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四国峰会,掩人耳目
后世的上海,灯红酒绿,珠光宝气,富贵熏天,堪称魔都不夜城,一千多年后的繁华,在大唐却仅仅是一片芦苇荡,甚至就连华亭县的县名还是刚刚设立不久。
不过,就在这个几百户的小县城了,足以影响天下的四股势力却聚集其中,江左萧家的做担保,句丽都护府的句丽郡王李承乾,辽东都督府的大都督长史阎良,闽王李捷,齐王李佑,不起眼儿的小院子中,三个王爷一个长史围着一面麻将桌大小的方桌大眼瞪小眼的看个没完。
之前这几方可是有仇的,刚坐下没多久,李承乾就不屑的哼了起来:“老五,老九,不说你们有事要找本王作一个兄弟间的会谈吗?怎么把狗也放进来了?”
“闽王,在下是仰慕闽王之名才来谈判的,为什么此地出现一条丧家之犬啊?”不愧是文人,阎良也是阴阳怪气的哼出来,当即气得李承乾又是气血上涌,还好,身后一双胖乎乎有力的手按在了他的肩膀上。
“郡王,大事要紧,您也说了,不能与狗一般见识。”
听着渊盖苏文老狐狸的劝诫,李承乾可算出口气。一提到大事问题,虽然气的脸色发黑,阎良也是强忍着咽下了一口气,愤声的低沉说着。
“闽王,冒险曰我等前来此地,究竟有何打算?最好快点说,在下可没有多少耐性。”
一提到这儿,李承乾也是紧紧盯了过来,毕竟是当过十多年太子的,眼神锐利的紧,让齐王李佑都打了个寒颤,片刻后,他的眼睛却是禁不住瞪的溜圆,摇着袖子,李捷慢悠悠的反问道:“听说大哥欲谋取百济,可有此事?”
不说李承乾,就连站在身后的渊盖苏文都是禁不住吸了口冷气,辽东战事结束后,高句丽被一分为三,封的还都是有前科的,所以御史盯着那里一向比较紧,先分割两人的安东都护府发展可很敏感,一向在背后捣鬼的百济与新罗自然就成了目标。
尤其是百济,与倭国联盟关系密切,高句丽严重被削弱后,借着倭兵,三番五次的到李承乾境内袭扰,劫掠,气的李承乾天天骂娘,不过就算谋划百济,渊盖苏文与李承乾都是密谋着的,怎么都想不到远在千里外的李捷能知道。
一旁李承乾的老对手,阎良听了这个消息也是猛地眼前一亮,提前知道的话,背后小动作可就容易多了,可惜,没等他高兴多一会,李捷又是慢悠悠一句话:“四哥对安东都护府,松嫩平原也是垂涎许久了吧?”
“闽王究竟什么意思?”也被挑破了心思,阎良恼怒低吼着,不想李捷笑呵呵的站了起来,抚着巴掌说道:“无他,小弟是希望帮两位哥哥实现愿望的,首先是大哥,我和五哥的舰队会封住倭国通向百济的舰船,新罗王世女金胜曼以及国仙徒金庾信和小弟也有些联系,我也会说服他们于大哥结盟,共同进攻百济。”
“还有四哥,你们辽东图谋松嫩平原,实际上是想摆脱本王的粮食枷锁吧,安东都护府其实没有多大力量,大可以直接排兵过去占领上,真正决胜负的还在长安,到时候我们几家组织人手一起弹劾四哥,削藩召回长安,不希望四哥回去的太子殿下自然会吃下这个哑巴亏帮忙把事情圆过去。”
李捷两个方案说完,不论李承乾还是阎良都忍不住眼前发亮,低头沉吟起来,不过一会功夫,渊盖苏文却又是警惕的问道:“闽王该不会这么好心吧?帮助我等,究竟有何图谋?”
