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小说>书库>历史军事>穿越1879> 第108章 中西文明冲突

第108章 中西文明冲突

  李经述和拳民们都屏住呼吸,等着看大师兄怎么“刀枪不入”。王士珍也举枪对准了大师兄,准备扣动扳机,让子弹飞。这时,一阵冷风吹来,大师兄突然睁开眼,大声喝道:“大人,且慢!”
  李经述问道:“怎么啦?”
  大师兄狡猾地说:“托塔李天王今天不在家,我得换请另一个真神!”
  李经述见大师兄想耍赖,微微一笑,道:“你换吧,本官等着。”
  大师兄便又装神弄鬼,“麻里麻里轰”咒语念了三遍,再请了一遍神,这次请的是“二郎神”,结果王士珍再次数到“三”要开枪时,大师兄又睁开眼睛,说:“大人,且慢,二郎神今天病了”。
  “这神仙还有得病的!”李经述心想,这大师兄蠢得不是一般,心想本官看你耍花招到什么时候。他随即命人抬来两把椅子,和谭嗣同坐定,道:“本官倒要看看,今天你能拖到什么时候。本大人慢慢等,你再慢慢换,请不来真神,你今天就别想活着离开这府衙!”
  听了李经述的狠话,大师兄头上直冒冷汗,他知道眼前的巡抚还真不好糊弄,但此时也无路可退,第三次,他两腿发抖,说自己想去茅房。
  李经述派了两个亲兵一检查,果然大师兄紧张得尿裤子了,便派人跟着大师兄去茅房,寸步不离,脱裤子都盯着他,防止他跑了。
  大师兄无奈,最后只得再次回来小校场,寄希望于开枪的王士珍枪法不准,只要一打偏,他立马说自己神仙附体结束。可惜,他这如意算盘打得太臭了,王士珍的枪法,百步穿杨,在北洋武备学堂数一数二,即便在大师兄胸口放一枚方孔铜钱,他打中钱眼都没问题,更何况大师兄这么大一个肉靶子?
  只听“砰砰”两声枪响后,大师兄一头栽倒在地,没有再起来,他的胸前被打出两个大筛孔,血流不止。半炷香的时间,大师兄像一头被放干了血的死猪一样抽搐了几下,气绝身亡。
  谭嗣同上前一探大师兄的口鼻,已经没有气息,便向众人道:“他死了!”
  “不可能呀,大师兄有真神附体,不可能死的。”二师兄喃喃自语,觉得不可思议。
  其他拳民也想不通,为什么神通广大的大师兄就这样死了,窃窃私语。
  “此次对山东的拳匪之乱,老百姓死了几百人,千余户家破人亡,你们的大师兄,就是罪魁祸首,现在他罪有应得,已经伏法,你们还执迷不悟吗??”李经述让二师兄和拳民们上前看看大师兄到底死了没有。
  在场的二师兄和乡绅见状,上前试探了大师兄的口鼻,果然没了气息,二师兄吓坏了,吓得两腿发软,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向李经述求情道:“巡抚大人,饶命呀。我们也是被大师兄蒙蔽的,以前不知道大师兄欺骗我们。”
  后面的拳民也纷纷下跪向李经述求饶。李经述想了一会,说:“饶恕你们,也并非不可。你们这些拳民,就去现身说法,将功补过,到乡下为山东父老戳穿大师兄刀枪不入的谎言。至于陈长寿你们这些乡绅,就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帮助拳民们现身说法。如果你们能劝全省的拳民向善,本官就饶你们不死,否则,你们就在大牢里等着,秋后问斩吧!”
