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小说>书库>历史军事>唐骑> 第四十二章 大英雄

第四十二章 大英雄

  第四十二章 大英雄
  当慕容归盈进入大厅的时候,慕容据就在外面一个小房间里等着,陪伴着他的只有石坚、郭漳和卫飞。
  等待的时间是无聊的,四个年轻人自不免聊了起来,慕容据发现对面这三个人是不同类型的人,石坚年纪最大,但『性』格却很质朴,郭漳目光灵动,但从言语听来思想仍然很纯,卫飞的眼神中有一种野兽般的狡黠——但不是人类的狡猾,而是一种在山林沙漠中历练出来的敏锐,但在人际关系上,他其实也是相当的单纯。
  三个年轻人都没什么心机,这就让聪明的慕容据能够在他们中间显得很快活。
  聊着聊着,他听说石坚竟然是石拔的哥哥,不免有些奇怪,说:“我听说,石拔将军的武功很厉害啊。”
  “嗯,是啊。”石坚说。
  “那你比他怎么样?”慕容据问。
  “以前我们差不多,”石坚说:“我们都只是力气大,”石坚说话条理『性』一般,为了说明他们兄弟两个力气大,就讲了自己和弟弟如何能够用绳子套住奔马——套中奔驰中的马匹那是用巧劲,但要将奔马拉住那可得有多大的力气啊,然后才有讲述到他最近的变化“但最近他变得厉害了!自从拿到那獠牙棒以后,千军万马中杀进杀出也没人拦得住他。我就不行了,他那獠牙棒我也拿得动,挥得动,但真杀起人来没他那么狠——我也不知道我弟弟怎么会变得那么狠的,杀起人来犹豫都不犹豫一下……”
  他滔滔不绝地讲下去,深为自己有这样一个弟弟而自豪。
  慕容据虽然聪明,不过毕竟年轻了些,和这几个人在一起又很放松,所以竟然脱口而出道:“石拔将军都已经是中郎将了,你还是队正,你就不觉得……”说到一半就已经后悔了,但话已经出口就得继续问下去:“不觉得自己被压着了吗?”
  他其实是想问石坚会否心理不平衡,但石坚也不介意他的唐突,道:“那怎么会,我们唐军的升迁很公正的。我弟弟立了多少功劳,我立了多少功劳,所有人都看得到的,我又怎么会被压着?再说我现在做队正也很开心啊。这次大都护到达高昌之后,新封了慕容将军和我弟弟两个中郎将,我们都感觉是实至名归。”
  “这个人可真是老实,”慕容据想。
  这时慕容归盈已经进去了将近半个时辰,慕容据少年心『性』,等得不耐烦,口中道:“怎么这么久。真想进去瞧瞧。”
  郭漳道:“慕容老将军第一次来,大都护和他一定有很重要的事情要谈。”
  “很重要的事情?”慕容据心想,左右不过订立盟约啊,联姻啊,两家结成通家之好啊,这种事情他见得多了。
  不料郭漳却道:“我想大概是在谈怎么联系大唐,怎么振兴大唐吧,这种事情我们哪里『插』得上嘴。”
  “联系大唐?”慕容据看看他们头上绑着的白布条,道:“大唐都已经……了,还联系?嗯,你们是说去给新朝朝贡吧?”
  “不是朝贡,不是朝贡,”石坚道:“这事我们大都护说了,咱们安西唐军,不是什么皇帝都认的。”
  慕容据又是一怔:“不是什么皇帝都认,什么意思?你的意思是说,只认李家么?”
  石坚道:“李家有大功于华夏,所以李家的子孙如果能够外威诸胡、内行德政,那么我们就认他,否则的话就不认。”
  郭漳道:“就是,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如果现在新朝的皇帝对外是个软蛋,我们安西的大好男儿,凭什么要去做一个软蛋的臣民?如果新朝的皇帝是一个暴君,那我们更不能认他了!放着好好的日子不过,却跑去给他***?我们又没病。”
  两个年轻人用语几乎没有半点文言的修饰,但道理却如出一辙,而且都是脱口而出,显得这些观念在他们心目中已经觉得是理所当然,慕容据听得一怔,但想想也有道理,若是跟着一个没骨气的朝廷,自己也会跟着变成软蛋,那多无聊,如果是一个暴君的话更惨,连太平日子都没法过了,那还认他来干什么呢?
