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小说>书库>历史军事>金鳞开> 第164章 雨过不知龙去处(一)

第164章 雨过不知龙去处(一)

  北风吹起城关上的灯笼,守城老军生捂着耳朵,蹲在火炉前取暖。被寒风扭曲的火光并不能带来多少热度,胸前脸上还有些暖意,到了后背就已经冰凉一块。老军耸动着肩膀,活动背上冻僵的肩胛骨,嘴中喃喃哼着小曲,生怕一闭眼就再也睁不开。
  这些日子都已经冻死好几个守城的老军了。
  “城楼上有人么!出来一个!”城门口不知什么时候驶来三五辆马车,挂着用高丽纸糊成的灯笼。
  老军隐隐约约听到有人喊话,冒出个头,往下望了一眼,壮起中气喊道:“开城还早呢!别等在这儿啦!去城厢找个地方住吧!”随着城市越来越大,人口汇聚也越来越多。城墙作为战略级防御设施,不可能随着人口的增多而随时扩建。于是就有了在城墙之外的城厢。
  这些城厢有的也有矮墙保护,立有城厢关。有的则暴露于外,不过一样是屋舍井然,绝不是乱搭乱建的一窝蜂。在晚明之时,城厢与城内已经没有了太大的分野,只是在安全程度上略逊而已。
  城下那人却不肯走,又大声喊道:“我们是白总兵的家人!快开门!”
  “白总兵?”老军口中喃喃,自言自语道:“就是皇帝老子来了也不能说开就开。这是城门,当是你家客堂呢?”他转过身,不再理会城下咋咋呼呼的家丁,继续烤火取暖。
  “什么事?”身披铠甲的将军从城楼里走了出来,兜了一嘴风。
  “王将军!”老军连忙起身:“是几个外来客,说是白总兵的家人,嚷着让开城门。”
  王将军没有多说,走到女墙,手按住砖块往下按去。还不等他看清下面的人影,手已经被墙砖冻得生疼,连忙抽了回来。
  “我们是白总兵广恩将军的家丁!快开门啊!”城门下的家丁不依不饶地喊道。
  王将军看了一眼,缩回头,随口吩咐道:“来人,去把吊篮取来,放一个上来。”
  擅开城门是可以砍头的重罪,即便是这位王将军也不敢做出这种莽撞事来。想来这是常识,身为总兵家人怎么会不知道?事出反常必有妖,长夜漫漫捉个妖也是一桩趣事。
  自称是白广恩家的家丁很快就被吊了上来,一看到王将军盔甲,噗通一声跪倒在地:“将军!求您大发慈悲,开开门吧!”
  王将军用佩刀捅了捅他,平静问道:“你家将军亲临都叫不开这道门,懂么?说说,怎么回事,大半夜的赶什么路?”
  那家人左右一晃,见自己已经被手持长枪的官兵团团围住,突然放声大哭道:“将军,您就放我们过去吧!李贼已经打到潼关了!”
  王将军心中震荡,面上却如同被风霜冻实了一般,从牙缝里挤出声音道:“李贼何日攻城的?如今在何处?”
  “我们出来的时候李贼还没攻城,不过后来有家人追上来,说是昨日一大早李贼大将马世耀就攻打潼关了!”那家丁哭道:“现在也不知道潼关如何了,我家老爷一生坚毅骁勇,肯定冲锋在前,说不定现在……呜呜,老爷啊!”
  王将军转过身,径自往城楼里走去。他轻飘飘甩出一句话:“别嚎了,我不说开门,这西安城的门就开不了。”
  “求将军开恩啊!”那家丁刚喊出口,声音已经被北风吞没。
  王将军回到城楼里,身后亲卫纷纷跟着进来,立刻就将这这片不大的地方占满。诸多军将呼出的热气,也让这冷冰冰的世界多了几分热度。
  “昨日打的潼关……”王将军在自己的将座上坐定,“谁去打探一下,闯贼如今到了哪里。”
  “末将愿往!”标下站出一个精干汉子,振声应道。
  王将军点了点头,道:“速去速回,路上不可耽搁!”
  “遵命!”
  门开,北风冲了进来。门后的亲兵用力关上了门,截断了这股冷风的退路。
  王将军坐在座中,闭目养神,仿佛老僧入定。他心中却是翻腾不已:李自成终于叩响了潼关大门。
  放在一年之前,他期待李自成的大军早些来,是为了上阵杀贼,搏一个封妻荫子的功勋。而如今,他已经不相信明君贤相的神话了。他的部署每天都有人冻饿而死,而朱门之内的秦王竟然一毛不拔!整个陕西谁不知道他家财万贯!可他就是可以忍心看着军士们冻死饿死!还有什么必要为这群姓朱的卖命!