“无他,联盟尔。”李捷一伸手,一旁的贴身侍从范黎伽立马把研究了好几天的弹劾奏章拿了过来,在李承乾两人惊奇的目光中被分发了过去,看了几页,李承乾与阎良又是默契的交换了下,七本奏章,全都是弹劾李捷横行不法甚至谋反的,看过之后,两人心里也顿时有了数。
弹劾李捷的虽然五花八门,却全都是太子李治的人!这么一看李捷要结盟的原因就变得清晰可现,他与李治的矛盾从棉纺织行会开始就公开化了。同样是争夺过储位的皇族,不论李泰还是李承乾,与他太子李治也是很难共存,三方都有共同的敌人。
“本王同意结盟,但本王结对不会与这条狗结盟。”
“辽东都督府也愿意与闽王结盟,至于某条丧家犬,就免了。”
世间的事儿也够奇妙的,之前一直是李泰,李承乾,夹杂着一个憋屈的李捷在为太子这个位子博弈,李治一直是个旁观者,可如今,争的你死我活的三人都成了失败者,又坐在一起共同密谋着对付李治这个笑到最后的。
听着两人的冷哼,李捷到底还是露出了笑容。
贞观二十年开始,长安的目光就没离开过闽国,辽东,句丽三个地方,尤其是闽国,不过这一次,刚刚闽王南征第二次打败而还的消息轰动还没等散去,海东方向又传来了新的震动人心,句丽都护府和百济开战了!
李承乾的求援信刚送到中书省没过多久,满朝文武就全都跑来了,从长孙无忌开始,房玄龄,萧瑀,虞世南,刘政会,唐俭,一个个脸都拉的老长,眼看着列位臣工脸色发绿的模样,李世民自己都嘴角一抽一抽的。
“各位臣工,百济人猖狂跋扈,如今悍然入侵我大唐,攻打大唐的都护府,难道你们就要朕这么眼睁睁看着吗?列位臣工,你们如何对得起天下子民?”
一听句丽被入侵,李世民觉都没睡好,一上朝就黑着眼圈低声咆哮着,可惜下列臣工的怨气比他想的还要多。
“陛下,援军是一定要派遣的,不过老臣认为,还是应该以外交斡旋为主,句丽都护府有府兵五万左右,也是轻易不可能被攻破,联合新罗的话,一定能把百济压回去。”长孙无忌首先越出了行列,没等李世民黑着脸哼唧什么,司空房玄龄又是越众而出。
”陛下,河南蝗灾,朝廷大部分力气全在救灾上,去岁征讨高句丽,京畿各粮仓大多空虚,实在是不堪远征啊,如若援助句丽都护府,最好还是从最近的安东都护府以及辽东都护府抽兵。“
房玄龄这话就属空话了,让李泰援助李承乾?呵呵。就算有心派兵救援,群臣这样一幅模样,李世民也是自家事自家知,不得不打消了派兵句丽都护府的念头,又是郁闷的问了起来:“河南蝗灾如何?各地的救灾粮饷可到?闽国征调的粮食到了多少?“
“如果再从闽国征调一批粮食救灾的话,军粮直接从河南提取,组织一支万人军队奔赴辽东应当可行吧?”捻着下把胡子,李世民又是灵光一现,不过这回户部萧瑀确属差点没大哭着出来,跪伏在地启奏道:“陛下,万万不可啊。”
”闽地战乱未息,从闽地调出的粮食已经是勉强了,上交了十二万石粮食后,闽王李捷甚至直接上书了一本菜谱过来,再从闽地征粮,恐怕闽国都督府也会崩溃在即,如果撩人乱起的话,江南将再次陷入动荡。“
“既然如此,那就作罢吧。”李世民无趣的摆了摆手,然后才好奇的问道:“闽王上书了一本什么菜谱?”
