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小说>书库>历史军事>大清弊主> 第484章 口是心非

第484章 口是心非

  京城,畅春园。
  康熙在两名年轻小太监的扶持下艰难的一步一步的挪动着,仅仅才走了十余步,额头上便开始见汗,他却仍是咬牙坚持,紧随其后的李德全也是满头大汗,他倒不累,完全是急的,康熙这几日,每天都要坚持走二刻钟,走完下来,整个人就跟从水里捞出来似的。
  虽然心里急,李德却不敢做声,只能谨慎的跟在后面,康熙自偏瘫以来,性情苛刻了许多,一众太监宫女,稍有失误,便会遭到严厉惩罚,弄得一众进侍人人自危,就连李德全每日里也是小心翼翼,唯有太子进园了,康熙心情才会稍稍好些,以致于一众太监宫女见到胤祯,个个都都见到救星一样。
  跟在康熙后面提心吊胆的,还有二个值守的太医,他们每天要给康熙针灸,按摩揉捏,康熙心情不好时,也会冲他们发火,特别是近几日,康熙经常是无端发火,他们也都是如履薄冰,深刻感受一把伴君如伴虎的滋味。
  康熙咬着牙一步一步的挪动着,他君临天下五十余载,叱诧风云数十年,绝不相信,也不能容忍,余生就此瘫痪在床,特别是京城流言,将他与唐顺宗相提并论,让他无法容忍,更让他后怕不已。
  太子胤祯如今虽然大小事情皆坚持汇报,特别是官员任命,更是不置一言,但是胤祯的势力太大,声望亦是日益隆盛,如今东征倭子国在即,一旦倭子国称臣纳贡,胤祯的声望威望都将更上层楼。
  他若是就此瘫痪,不能理政,即便胤祯毫无怨言,朝中官员亦会议论纷纷,有道是史笔如铁,自己身后,会留下怎样的名声?况且,胤祯又岂能长期如此恭顺?京师的流言又是从何而来?
  坚持走了两刻钟,仍然是毫无寸进,康熙也不气馁,他最近自己也在研究中风偏瘫的病症,知道恢复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急不得,在一众人的侍侯下沐浴之后,他照例要求到院中休息,他如今是越来越不喜欢呆在殿中。
  李德全担心他坐的时间太长,特意又换了躺椅,缓缓的在躺椅上摇着,听着太监清晰的朗读声,康熙心思却全不在这上面,以他身体目前这种状况,半年内能够康复,已是如天之幸,半年不见朝臣,会否引起非议?一众朝臣会否因此而彻底倒向太子?
  如今,他手不能写,一应奏折批语,皆是胤祯执笔,时日一长,地方大员自然是只知太子,谁还记得他这个皇帝?不行,这种状态必须改变,右手不能写,还有左手,必须练习用左手写字!
  正暗下决心,却听的“哐啷”一声,康熙恼怒的看过去,却是侍侯在侧的聋哑宫女转身正好与前来奉茶的宫女撞个正着,茶杯摔在石板上,跌成了几片。
  一见康熙恼怒的目光,奉茶宫女吓得连忙就地跪了下来,一声也不敢吭,李德全在旁边也是暗骂不已,越是怕出事,越是出事,他也赶紧的跪下来,道:“皇上息怒,奴才该死。”
  康熙看了一眼地上的茶杯,这是为他六旬万寿特意烧制的一套茶具,他登时心头火起,沉声道:“你难道不知道这宫女是聋哑的?”
  奉茶宫女知道现今皇上心情不好,早就吓得花容失色,忙磕头道:“奴婢知错,求皇上宽恕。”
  康熙看了她一眼,道:“在门外罚跪一时辰。”
  听的这处罚,众人都松了口气,奉茶宫女亦是长松一口气,叩谢皇恩之后,飞快的溜到院子门口跪下。
  午后,胤祯准时而来,通报之后,便在院外等候,见奉茶宫女跪在门口,心里不由微微诧异,他天天来见康熙,对康熙身边的近侍自然是认识的,不知道康熙为何发作她,他也不敢问门外的太监,打听这些事情,可是犯忌讳的。
  偏瘫病人,性情难免有些浮噪,处在康熙的位置,应该还有几分急噪和多疑,若是知道自己打听他身边的事,怕是又要生出别的想法来,他干脆是眼不见为净,心里却是暗暗警惕,京城这几日将康熙与唐顺宗相提并论的流言,该不是传到康熙耳中了吧?
  康熙虽然是封锁了他自己的消息,但京城的动静应该是瞒不过他的,想到这里,胤祯不由暗自苦笑,流言的事情,只能是康熙自解自开,他是不能说的,否则,只能是越描越黑。
  院内,听闻太子胤祯在外候见,康熙便示意李德全换上靠椅,换好之后,才让人去召胤祯进来,李德全一直就没想明白,太子爷又不是不清楚皇上的病情,为何康熙却是坚持不坐躺椅见胤祯。
  胤祯进院子时就飞快瞥了康熙一眼,见他神情如常,不由放下心来,忙急趋几步上前请安见礼,康熙微微颌首,含笑赐座赏茶。
  按例问候了几句,胤祯便取出一份奏折,道:“川陕总督殷泰,前曾因病奏请解任调理。皇阿玛曾有御批,念殷泰清洁自持,约束属下恩威并用,陕省军民,罔不感戴,朕甚爱惜,令在任调摄。
  今殷泰又奏,病势渐沉,短时恐难见起色,恐荒废政务,有负圣恩,再次奏请解任调理。”
  又是川陕,康熙微微皱了下眉头,略微沉吟,才道:“川陕地方辽阔、最属紧要,总督员缺、不可久悬,你可有适合人选建议?”
  那地方,我现在可不感冒,而且就算感冒,现在也不敢插手,胤祯腹诽了一句,忙欠身道:“回皇阿玛,川陕总督辖下各路兵马众多,乃京城西北屏障,听闻陕甘一带民风剽悍,儿臣以为须选派一名熟悉地方兵民情性的大员,儿臣委实不知谁适合,恳请皇阿玛操心。”
  康熙微微点了点头,道:“虑的甚是,不过,朝中及地方大员的履历,你要熟记于心,用人不当,必多生事端,更祸及百姓。”
  “儿臣谨记皇阿玛教诲。”胤祯忙躬身回道。
  (未完待续)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