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被楚曜带离上京时,无双无时无刻都在盼望快些到达目的地,那样就能尽管返程。
  可如今,真的踏上了回家的路,她又开始希望旅途远些再远些……
  唐碧秋与贺氏不同。
  对二婶,无双从记事起就没有一丁点儿好感,那时捉出她是凶手,无双只觉快意,没有半点同情她送了性命。
  但秋表姐,对无双来说,是上辈子里除去祖母、无瑕与无忧之外,最最亲近的人。
  真的不希望是她。
  无双有些害怕知道结果。
  因为心事重重,原本活泼泼爱说爱笑的小姑娘,变得闷声不响,一路上不是坐着发呆,就是把脸埋在楚曜怀里用脊背对人。
  再不想面对,几日后,还是到了上京。
  楚曜亲自送无双回汝南侯府,当面向君恕告罪,表示自己带她同行,实在是任务在身不能回头,且又放心将她交予旁人送回。
  君恕军营里长大,当然明白令如山的道理。虽然心疼女儿小小年纪长途奔波受苦受累,不过若不是楚曜,遭遇拐子的无双恐怕早不知流落到何处,那便不是离家十天半月就能回来的。
  如此一来,不止君恕一人,整个汝南侯府上下都认定楚曜是无双的救命恩人,自不会有人对他心存不满。
  双方互相客气一番,交情又比从前亲近不少。
  无双心中有事,不大想说话,从到家后便伏在君恕怀里,抱着爹爹的脖子不放手。黏糊人的小模样,不装也像四岁的娃娃。
  最后还是杨氏好一番哄劝,她才答应下来。待洗过澡,重新梳妆妥当,由奶娘抱着送到福佑居去给老夫人过目。
  无双离家几日,老夫人就吃了几日斋,求菩萨保佑乖孙女逢凶化吉,一路平安。
  如今无双归家,自然少不得要去寺庙还愿。
  翌日一大早,君恕、君念和君珩三人各自进宫上衙门当值,女眷们则乘着马车往西山碧云寺出发。
  还愿需得连拜三日,所以要留宿寺中。
  碧云寺主持大师与君家相熟,听闻老夫人要来,早就专门留下一个单独院落的客房给她们。
  老夫人最是年长,自然宿在正房。
  无忧自从养在老夫人身边后,对祖母孝顺亲近,除了去家学上课,或老夫人吩咐她去玩,不然总是跟着祖母寸步不离。老夫人对她亦十分怜爱,外宿时便留她同榻而眠。
  杨氏带着无双宿在东厢,无瑕原应与唐碧秋同住西厢,但晚饭后小无双闹起别扭,扒着姐姐和母亲,一个都不肯放手,非要两人齐齐陪她睡。无瑕无奈之下,只好也睡到东厢去,让唐碧秋独宿西厢。
  山上比城里稍冷,主持体贴地吩咐小沙弥给各人房间送上炭盆。
  妙儿一边拿火钳拨弄木炭,试图让它们燃烧得更旺些,一边与唐碧秋搭话:“姑娘,我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在寺庙过夜。你说,这山里面,到处黑蒙蒙的,夜里会不会闹鬼呀?”
  “别瞎想了,你也跟着一路三跪九叩的,没看见那么多神佛都在寺庙里么,鬼哪里敢来。”唐碧秋对着铜镜摘下发髻簪花,慢悠悠道,“你等下记得把窗户留一道缝,这种炭不比咱们家里用的红罗炭,呛死人了。”
  妙儿人虽小,手脚却很麻利,放下火钳爬到窗前榻上。
  她摆弄两下窗户,发现庙里不光炭和家里用的不一样,窗户开法也与家中不同:“姑娘,这窗户不是支起来的,是像门一样往两边开的,只有全开之后才能用铜钩固定。”
  “唉,那就算了。”唐碧秋从来都十分好说话,“关起来吧。”
  妙儿应声关窗:“啊,果儿姐姐!”她忽然喊了一声,回头冲唐碧秋道,“姑娘,果儿姐姐在院子里。”不想再回头时却“咦”了一声,“怎么一下子就不见人了?”
  唐碧秋捡起掉在地上的珊瑚耳环,对着铜镜微微怔了一忽儿,才道:“你肯定是眼花了,果儿人在云南,怎么可能会在这儿。”
  “怎么不可能,果儿姐姐走的时候不是说,会回来看咱们的。”妙儿一派天真道。
  “她……她才回去几个月而已,就算要回来看咱们,也不是现今新婚燕尔的时候。”唐碧秋走到床畔,笑道,“你呀,还小,不懂这些也不奇怪。”
  妙儿蹦下榻来,仍旧坚持道:“可是我真的看到了,她就在靠院门那边的角房外,穿的还是走时那件丁香色的襦裙。”
  “真是越说越不成话了,她走时才刚八月,现在可是三九天,还穿着夏天的襦裙,不是鬼都冻成鬼了,谁那么傻。”唐碧秋数落几句,微觉有些不耐烦,“好了,快点吹灯睡觉了。”
  各间房的灯光渐次熄灭,映在窗纸上的亮光也跟着渐渐微弱。
  唐碧秋平躺在床上,双眼睁着,半点睡意也无。
  对面榻上传来妙儿轻微的鼾声,她掀开被子坐起身,小声喊:“妙儿?”
