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古氏点点头,“这些天辛苦安然了。若非你开解田嘉,田嘉只怕会当着所有人的面闹起来。”
  宋安然摇摇头,“并不是孙女的功劳,是田表姐自己想明白的。”
  “不管是谁的功劳,总之田嘉没有趁机闹事,这一点就很好。”
  宋安然心道,田嘉不闹事,那是因为她心头怀揣仇恨,想要亲自报仇。而且就算闹起来,侯府也不可能替田姨妈,替田嘉出头。最后结果只会是不了了之,田嘉反而还要落一顿打。不如暂且隐忍,等待来日报仇雪恨。
  至于文家会不会被田嘉祸害到断子绝孙的地步,这就不是宋安然需要关心的事情。
  古氏打发宋安然,“这些天你也辛苦了,先回荔香院休息吧。”
  “孙女遵命。”
  容蓉趁机开口,“正好我有些事情想和安然说。不如我和安然一起去荔香院。来了侯府好几趟,还没去荔香院看过。姑母,等我和安然说完了话,我再来陪你。”
  古氏点点头,“去吧。荔香院那里有不少好东西,你去看看也好。”
  容蓉笑着站起来,“安然,快带我去荔香院看看。”
  宋安然笑道:“荣幸之至。”
  宋安然和容蓉一路闲聊着走回了荔香院。
  宋安然将容蓉领到小书房。
  容蓉好奇地打量小书房,“安然,这书房里面的摆件,都是你父亲用过的吗?”
  宋安然嘴角抽抽,然后笑道:“这个笔筒是家父用过的。这墙上的画,是家父的手稿。这副字,也是家父写的。”
  宋安然指着书桌上的笔筒,墙上的字画说道。
  容蓉一脸激动,心跳加速,脸颊微微泛红,看上去分明是一副春意荡漾的模样。
  宋安然暗自吐槽,要不要表现得这么明显。难道容蓉就不怕被人发现?而且容蓉应该很清楚,她和宋子期之间根本不可能在一起。明知不可能,为什么还要对宋子期念念不忘?
  第121章 认输,谈判
  容蓉一脸兴奋地问宋安然,“安然,这两幅字画能送给我吗?”
  宋安然的表情差点崩裂。
  宋安然是个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主,没得到兵部的订单之前,宋安然是不可能将宋子期的亲笔字画送给容蓉。
  当然,如果得到了兵部的订单,宋安然将会毫无节操的将宋子期的字画送出去。如果容蓉提出更过分的要求,宋安然说不定也会点头答应。
  为了生意,为了赚钱,为了商业版图,宋安然也是拼了。连自家亲爹能都利用。
  宋安然轻声一笑,“大表舅母,你先坐下喝杯茶。我们先说说兵部购粮的事情,好吗?”
  容蓉的表情有些龟裂,接着笑了起来,“你这孩子,还担心我骗你两幅字画。”
  “请大表舅母见谅。这些天,我心里面一直惴惴不安,生怕那么多粮食积压在手上发霉。”宋安然一脸担心,尴尬的表情。
  容蓉点点头,“我都明白。今日过来就是为了你的事情。我和我家老爷说了说,我家老爷已经说服兵部尚书大人,答应从你们手上购一笔粮食。具体的价格和数量,则需要你们自己去兵部商谈。这是兵部衙门的帖子,你收好了。到时候就拿着这个去见兵部的堂官。”
  宋安然收下帖子,一脸感激,“真不知道该怎么感谢大表舅母。大表舅母,请受我一拜!”
  宋安然起身,郑重地给容蓉行了个大礼。
  容蓉笑道:“不用多礼。只要肯将你父亲的这两幅字画赠送给我,我就心满意足了。”
  宋安然笑道:“这有何难。喜春,喜秋,你们都进来。将墙上的两幅字画取下来,包好。我要送给大表舅母。”
  “奴婢遵命!”
  收到两幅字画,容蓉心满意足地离去。
  宋安然看着手中的帖子,心中也极为满意。
  白一从外面进来,“姑娘,张治来了。”
  “肯定是沈维那里有消息了。快将张治请进来。”
  宋安然显得有些激动。阴霾了这么多天,今天总算有了好消息。
  张治被请入小书房人,拱手说道:“启禀姑娘,沈老爷让小的带话,他已经和那些大粮商们谈妥了。大粮商们愿意退一步,不再抵制我们四海商行。
  不过他们要求维持原先的协议,我们四海商行只能给他们供货,不能直接零卖给老百姓。而且还要求我们的价格再降一成。”
  宋安然笑了起来,“张治,你去转告沈维,这个条件我不答应。”
  张治猛地抬头,“姑娘的意思是?”
  宋安然轻声笑道:“你告诉沈维,四海商行可以继续给大粮商们供货,条件就是供货价格维持原价,其次不能阻碍四海商行直接零卖粮食给老百姓。
  不过我们可以答应,以市场价零卖,绝不做用低价冲击市场的事情,也不会做干扰市场秩序的事情。
  这是我们的底线,绝不能退步。如果大粮商们不同意我们的要求,那就不要怪我将所有粮食倾销到京城粮食市场。到时候再谈判的话,我们的条件只会比现在更苛刻。”
  张治小心翼翼地问道:“姑娘认为那些大粮商会同意我们的条件吗?”
  宋安然说道:“他们没有资格反对。反正就算他们拦着我们,我们大可以自行其是。一部分粮食供应给兵部,一部分粮食直接冲击京城粮食市场。我就不信,几十万斤粮食砸下去,连个水花都没有。”
  “姑娘有办法和兵部做生意?”张治一脸惊奇地问道。
  宋安然笑了起来,“张治,你有胆子替我走一趟兵部,和兵部的堂官们谈生意吗?”
  张治咽了咽口水,显得格外紧张,“姑娘吩咐,小的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