  “可我听我爷爷说,现在新朝的皇帝好像不怎么样,”慕容据道:“万一他们真是个软蛋,或者是一个暴君,或者是一个软蛋加暴君,那你们还回去不?”
  “那当然回去啦!”三个年轻人异口同声,卫飞一直没怎么说话,这时道:“若新朝君主残暴,我等自当起西域义师吊民伐罪,若新朝君主暗弱,我等亦当东进设法,以期重振盛唐之气象!”
  他是一个胡儿,唐言也是近半年和郭漳一起说得多了,口语算比较流畅了,却连字也不认得几个,最后这两句话用词华詹,很明显不是他的原创,而必是转述而来。
  慕容据讶异道:“你们要攻回去改朝换代啊?”
  “这个不是改朝换代啊,”郭漳道:“我们是希望看到一个强盛的大唐,一个包容的大唐,一个进取的大唐,一个公正的大唐,一个唐诗中的大唐。”
  “唐诗中的大唐……”慕容据喃喃道:“那个……有么?”
  “那当然有!不但是有,而且是应该。”石坚道:“身为大唐天子,如果不能做到外强内安,那他就是失职,天子失职便没资格做天子。不但是大唐天子,就是我们也一样。种田的不努力得饿死,经商的不努力得穷死,而我们当兵的、做将的,如果不能征服蛮夷、保护百姓,那就活该要解甲夺饷。就连我们大都护都说了,如果他失职了,那么安西境内任何有才有德的人都可以取代他。”说到这里他笑了笑,道:“不过我们相信大都护一定不会让我们失望的。我们都相信他,而他也确实从来都没让我们失望过。”
  另外两个少年听了一***头,慕容据见他们如此推崇张迈,道:“你们这么敬仰张大都护,莫非他真的如《安西唐军长征变文》里头说的那么厉害么?”
  三人同时道:“那当然是真的!还有假的?”郭漳笑道:“我们自己说自己的好处,也许会有人说我们自夸,但慕容兄弟你可以到西边去瞧瞧,甚至是到怛罗斯、八剌沙衮瞧瞧,随便找个胡人问问,就知道我们说的是真是假了。”
  卫飞道:“不用去八剌沙衮,我就是胡儿呢!”说着口沫横飞地讲起了他从火寻到疏勒一路的见闻,慕容据听得有些悠然神往,这时郭漳道:“说了我们安西这么多,不如说说河西吧,慕容兄弟,你们河西那边怎么样?曹令公是不是也这般的大英雄?”
  慕容据年纪虽小,却是曾见过曹议金不知多少次的人,听了郭漳之问,却有些不知道怎么回答,道:“大英雄……你说的大英雄是怎么样的?”
  郭漳道:“这个还不简单,就是要让境内的百姓提起他就自豪,让境外的敌人提起他就害怕,对自己人够好,对敌人够狠,让亲者快,让仇者痛,我想这样的人,就可以称为大英雄了。”
  慕容据听得有些发怔,忽然他发现自己所认识的曹议金并不符合这两条特征,沙瓜二州的百姓,只是觉得在曹议金的统治下日子还过得去,自豪却还说不上,至于让境外的敌人提起就害怕,这个就更没谱了,毕竟是慕容归盈的孙子,慕容据还是知道一些内幕的。归义军每年都要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向周边的胡人部落——尤其是甘州回纥贡献大量的钱粮,在胡人们眼里,曹议金乃是一个温顺慷慨的仁者善翁形象,而不是让他们畏惧的对象。沙瓜二州的和平,在一定意义上也是靠这种贡献换来的。
  郭漳见慕容据迟疑着说不出话来,问道:“怎么了?难道曹令公不是这样的大英雄不成?”
