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小说>书库>历史军事>明朝败家子> 第174章 恭喜陛下

第174章 恭喜陛下

  “什么?”
  萧敬昨天值夜,到了子时才睡下,正在补觉呢,却被人叫醒了。
  他在偏殿里,死死地盯着自己的干儿子王柳,而手里,则拿着一份东厂紧急送来的奏报。
  萧敬眼带厉色道:“查实了吗?这不是玩笑的事,杨雄这儿子,平时倒还安分,怎么去了贵州……”
  “查实了,若是没有核实,也不敢惊扰干爹。”
  呼……
  萧敬的面容舒缓了一点,随即豁然而起,这么说来……
  他重新又看了一眼奏疏,这捷报奏疏中的内容,实在太令他震惊了。
  “走!”咬了咬牙,他虽然觉得不可思议,还是决定相信杨雄和东厂。
  这是天大的功劳啊,是自当今皇上登基以来,前所未有的大捷,谁抢在前头报了宫,也是一桩不小的功劳:“去见皇上!”
  …………
  午门。
  张懋快马到了这里,便疾步入宫,他有出入宫禁的腰牌,门前的禁卫也认得他,纷纷向他行了礼:“见过英国公。”
  张懋神色凝重,只淡淡的点了点头,此时,他的手里也攥着一份捷报。
  这是贵州都指挥使快马命人送来的。
  张懋乃五军都督府的都督,虽然这是挂职,事实上,五军都督府早已被架空了。
  同时被架空的,还有各省的都指挥使司,已被各省的总兵官所取代代之。
  可这并不代表,五军都督府和地方上的都指挥使彻底的失去了效用,那贵州都指挥使名义上,依然还是贵州省内的最高级武官,因此向五军都督府报捷,也是应尽的本份。
  张懋得了捷报之后,起先只是冷笑,冒功……没这样冒功的,这是找死啊。
  可他又很快的觉得不对劲,直到锦衣卫派人来了五军都督府打探消息时,他才一下子意识到,一场巨大的胜利自贵州发生。
  身为英国公,效力了数代君王的张懋岂会不知,弘治朝,太需要一场巨大的胜利来彰显武功了。
  于是乎,他没有犹豫,立即动身,入宫……见驾。
  在这时候,却听那守在午门的禁卫道:“公爷,您来的真早,不过今日倒也奇怪,牟指挥使就在方才也已入宫了……”
  锦衣卫都指挥使牟斌……
  张懋顿时龇牙,也懒得多话,急急的冲入了门洞。
  片刻之后,气喘吁吁的兵部尚书马文升已下了轿子,拼命的朝着这儿快步而来。
  …………
  此时在暖阁里,弘治皇帝看着诸多的试卷,已有些乏了。
  虽是核验,可这些奏疏,俱都让他提不起精神,依旧还是乏味无比。
  他将试卷搁到了一边,摇头苦笑道:“哎,诸生专精八股,而疏于策论,文风斐然,能切中要害的人,却是凤毛麟角。”
  发出了这个感慨,也非是空穴来风,从前弘治皇帝就很喜欢那些文采斐然的士人,可做了皇帝,一年下来,不是大旱,就是大水,不是大水,就是边关告急,要嘛就是土司叛乱,他这才发现,那些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人,有多么的重要。
  刘健见陛下起了谈兴,便也搁置下手头的事:“陛下言重了。”
  弘治皇帝不置可否的笑了笑:“王守仁的卷子,朕又再三看了,若是核验没有问题,就选他为第一吧。还有这个杨文时,此人的策论,倒也大气,他在会试名列十三?此番,点他第二……”
  他连续报了十几个名字,到了第十五个时,才淡淡道:“欧阳志的策问,匠气重了一些,名列十五……”
  刘健听到此,心里感慨,这欧阳志可惜了。
  不过对于欧阳志的答卷,他也不甚满意,确实如陛下所言,匠气太重了一些,方继藩上一次出的主意,建什么山地营,也不是没有道理,可问题就在于,和其他的策论相比,似乎还差了点儿气候,何况陛下不是已下旨建设山地营了吗,可除了糟蹋了许多钱粮之外,至今也没有什么战果。
  谢迁和李东阳对此倒也没有什么异议。
  弘治皇帝大抵的说出了自己对这一次殿试的想法,便又准备低头继续阅卷。
  却在这时,暖阁外,传来了急促的脚步声,外头有人声音嘶哑地道:“陛下,内阁递来了奏报,说是十万火急。”
  内阁的?
  现在内阁的大学士都在这里,想来是待诏的翰林遇到了麻烦的事,所以特来奏报。
  弘治皇帝皱眉,有些愠怒。
  这些事,难道都办不好吗?难道他们不知,他正和刘卿家等人有更重要的事在办?
