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小说>书库>历史军事>明朝败家子> 第558章 君忧臣辱之时

第558章 君忧臣辱之时

  李朝先面带微笑。
  居然……没有一丁点伤心的感觉。
  或者说,师叔说出这番话,没有给他一丁点的违和感。
  这就是师叔啊,原来的配方,原来的味道。
  他忙是拜下,诚惶诚恐:“是,小道胡言乱语,惹师叔生气了,三万两银子,明日送到,师叔不要生气,若是因此而气坏了身子,小道万死难恕。”
  方继藩后悔了。
  这家伙,确实是发财了啊,早知如此,应当狮子大开口的,三万两银子他眉头都没有眨一下。
  李朝先下午,还得赶一个法事,所以正午留在方家陪方继藩吃了一些糕点,便匆匆去了。
  临行时,他又给方继藩郑重其事的行礼:“师叔还有什么差遣吗?”
  方继藩摆摆手:“滚。”
  李朝先乐了。
  这一声滚,很多日子没有听到了,透着亲切、自然,说实话,这些日子忙着事业,不,是忙着超度亡灵,给高门大族们祭祀祖先,李朝先是忙的脚不沾地,实是没功夫来拜见,人在外四处奔波心里总觉得空落落的,像是少了一点什么,少了一点什么呢?
  今日一听这清亮的滚字,李朝先想起来了,就缺这个字啊,这一听下来,浑身舒泰,顿时给自己疲惫的身体,注入了新的能量,他深深行了个道礼,依依不舍道:“师叔,告辞。”
  门生故吏也是有坏处的。
  这大年初一,一个接一个的门生故吏来拜访,实在令人讨厌,方继藩的耐心,已磨了个干干净净。
  今年这年,没法过了。
  终于过了十六,宫中却传出了消息,陛下龙体,略有不适。
  难怪这些日子,朱厚照都不见人影,方继藩心里还嘀咕出了什么事。
  他陡然想到,弘治皇帝驾崩是在弘治十八年,不过到了弘治十六年,身体就已开始虚弱了,史料之中,弘治皇帝在十六年开始,便极少召见大臣,当时人们猜测,是不是弘治皇帝到了晚年,是否开始沉湎于宫中的某些不可描述的娱乐,开始松懈。
  这些流言蜚语,其实是可以理解,皇帝突然就不见外臣了,一般的事务,也都交给别人去处理,而且,弘治皇帝现在三十多岁而已,正在盛年,怎么就突然如此了呢。
  等到弘治十七年之后,人们才意识到,皇帝身体欠佳,至十八年,驾崩,这两年的时间,弘治皇帝几乎都在病中度过。
  方继藩听闻到龙体欠佳的消息,于是便请求觐见。
  不过没有得到宫中的准许,命他好生协助太子,署理镇国府事务。
  没办法,方继藩只好找了欧阳志,欧阳志乃是伴驾的待诏翰林,此时陛下身体不好,他也需时刻陪伴在陛下身上,同时,随时记录陛下的言行举止,作为翰林院修撰实录之用。
  欧阳志凝视着恩师,朝方继藩点点头:“是,恩师,陛下近来,身体都有些不好,勉强能视事,平时都是疲惫不堪,太子殿下与公主殿下,而今都伴在帝侧,太医们用了许多药,也没见好。”
  方继藩不由唏嘘:“陛下的病,是何症状?”
  “腹中胀痛,微热,全无食欲……”欧阳志沉默了片刻:“御医的诊断,各有不同,有人说染了风寒,也有人说,乃天钓症,更有人说……陛下……肾……”
  “肾亏?”
  方继藩倒吸了一口凉气,这还了得。
  陛下才一个妻子而已,又没有嫔妃,这样都能肾不好?
  不过,从欧阳志的描述来看,怎么听着……这像是……像是……阑尾炎呢?
  确实许多症状都对的上,方继藩也不敢确定。
  倘若是阑尾炎,这就有点懵逼了,在这个时代,阑尾炎被称之为‘天钓症’或者是‘肠瘫’,总而言之,这玩意可能在后世是小病,一般得了这个病,医生都会轻描淡写的来一句‘割了吧,割了就不疼了’。
  可是在这个时代,人们根本没法割这玩意儿,这不割,留在腹中,便只能一直任其溃烂胀浓,引发各种可怕的疾病,至死方休。
  这几乎已形同于是绝症了,只能等死。
  方继藩倒吸了一口凉气:“你再去探探好,且听听大夫们会诊的结果,还有任何症状,要随时禀报。”
  欧阳志颔首点头,行礼:“学生知道了。”
  方继藩心里唏嘘。
  真的是阑尾炎吗?