  鼾声停了,妙儿翻个身,静了几息,口中念念有词。
  唐碧秋蹙眉又喊一声。
  却听妙儿拉高声音,道:“桂花糕!”
  原来是说梦话。
  唐碧秋摸黑下地,摘下挂在屏风上的斗篷披起,蹑手蹑脚地走到门口,打开门。
  一弯新月半遮半掩地藏在云层后面,月光疏淡微弱,几步开外的地方看过去就是黑蒙蒙一片。
  她双手低垂握拳,咬着下唇,返身走到炭盆旁,拾起地上的火钳,一步一步地沿着檐廊行走。
  西边靠院门的角房前没有人。
  她步下石阶,往东边去。
  东边角房也没人。
  唐碧秋长舒一口气,紧绷的身体放松下来。
  她转身急匆匆往回走,不想斗篷被矮树丛勾住,只好返身拉扯。
  这一回头,却见勾住斗篷的根本不是树枝,而是一只略显苍白的手。
  ☆、第31章
  第三十一章:
  唐碧秋猛地打了个激灵,闭上眼睛咬紧牙关,举起火钳对着那只手抽下去。
  她几乎使劲全身力气,抽打到气喘吁吁才肯停手。
  睁眼看,四季常青的矮树丛,精心修建的造型被破坏殆尽。
  那只手根本不见踪影,地上倒是有一条白色的手帕……
  原来是眼花,疑心生暗鬼而已。
  唐碧秋紧绷的身体放松下来,抱着火钳一路跑回西厢去。
  炭盆燃得正好,屋里暖融融的,仿佛春天一样。
  妙儿仍旧睡在榻上,小呼噜打得正欢。
  唐碧秋走到炭盆前,又往里添了几块木炭,坐在黑暗里用火钳子拨弄了好一阵,直到气息完全平顺下来,才重新上床就寝。
  半夜里起了风,屋外风声狂啸,抽打在窗纸上刷刷作响。
  唐碧秋惊醒,她好像做了个梦,然而内容是什么已经想不起,迷蒙中听到一阵若有似无的歌声:
  “……
  山对山来崖对崖
  京城万里路迢迢
  我唱歌来你绣花
  千山万水永相伴
  ……”
  唐碧秋霍地坐起。
  听那曲调是云南的一首山歌,至于歌词,却是当初父母双亡被祖父接回上京的路上,果儿为了哄她开心改过的。
  “妙儿!”她大声喊道。
  妙儿哼唧着应了一声,唐碧秋立刻问:“你听到有人唱歌吗?”
  “姑娘想听曲儿?我唱给姑娘听。”妙儿答非所问,说完这句话,当真唱了几句歌,只是困倦中吐字不清,根本听不出唱的是什么,之后很快重又打起呼噜来,任唐碧秋怎么叫也不肯再醒。
  如此一打岔,屋外的歌声已停止。
  或许本来就是听错也不定。
  唐碧秋躺回去,用被子蒙住头,半睡半醒间又听到“……我唱歌来你绣花,千山万水永相伴……”
  她用双手捂住耳朵,不想完全不顶用,那歌声魔音一样钻入耳中。
  唐碧秋被山歌困扰整夜,几乎没有睡过,第二日自是精神不佳,气色难看。
  早饭时杨氏看出她有不妥,主动询问起:“秋儿昨晚睡得不好?是不是在庙里住不惯?不然今天让护院赶回家中,取你平时用惯的东西来,晚上也好睡得舒适些。”
  “谢谢姨母关心,不过不必为我单跑这一趟。”唐碧秋摇头道,“我只是昨晚被风声吵得睡不好,一直做梦听到有人唱歌。”
  上至老夫人,下至四岁的无双,侯府正经的主子没有一个说寺庙简陋睡不惯,偏她一个寄人篱下的多事需要回家取东西来,让人知道会怎么想?
  唐碧秋不愿意当那惹人闲话的出头鸟。
  无双喝饱拌糖的白粥,手里攥着大白馒头插话道:“我也听到有人唱歌啦,唱得可好听呢,越听睡得越香。”
  她模仿着哼了几句。
  唐碧秋听到“京城万里路迢迢”时,整个人抖似筛糠。
  这……不可能!
  她一直告诉自己那歌声只是幻觉而已。
  若连无双都听到了,难道……
  这绝对不可能!
  那些个人牙子明明答应过,一定把果儿卖去偏远之地,让她一辈子都不可能回到上京。
  再说,看其他人的状态,又好似根本不曾听到过歌声一般。
  难道,那种说法是真的?
  小孩子的眼睛特别干净,所以能看到大人看不到的东西?
  杨氏见唐碧秋面孔煞白如金纸,担心她身体不适,便道:“不如白天你就留在房里休息,让妙儿替你跪拜去?”
  唐碧秋不肯答应:“说好来还愿,自然要虔诚,若让旁人代劳,菩萨说不定会不高兴。”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