“菜谱就在此,请陛下过目。”
太监呈上后,李世民好奇的翻开,片刻后却是哭笑不得将菜谱丢在一旁,西南少数民族历来有食虫的传统,蝗灾就是蚂蚱成灾,李捷还真是独具匠心,把蚂蚱的各种食用方法,什么油炸火烤盐卤腌制全都列在了上面,还有试吃的感受,看的李世民都直恶心,李捷这个态度都表现出来了,不得不让李世民再在闽地打劫的心彻底熄了下来。
好不容易,句丽事暂且告了一段落,没等众臣松一口气,又有御史抱着笏板越众而出,朗声大喊着:“启禀陛下,下臣有事起奏,下臣弹劾辽王李泰横行不法,越过地界,侵占安东都护府土地,臣认为,依大唐律,当消官,召回长安。”
本来听到一早上李承乾的事儿,太子李治就一直心头不安,这会倒好,有人指名道姓要让李泰回来,没等李治心头咯噔一下呢,一大群各色官员又是不约而同依次跳了出来。
“臣附议。”
“辽王不法久已,当召回长安。”
“辽东都督府战乱四起,劳民伤财,臣认为当把辽王召回长安,另委派能臣干将就任辽东都督,抚境安民。”
乱哄哄的启奏声中,李治当即急了,开什么玩笑,好不容易把一大群惹祸的赶出京城,再让李泰回来和他争夺储君?想都没想,李治就越众而出,也是满脸眼泪的拜伏在地哭诉着:“陛下不可啊,四哥虽有小过,但其劳苦功高,过不掩功啊!并且辽东苦寒,四哥之行虽出格,却也是无奈之举,愿陛下宽恕!”
明显也感觉到了一股不对劲儿,长孙无忌也是越众而出,再次弯腰启奏道:“太子所言极是,毕竟辽王镇守辽东久已,不应擅加裁撤。”
毕竟是大佬,两个人的声音就能压过几十人了,眼看着李世民都是点了点头,一大群大臣不得不悻悻然退了回去。
诡异的早朝结束后,回了紫宸殿,思虑了好久,李世民还是对角落拍了拍手,不一会,一个黑衣人就闪了出来,沉吟片刻,李世民沉声命令着:“调集人手,闽国事先撂一撂,先把辽东事弄清楚!”
“喏!”弓着腰,黑卫都尉立马快步退了出去。
几乎就在李世民下令的时候,东宫也是数十人领命朝东而去,长孙府同样,长安永远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李世民的命令不到第四天,各种途径得到消息的闽地奸细同样大部分撤离了闽地,坐船北上去了辽东。
“赫赫,掺进来的沙子还真不少呢。”闽王府中,拿着薛之观调查中有头有脸的人物突然离开闽地的名单,李捷禁不住冷笑,对面辛苦了几天的薛之观自己却是耷拉着脑袋,一副有气无力的样子。
“殿下,走的不少,留下来的还有不少呢。”
“那就是老薛你的事儿了。”
武媚娘的计策,成功利用李泰李承乾调开了长安目光,就连李捷都有种轻松感,快意的站起来抻了两下懒腰,旋即李捷双目中满是战意的看向了远方,沉声命令道:“传令,集结大军,渡海,攻倭!”
泉州港口,数不清的战帆在李捷的命令下,迅速集合在了军港,数不清的兵卫也是在港口附近集结,闽王军的突然异动当即也是惹得闽地一阵慌乱,港口附近的小山上,一直与闽王府有生意来往的粮商王直拿着竟然是军用的望远镜躲在一处角落中眼睛发直的看着这一幕。
“必须要快点报告长安!”沉声嘟囔着,王直迅速的溜下树,刚想若无其事的溜出去,冷不防四周忽然步履深深,咋眼间,数十个身穿黑色皮夹的闽国秘密警察就包围了过来,眼看着薛之观有气无力的提着他沾着血的剑,身后兵士抱着的盘子上装着自己几个无奈苦笑的同僚头颅,王直也禁不住露出了同样的苦涩笑容。
“不要做无谓的抵抗了,跟我们走吧。”
哧的一下,殷红的血喷出去老远,身体重重的跌落在了草甸上,精疲力竭的叹息一声,薛之观再一次高高举起了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