  可阑尾炎怎么治啊。
  开刀……
  好可怕。
  摇了摇头,此时还是不要轻举妄动,还早着呢,这腰子还能疼一年半载,才真正会害了陛下的性命。
  内宫之中的隐事,终究暂时还没有传出宫外,大家只是发现,陛下几乎开始深藏不露起来。
  这倒和成化年间时,躲在深宫里求仙问药的成化先皇帝一样,给人一种不太愉快的记忆。
  春闱……转眼将至。
  方继藩为了此次春闱,也费了极大的心,太子而今不见踪影,方继藩倒是想治陛下的病,却又不敢治,现在不治还能活,若是自己斗胆去治,驾崩了,这算谁的?
  只能以拖待变,再看看情况才好。
  内阁大学士谢迁主持今科科举。
  于二月十五这一日,便已入驻贡院。
  此时,人们不再关注宫内之事了。
  据说是前几日,陛下还是召见了谢迁,而谢迁观察过陛下,陛下显得有些虚弱,不过在见谢迁时,精神还算好,询问了关于科举的事,让谢迁择选良才,以充庙堂,接着又嘉许勉励了几句。
  谢迁预备告辞时,他看到了弘治皇帝略带悲哀的眼睛。
  谢迁心里咯噔一下,突然没来由的,居然泪水磅礴,又拜倒:“陛下是否龙体欠安。”
  这句话是极不得体的,方继藩那种脑疾少年信口来问,倒也无碍,可谢迁作为老臣,不该这样问。
  且不说外臣不宜询问陛下的身体状况,因为这可能会引发不必要的疑窦和猜忌,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你想作乱呢。
  可谢迁还是问了。
  弘治皇帝沉默了很久,道:“卿乃贤良,朕之肱骨,朕托付抡才重任,万不可懈怠,好生用命即可。”
  没有得到答案。
  这却令谢迁心里更是抑郁,他知道,若是陛下只是一般的疾病,不会如此的。
  领了使命,至贡院之后,亲率诸考官拜见了明伦堂中的圣人画像,谢迁定下了神,不再多想。
  天下各府县的考生,尽都到达,人们对于这一次的科举,有许多的非议,其中有人暗中将矛头,指向了西山书院,认为西山书院不习程朱,这八股文,到底能做的出吗?
  在这议论纷纷之中,西山书院十五个举人,已经摩拳擦掌了。
  二月二十二日,清晨。
  刘杰领着十四个师弟,清早便提着考蓝,出现在了方家。
  他们是从西山书院出发的,也没有回家,直接预备了考蓝之后,便一齐到了方家门外,听说师公还在熟睡,没有起来,刘杰等人也不敢叨扰,便与众生一齐在方家仪门之外,拜倒,行了谢师之礼,接着刘杰起身,领着诸师弟往贡院去。
  可就在这方家不远的街角。
  在这大清晨,曙光未露,宛如浓墨一般的天穹之下,一顶轿子,停在不起眼的角落。
  轿帘子掀开了一角,恰好见到了自街头而来的一行考生擦身而去。
  坐在轿子里的人,深深凝视着,接着一声叹息。
  刘健一宿未睡,在这轿里足足等了一夜。
  他知道自己的儿子,是从西山书院出发,也不可能带着同窗们归家和自己见上一面,但他和同窗定会途径方家时,答谢恩师,于是,在这必经之路上,刘健等了一夜。
  他没有从轿子出来,只看着暗暗的街角灯火之下,刘杰意气风发和同窗们说着什么,匆匆自轿前走过。
  刘健的心里……一下子暖和起来,比毛衣覆在身上还要暖和。
  等人已远去,刘健依旧还坐在轿里,似是缅怀着什么,想着刘杰自出生起的样子,想着他牙牙学语,想着他蹒跚学步,想着他也曾年少轻狂,又历经了屡试不第的打击,接着,重新复起……
  这一桩桩,一件件的事,如幻灯片,定格成了一个个画面,却又飞快的在刘健的脑海中轮转。
  刘健微微一笑,吁了口气。
  “老爷,您已一宿未睡了,还是赶紧回家歇一歇吧。”轿夫低声道。
  刘健坐在轿中,捋须:“入宫吧,时候已不早了,入宫当值去吧。”
  “可是……”
  “现在陛下龙体欠安……”刘健叹了口气:“此君忧臣辱之时,岂容后乎?内阁还有许多奏疏,等待老夫署理,出发吧。”
  轿夫不敢再劝,轿子起了。
  而刘健坐在轿中,心里既满怀着对儿子的希望,又带着对宫中的担忧。他和陛下,君臣之情,非同寻常,而今,陛下病倒了,自己不是大夫,不能救治陛下,唯一能做的,只好用这无用的残躯,尽力去为陛下分担一些国事。
  …………………………
  第二章送到,双倍月票,双倍月票,一票顶过去两票,你投不了吃亏,投不了上当,老虎在此拜谢,码字很辛苦啊,来一点动力吧。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