  可事到临头,却还是压抑住了怒火:“什么奏报,送进来。”
  立即便有在外值守的宦官匆匆进来,向弘治皇帝行了礼,接着,一份奏报摆在了弘治皇帝的御案上。
  弘治皇帝低头一看,却是惊住了。
  是贵州送来的急报!
  再联想到方才十万火急四字,想来贵州的军情,一定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弘治皇帝没有犹豫,立即取了奏疏,打开,这一看,他是彻底的愣住了。
  “臣王轼叩首问安,贵州奉陛下旨意,筹建山地营,日前,山地营出战,遭遇叛军大部,三千人马,与贼鏖战,叛军虽擅山地,而我山地营更为骁勇,山地作战中,如履平地,勇不可当,贼军大溃,山地营趁势掩杀,贼军败走金山寨,即日,山地营克之,趁胜追击,势如破竹……
  今斩首叛军五千三百七十一级,拔寨二十三座,又有一寨,不待山地营杀至,贼军风声鹤唳,如丧家断脊之犬,将其付之一炬,臣闻此捷报,喜出望外,今特加急报捷……”
  弘治皇帝脸色顿时铁青起来。
  下一刻,狠狠的将奏疏拍在了案牍上:“王轼,真是好大的胆子,竟敢冒功,这是欺君罔上,万死莫恕!”
  弘治皇帝算是极少动怒的,至少在臣子们面前,当然,如果是碰到了太子的话,是另一回事,毕竟,也没有几个人有那勇气和智商会如太子那般肆无忌惮的蹦跶了。
  刘健一惊,忙道:“陛下……这是……”
  谢迁和李东阳也对视了一眼,也是骇然。
  “卿家们看看吧,看看这个王轼丑恶到了何等地步。”
  宦官吓得大气不敢出,忙取了捷报,先送到了刘健的手上,刘健只匆匆的扫视了一眼,脸色顿时白了,随即,重重的叹了口气。
  李东阳和谢迁传阅之后,表情也都凝重起来。
  弘治皇帝站了起来,背着手道:“你们说,这王轼为何冒功?”
  “只怕……”刘健是何等人,内阁首辅大学士,历经数朝,什么世面没有见过?他摇摇头道:“先皇帝在的时候,若是发生了叛乱,一旦官军进剿不利,为了防止朝廷追究,便上书告捷,无中生有出一个胜利,不只如此,还借此邀功,同时又买通先皇帝所信任的方士,或是想尽办法巴结贵妃,使先皇帝误信……”
  “不错。”弘治皇帝冷哼一声:“真是可怕啊,朕对王轼,何等的倚重,万万料不到他进剿不利,竟是拿出这么一个可笑的捷报来搪塞朕,他当朕是糊涂了吗?将朕当做了先皇帝?”
  弘治皇帝气得青筋暴出:“三千人斩首了五千,那么,他们面对的是多少的贼军?拔寨数十,这可能吗?叛军若是有这样好对付,那此前数万大军,为何屡屡受挫?三千人若能解决,部署在云贵的十万大军,要之何用?”
  这每一个疑问,其实都是正常的思维和逻辑,毕竟弘治皇帝又不傻。
  刘健心里也是叹息,只是宽慰道:“陛下息怒,此事……未必是陛下所想的这般。”
  “不是朕想的这般,还是那般?难道朕不会算数,朕当真昏聩到连捷报的真假都看不出吗?”
  正说着,外头又有人道:“陛下,奴婢求见。”
  这是萧敬的声音。
  弘治皇帝记得萧敬昨天值夜,没想到这个时候还没有睡下。
  本来弘治皇帝就大怒,现在一听,更没有好脸色了,冷冷的道:“进来。”
  萧敬微微颤颤地入阁,一见陛下勃然大怒的样子,便什么都明白了,他却是微微一笑,拜下道:“老奴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弘治皇帝皱眉,死死地盯着萧敬,想要发作。
  萧敬随即取出了奏报,毫不耽误的道:“禀陛下,贵州中官杨雄传来捷报,贵州大捷,陛下洪福齐天,大明盛世永昌哪。”
  还有奏报?
  是中官杨雄?
  弘治皇帝呆住了,杨雄是宫里的人,居然也勾结了王轼作假?
  这似乎不对,王轼作假,可以理解为冒功,可杨雄一个太监,乃是宫里的人,为何要冒险和王轼冒天下之大不韪呢?
  一股疑团顿时在弘治皇帝的心底生了出来,或许……是被王轼收买了?
  弘治皇帝上前取了捷报,低头看了一眼,里头的内容,竟是和王轼的奏报差不多。
  他依旧沉着脸,却一下子安静了下来。
  到底……怎么回事。
  他可以不信王轼,也可以不相信杨雄,可是两个人在一起,难道都不可信?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