  慕容据不肯否定,又不想昧着良心肯定,要想提出另外一个符合曹议金条件的大英雄标准来一时却找不到,支吾着说不出话来,在郭漳和卫飞的热切期待之中难受极了。
  石坚最为厚道,忙给他解围,说道:“外边不是都说曹令公和咱们张大都护是汉家西北双雄吗?既然如此我相信他一定也是一位对外傲啸诸胡、对内为国为民的大英雄。”
  慕容归盈没有在高昌停留多久便决定回去,走出高昌城那天,慕容归盈发现城里头的人脸上都充满了喜气,那是一种抑制不住的高兴,慕容归盈搞不清楚是怎么一回事,这时也没法留下细细打听,只是偶尔飘过来一两句欢呼,说的都是:“这位大都护真好啊!”之类。
  这让慕容归盈感到奇怪,张迈才来了多久?他究竟做了什么,居然这么快就能得到此地民心了?
  在回去的路上,祖孙两人都是满怀心事,慕容归盈想的是沙瓜二州的政略,以及慕容家族以后的走向。
  而慕容据则一直想着在那个小房间里头和三个安西青年的对话。
  为国为民的大英雄么……
  过赤亭关后,路上开始发现有些人在偷偷『摸』『摸』用运些什么东西。
  慕容归盈设法拦住几个,拷问之下才发现是有人偷偷从伊州方面运粮运羊要进入高昌地区去卖。
  原来颉利离开高昌之前烧掉了高昌的官仓,使安西军两万多人无法就食于当地,当然,颉利烧掉的只是高昌的官仓,但是局势紧张他没法将民间的存粮也刮个干净,所以张迈进城以后高昌的父老就显得很害怕,担心安西唐军会借机征收重税以度过难关。今年的税早就收过了,眼看进入寒冬,高昌的家庭人人都守着粮袋要熬冬天,如果再征一次税,对富民来说固然会是一笔不小的损失,对贫民来说那更是夺他们糊口的人命粮!
  若在疏勒,由于民心基础好又有一套执行力强大的行政配套,张迈或可以考虑推行余粮收集的政策,但其时安西军初得高昌,诸部新附人心未稳,父老们相携来恳求张迈不要加税,结果张迈一口答应,并下令从龟兹、焉耆加紧运粮过来,正因此故,慕容归盈才会见到高昌居民群相称赞张迈的情景。
  但两万人的粮草哪有那么容易运到?加上天寒地冻,风雪飘洒,更是增加了运粮的难度。就在这个时候郑济到了,他知道张迈的困难以后当即献策,认为官仓虽然烧了,但高昌民间却应该还有余粮,数百里转运粮食不但困难而且中途消耗太大,还不如就在当地重金购粮,以征税夺取百姓粮食会导致混『乱』,以重金购粮却不会有这种恶果。张迈认同了他的观点,却还是有一桩难处,那就是安西唐军带到高昌的军资也不够进行此事。
  郑济于是又提出,以不公开的方式将他这次带到高昌的所有财产都捐献出来,“国家有困难,我们做商人的也该出一份力量。”
  张迈没有拒绝,当即启用他为秘密募粮使,在高昌城市井开了一家米铺,以商铺的名义公开收购粮食。时已入冬,粮食价格本来就较秋天来得贵,而郑济开出来的价格又是冬天粮价的三倍,而且宣布有多少收多少。消息传出轰动全城,无论百姓还是商户,但听说此事都打起了小算盘,许多人家贪钱图利,在留下自家的口粮之后便将余粮拿出来卖。
  没一天时间郑济就将他带到高昌的资财花光了,于是郑济又向高昌的和尚借钱,而由张迈居中作保,郑家的豪富之名高昌众僧多有耳闻,他开出来的利息又高,加上再有张迈作保,借起钱来便源源不绝,其中更有一些富室左手卖粮,右手就将钱借给了郑济,张迈对此虽然有所察觉却假装不知。
  这一来高昌地区的粮价就忽然高了起来,不但本城民间的百姓纷纷出售余粮,更因此出现了许多粮贩子到各处倒买倒卖,连带着将周边的粮价也抬了起来,张迈当初问诸城诸部的富豪与权势者捐献粮食时人人哭穷,这时在高价的引诱下,整个高昌地区的余粮就像“无中生有”般忽然冒了出来,其中犹以蒲昌城流出的粮食最多。
  不但高昌地区,就连相连的伊州地区也有些人听到了消息动了心,粮食的出口无论在那个时代都是较为敏感的事情,所以有一些人便驱羊运麦,走小道走私——他们倒也不一定需要走到高昌去,只要运到赤亭关附近就会有粮贩子以高价收购。
  慕容归盈和慕容据弄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后各有各的感受,慕容据道:“爷爷,看来张大都护果真是爱民如子啊。宁可自己吃亏也坚守不加税的承诺,只是他这样买粮法,能吃得消么?”