  二师兄和拳民们,还有乡绅们纷纷点头答应下乡去现身说法。当日去巡抚府衙的,都是拳匪的骨干分子,他们现身说教,李经述很快遏制住了拳匪之乱。李经述深感在1892年,封建迷信盛行,跟当时的教育内容落后有关系,便决定下一步从教育入手,开始在山东的新政。
  李经述深知山东这样一个大省要稳定,需把“枪杆子”牢牢抓在手里,而且兵贵乎精,不在多,他除了把天津训练的新军调了一万驻防山东,还裁撤了山东原有的四万兵勇,精选一万人,组成二十营,将省下的军饷全部换上洋枪洋炮,集中到济南,让王士珍负责训练,并把北洋水师的“定远”号调到山东威海驻防。
  大局稳定之后,李经述首抓的第一件事,就是兴教育,启民智,也就是解放民众的思想。山东当时的教民达五千人,儒家文化和基督教文明产生剧烈冲突,表面上被李经述强力压制下去,但矛盾依然存在。
  李经述认同李提摩太的看法,准备通过教育使民众对科学产生兴趣,招募他们去修建铁路、开掘矿藏,避免饥荒再度发生,把民众从“赤贫之境”解救出来,这样“釜底抽薪”,可以彻底铲除封建迷信带来的“拳匪之乱”,减少仇洋排外事件。
  李经述一到山东,就创立了山东大学堂,邀请李提摩太担任山东大学堂的西学书斋总理,相当于现在的山东大学校长,由谭嗣同担任副校长,没想到,李提摩太刚到济南,就跟谭嗣同起了理念上的冲突,就西方文明和中华文明孰优孰劣,进了唇枪舌剑的辩论。
  关于文明冲突论,美国当代著名的政治思想家、国际政治理论家塞缪尔·亨廷顿有一个关于“文明冲突论”的理论,被很多学者认同:他从贫穷落后国家存在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了贫穷落后国家走向现代化的“强政府理论”,主要内容是说贫穷落后国家在进行现代化变革的过程中,要根除国内政治的动荡和衰朽,就必须建立起强大的政府,舍此无他路可走。
  亨廷顿在《文明冲突和世界秩序重建》一书中系统地提出“文明冲突论”:认为世界格局的决定因素表现为七大或八大文明,即中华文明、日本文明、印度文明、***文明、西方文明、东正教文明、拉美文明,还有可能存在的非洲文明。文化方面的差异,将主宰全球的冲突。
  在亨廷顿看来,主要文明之间的相互作用将决定未来的世界,主要是西方文明和儒家文明根深蒂固的矛盾。无视或故意忽视文明的冲突不仅仅是无知的,而且是对社会的毫无责任感,若出于政治正确的需要而故意粉饰太平,这种做法更是于事无补。
  到了山东这孔孟之乡,李经述对中西文明冲突深有体会。那天晚上,李经述在山东巡抚衙门里设宴,给刚到济南的李提摩太接风洗尘。
  谭嗣同、段祺瑞等人都在座。当时明月当空,一张方形的梨木长桌摆在院子当中。桌面上摆满了黄河鲤鱼、九转大肠、辣子鸡丁、螺丝糕、麒麟马哈鱼、坛子肉、油爆双脆、油炸螺丝糕等极具地方特色的鲁菜,李经述还特意为李提摩太准备了一瓶英国红酒和西式糕点。
  李提摩太的身后,站了一位年轻后生,穿着青灰长袍,鼻梁高挺,天庭饱满,嘴唇厚实,很有精神,一开口也是粤腔。
  李提摩太介绍说,这是他的私人秘书兼翻译梁启超,字卓如。此时梁启超还很年轻,为李提摩太工作。
  李经述知道梁启超虽然是康有为的学生,但不是一般的师生关系,而其梁启超的才华远远超过了康有为,于是下令给梁启超加了一个凳子,请他入桌一起参加宴席。
  “多谢大人赐坐。”梁启超诚惶诚恐,以他现在的身份,是很少有机会和李经述等人同桌吃饭的。
  一行人聊起维新变法,梁启超把自己一本有关维新的读书笔记呈给李经述看,李经述翻了一下,里面除了内容不错,文笔也是一种新文体。介乎于古文与白话文之间,雅俗共赏,大为赞赏梁启超道:“夫少年强则国强,将来你必为国之大才。不知你是否愿意到巡抚衙门来工作?山东新政正需要你这样的人才。”
  梁启超也是极其好学之人,说:“巡抚大人谬赞。只要李牧师同意,本人十分愿意到山东来学习。”
