这份不文不白的还是让他感觉有些别扭。只是他并不知道,吕留良的原文并非如此,这是被陈文逼着改成这样的,为的是让华夏复兴会中占据绝大多数的那些军官出身,勉强能识些字的会员可以听得到。至于传抄出去的,则完全是另一个版本。
  直到彻底听完了,接下来便是讲解一些各个会小组反应上来的理解难点,以及表彰和新会员加入的会议环节。一直持续到了中午,会员和预备会员们才回去吃饭,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自行讨论。
  “侯爷,要不要将这点评贴到鞑子的占领区去?”
  虽然相交日久,陈文也说过可以以表字互相称呼,但是周敬亭却始终用官爵的尊称,甚至用他的话说,君臣之义虽不及华夷大防,可也是极为重要的,断不可乱了上下。
  “不,再修改修改,暂时还是只在我军控制的各府县张贴。”
  对于这个提议,陈文确实怦然心动,满清利用科举比起其他蛮族确实技高一筹,但也远没到将什么诸如*****之类的词汇漆到墙上那个份上。在满清占领区贴大字报,向当地读书人投送传单,这些手段确实够满清喝一壶的。可是考虑到浙江明军在临近的几个府以及如南京那样的重要城市好容易建立起来的淡薄情报网,在这个文盲遍地,识字率不到百分之十的时代干这个就有点得不偿失了,至少暂时还只能设法让读书人之间自相传播。
  献计未成,周敬亭却也并不气馁,与陈文继续谈着其他的事情。这段时间以来,华夏复兴会的工作很多都是周敬亭这个“办公室主任”协助他做下来的,尤其是那些文案工作,着实让陈文轻松了不少。
  算起来,周敬亭在陈文的麾下效力已经有一年半的时间了,虽然能力上并非极强,但是一个任劳任怨却还是不足以形容,甚至可以说,整个浙江明军的高层中,除了陈文和孙钰外,周敬亭一直是最忙碌的存在。
  但是这么长时间,除了东主与幕僚之间的关系外,二人在私人关系上其实进展却并不大,尤其是曹从龙之乱后总是隔着一层。隔着中间的是什么陈文很清楚,所幸浙江明军在制度上已经细化起来,很多军务上的事情都不需要他亲自负责,正好有时间把另外的一些事情解决了——不只是因为周敬亭,甚至可以说周敬亭在其中所占的比重很小,更多的还是来源于陈文的内心。
  “周先生,我想见见你妹妹,就明天吧。”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