  慕容归盈淡淡一笑,说:“收取民心的手段罢了。至于买粮的钱,今天亏了,明天准能翻倍赚回来的。佛陀说因果循环报应不爽,那可不是佛门的空言。”
  慕容据道:“爷爷,那么这位张大都护是否值得信任?值得结交?”
  慕容归盈道:“他在这么困难的情况下都能信守承诺,自然是值得信任,不过能守信的人,有时候却比反复无常的小人更加可怕。”
  对于爷爷的后半句话,慕容据却是听不懂的。
  慕容归盈到达伊州后向主帅曹元德汇报了此去的成果:张迈仍然坚持大唐法统,但也认为在非常时期有些事情也可以变通,同意了归义军方面提出的高昌并入安西、伊州并入河西的主张,共同防范毗伽,并为了加强双方的同盟关系,仿于阗例开放边境,许安西、河西的商人能够彼此往来。
  张迈还提出希望与曹议金、李从德三家会盟,以促进唐属诸藩的同盟关系,至于会盟的时间地点,张迈以为地点可以在焉耆、在高昌,也可以在蒲昌海,时间方面则越快越好。
  慕容归盈在向曹元德转达此事以后又拟了一封文书详细叙述此事,交给孙子慕容据让他回敦煌亲自呈给曹议金。
  慕容据拿到文书以后便冒着寒冬赶回敦煌,伊州离沙瓜二州已经不远,慕容据于十二月初二赶回敦煌,将文书呈给曹议金,这时沙州方面已经撤回了在孔雀河的驻军,曹元深也回到了敦煌,他们父子三人商量的时候慕容据也得以在旁边听着。
  曹议金看完了慕容归盈所拟的文书以后,问两个儿子的意见,道:“张迈要与我会猎于蒲昌海旁,你们看如何?”
  曹元深道:“张迈自起事以来抑胡兴汉,而且他事事都维护大唐法统,我以为这个朋友我们应该结交。”
  曹元忠也道:“二哥说的不错,这位张大都护英雄了得,我也觉得他值得结交。”
  曹议金道:“除此以外,你们就没有其它见地了?”
  曹元深、曹元忠齐声道:“请父亲指点。”
  曹议金一笑,道:“会盟是可以的,但这番会盟最要紧的,一是要张迈承认河西当归我们曹家所有,二是要与他建亲,将他挤兑住,那他以后受限于同盟之约就不敢轻易东侵了,而我们却可以背靠这个盟友,戮力经营东路。我有预感,咱们曹家在西域百世不易的地位也将由此而巩固!”
  慕容据听他们说来说去,都是讲如何扩大地盘,对比起安西军那种为国为民的信念便显得私心极重,他是少年人,心事还藏不大住,脸上便有些不大自在。
  曹议金却会错了意,招他近前,道:“此事若能顺利,往后河西将是咱们曹家与慕容家共贵共荣之天下了。”
  这句话其实是要借慕容据的口说给慕容归盈听的,慕容据虽然年轻,但看破这一点的聪明还是有的,心中反而生出了几分惭愧来,暗道:“大英雄,大英雄……他们安西或许有吧,但我沙瓜二州,却不过是有几个大家族罢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