  李经述赶紧找李提摩太要人,免得梁启超将来又去找康有为,被康有为所误,李提摩太同意放人。李经述心情大好。几人推杯交盏。
  酒过三巡,李经述向李提摩太等人请教山东新政的改革,李提摩太第一个发言道:“泰西富强之本,不尽在于船坚炮利,而在于人尽其才,地尽其利,物尽其用,货畅其流,巡抚大人可授予某一国洋人绝对的权力,由该国的代表修建中国铁路,兴办矿山、工厂等,这样不出三年,山东可大变。”
  谭嗣同不同意,道:“夫国者,何物也?有土地,有人民,有主权,以居于其土地之人民,而治其所居之土地之事,自制法律而自守之,夫如是主权者,谓之完全成立之国。若一国之铁路、矿山、工厂皆操于外人之手,如此这般,那中国之主权岂不是沦落到洋人手中,莫说朝廷不会答应,济南的乡绅不同意,巡抚大人也不会同意。”
  李经述一看,这两人说话都有点冲,赶紧打圆场道:“中国几千年来,重农抑商,从一个农业社会发展到工业社会,的确经验不足,洋人操办铁路、工厂的经验,我们需要学习。但中国是大国,这样的国情,改革必然只能是渐进稳步推行,过于仓促,都请洋人来办,会撕裂中国社会的共识,乡绅们肯定会反对,反而延缓改革步伐。”
  李提摩太几杯红酒下肚后,又谈到文明的优劣,说西方文明的种种优点,比如报馆、言论自由、出版自由等很是先进,他批评中国文明落后,禁锢人民的思想,把多数国民变成了愚民。
  谭嗣同气愤不过,拍桌而起,道:“我谭某人虽仰慕西学,但我中华文明五千年,源源不绝,中国本身的文明史,就充满了儒、道、佛等不同文化的交融和生长,是一个波澜壮阔、生生不息的同化过程,礼义廉耻,忠君爱国,这些观念绝非落后。”
  谭嗣同和李提摩太因为中西文明的一些理念冲突,吵了起来,李经述又只得出来圆场,他自己一向对东方文明和西方文明都有客观的认识,不崇洋媚外,他咳嗽了一声,对谭嗣同和李提摩太道:“本巡抚是武将出身,本不太懂你们争吵的文明,但我看来,西方文明,注重个人,国家,公共观念,所以有报馆,中国文化,只有家族,家国一体,所以缺乏公共观念。文明这东西,很多时候跟生活方式密切相关,泰西和中国各有优劣,譬如泰西拿刀叉吃饭,中国人习惯于拿筷子吃饭,总不能说西方的刀叉,就比中国的筷子文明,对吧?说不好听的,西方用马桶,中国人用茅坑,也不见得干净的马桶就比臭烘烘的茅坑文明,农人还要用大粪作田地底料呢,文明跟一国之民的生活方式有关,所以有不同形态。”
  李经述这马桶和茅坑的对比一出,话糙理不糙,梁启超一口饭吃到嘴边,喷了出来,笑道:“巡抚大人这见识,还真是让人忍俊不禁。”
  桌上的人被梁启超的样子逗乐了,气氛缓和,便也不再争吵。
  这一顿饭吃完,李经述浑身都是汗,他意识到,人的思想观念冲突,就是文明的冲突,远比战场上你死我活的斗争难办得多,内部维新的自己人就可以吵起来,接下来的新政之路不会平坦。他想来想去,决定还是“不争论”,自己继续强势,把新旧观念的冲突压制下去,先干实事,在山东把学堂、工厂、铁路建起来。李经述放弃了让谭嗣同去山东大学堂的打算,改派梁启超去协助李提摩太管理山东大学堂。
  时光如水流,转眼间,冬去春又来,正当李经述在济南为煤矿和铁路的事东奔西走,李提摩太出事了。
  那日,李经述刚回到巡抚府衙后院,拍了拍身上的尘土,摘了顶戴,梁启超就赶来报告:“不好了,巡抚大人,李提摩太牧师被拳匪抓走了。”
  李经述一听,赶忙问梁启超怎么回事:“拳匪之乱,本官去年不就已经平了吗?大师兄也被打死了呀。”
  梁启超说:“今年开春,山东全境连续几个月没有下雨,田野里旱得直冒烟,农民播的种子不发芽,长出的庄稼也都枯死了。山东各地的拳匪又死灰复燃,这次作乱的据说是大师兄的弟弟,他在二龙山纠结了一百多个拳匪,号称大刀会,李牧师去郊区的教堂参加一个赈灾活动,半道上马车被他们给劫了。”
  “啊?”李经述道:“山东还有拳匪?一定要铲除干净。”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