  ……
  “拉我上去!军情急报!”西安南门之下,有人纵马而来,高声喊道。
  城上的守军都还没睡,听到呼声连忙放下了吊篮,将下面那个身穿明兵服饰的人拉了上去。在那人暴露在灯火之下时,城头守军颇有些意外。原因无他,此人身强力壮,身上胖袄干净整洁,与满城关尽如乞丐一样的守军形成了鲜明对比。
  “我是东宫侍卫营的!”那人取出自己的印信:“左军部夜不收。”
  关楼里出来个识字的把总,仔细勘验之后确实无误,方才陪上笑脸道:“这位兄弟辛苦,要不里面坐会儿,暖暖身子?”他是想打探军情,也好方便有个准备。寻常探马看在火炉烈酒的份上也不会拒绝,只是这个东宫侍卫却格外不近人情。
  “军情在身,能耽搁么?快给找匹马,我这就要走了!”夜不收急道。
  “听口音大哥是榆林的吧?”有人用榆林口音来套乡情。
  这夜不收正是跟着孙传庭出关的秦兵,重新整训之后方才又干上老本行。对他这样出兵在外,太久没有听到家乡消息的人而言,只要碰到个老乡就会忍不住攀问几句。然而此时此刻,东宫操典中的军纪却在他脑中回响。
  “快备马!少废话!”他板起脸,便呵斥着边往楼下跑去。
  这份紧急军情终于没有耽搁地送到了秦王府。
  正在值班的东宫秘书终于等来了叫醒皇太子的机会,在侍卫的陪伴下进了太子寝宫。朱慈烺坐在床上,接过军情急报,里面白纸黑字写着:“十二月初三日午时,贼破潼关。”
  “是夜不收碰到了潼关来的军报,急忙带回来的。”值班的幕僚解释道。
  朱慈烺点了点头,叹道:“李自成这回追得真紧,昨日午时破的潼关,那现在该到渭南了吧。”
  渭南在潼关与西安之间,两两之间都差不多是两日行程。李自成的中权亲卫多有马兵,行军速度还会高一些。不过也正是因为有马,所以夜袭的可能性不大。因为路况和视力不佳,马在夜里很容易折断马腿。
  “既然李自成来了,那咱们就走!”朱慈烺披衣而起:“召集东宫侍卫营把总以上军官军议!”
  “殿下,明日拜祭张子的事……”
  “照常!”朱慈烺振声道。
  ……
  十二月初四日,晨,有雾。
  浓雾中打出了大片旗帜,浩浩荡荡仿佛看不到尽头。
  渭南知县杨暄,山西万全卫人,崇祯十三年庚辰科进士,这是他在渭南的最后一年。只要过了今年,或是升迁京中,或是平调地方,都不会继续留在这里。然而此刻,杨暄只能站在城头,让冷风吹散他所有的念想。
  李自成要攻城了。
  昨日潼关传来消息,说是陷于流贼。当天夜里就有溃兵朝渭南涌来,天知道他们怎么能跑那么快。兴许是走了不为人知的小道,也或许是压根没等贼兵攻城就逃了。
  身为知县的杨暄守土有责,自然不会开城放行。那些溃兵在城外掠杀一番便纷纷往西安逃去。杨暄召集城中子弟,亲自上城墙督战,准备御敌。他配着常年挂在书房里辟邪的宝剑,努力在风中站直身子,嘴唇干裂,看着这股能够将整个渭南夷为平地的力量。
  轰隆!
  炮声响起,旋即又追来闷雷一般的鼓声。
  闯贼攻城了。
  “杀贼报国,便在今朝!”杨暄抽出宝剑,斜斜指向天际,高声喊道:“愿随我赴死者皆我兄弟,皇天后土共鉴之!”
  “杀贼报国啊!”子弟们慷慨激昂,随着杨暄高声喊道。
  突然之间……
  贼兵分成了两股,一股径自朝西门而去。
  杨暄从未上过战阵,颇有些惊疑,不知道闯贼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王举人开门献城啦!王举人开门献城啦!”
  远远传来县衙衙役的呼喊声。
  渭南县城就如同漏了水的小船,登时被这蓝灰色战袍的闯营战兵灌满。
  只是片刻功夫,杨暄身边已经再无一个站着的人了。他因为穿了官服,被贼兵认出是县令,反绑了双手押到李自成面前。
  杨暄见了独眼的李自成,闪过了千万个念头,最终却落在“杀身成仁”四个字上。他想自己寒窗苦读,竟然只做了一任县令便再没有施展的机会,更是悲从中来,破口怒骂道:“王命诰!你这吃里扒外的逆贼!你不当人子!李自成!你这贼汉!你害得自家祖坟被毁,你家祖宗因为你在地下永受刀割火烧之苦!你这天诛的贼鸟……”
  “杀了。”李自成轻轻按了按新作的黑色棉布眼罩,心中暗道:可惜还是个进士官。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