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这是我从周太医那里得到的,是解番毒的方法。”
冉念烟皱眉接过,纸上字迹潦草,多有删改,更像是随手写就的草稿。
“这种毒竟然有药可解?”她说着,不禁想起上一世冉念卿临死前把血滴子交给她时,再三嘱咐此毒无药可解,一旦施加,不得反悔,那时她已经神志不清,却再三重复这句话,像是自言自语。
夏师宜道:“没有人试过,也可能只是周太医的推测。”
冉念烟道:“我也不懂药理,可这都不要紧,只要是周太医留下的手迹,就足以用来威胁刘梦梁。毒杀太子殿下是十恶不赦的大罪,是他最大的冒险,有了解药他就有可能功亏一篑,还有可能下狱身死。”
夏师宜道:“那我今夜就把信送去,和他说明我的立场。”
冉念烟笑了,似乎已然成竹在胸,“何必冒着危险直接面见刘梦梁呢?去城南找伊茨可敦!”
☆、第一百一十二章
傍晚, 徐夷则回来了一次,见两人依旧在房内,便毫无提防地将房门打开, 告诉他们可自由在驿馆内活动,起居自然有人照料, 又督促众人好生监督,不许他们逃走,检查了各处,却唯独遗漏了房里的窗子。
冉念烟早和他商量过,引诱夏师宜破窗逃出本来就是徐夷则计划里的一部分。
夏师宜一旦离开, 便是海阔天空,倘若他回去见刘梦梁,徐夷则的人便可半路截杀他;若是他按照冉念烟的吩咐,向伊茨可敦传信,就足以证明他的忠诚。
午夜, 三更的更鼓传来,窗外月色朦胧,街上只有风吹落叶之声,静的令人心生惶惑。冉念烟目送夏师宜离开,一面数着更漏声, 一面暗自祈祷,祈祷夏师宜如约定的那样直接赶赴城南,不要突生异心。
她并不想让夏师宜不明不白地死,却也明白, 若将一个变节的留在身边,必定后患无穷,只有经历过考验才能真正地彼此信任。
夜深如海,压得人几欲窒息。灯盏中的火花跳跃了几回,她也无心去剪,灯火终于随着灯花掉落而熄灭了,幸而月色尚好,穿过漏窗,在窗前的长榻上投下一片澄澈的光影。
就在五更天色初明之前,房门开启,守在窗前的冉念烟蓦然回首,只见徐夷则孤身一人进门。
不是她期待的人,心中说不出是什么滋味。
“怎么样,人去了哪里?”她幽幽问道。
晦暗中,看不清他的神色,只有带鞓上镀银的带钩反射着一点幽冷的光,像是森然的眼波。
“我真是不懂。”他开口,声音喑哑如夜鸮,“那个人为什么偏偏对你唯命是从——我本想杀了他。”
他想杀了夏师宜,可又颇有些物伤其类,无论前生还是今世。
冉念烟听出了他话中之意,长舒一口气,却谈不上放心——她从来都没怀疑过夏师宜的忠诚,想要考验他的从始至终都是徐夷则。
“他现在人在哪里?”她单刀直入,不许徐夷则闪烁其词。
徐夷则在她身边坐下来,自有一种夜风般的凉意萦绕在她身侧。这个人,连身上的气息都带着寒夜的凛然,她竟也不觉得压迫了,侧头看他重新点起灯,温暖的光挤满整间屋子,也冲淡了两人之间剑拔弩张的气氛。
“我让他回到刘梦梁身边了,他值得信任,就该做些更有意义的事。”他道,“我也禀报了父亲,他决定将计就计,在抵达西北后诈死,且看京城的风云变动。”
冉念烟道:“那么……伊茨可敦那边又有什么安排?”
徐夷则道:“刘梦梁是突厥的走狗,自然交给她去处理……走吧。”
说完就已起身,两人本是靠近的,虽不曾触到对方一寸肌肤,可一个骤然起身,另一个突然没了依持,也险些倾倒。
冉念烟撑稳了,来不及坐好便忙道:“去哪里?”
徐夷则垂眼看她,眼中是说不出的疲惫,可纵然疲惫,也想让着片刻安闲长一些、再长一些。
他道:“回镇国公府。”
只消五个字,冉念烟就猜到了来龙去脉。夏师宜白天才说过,自己离开徐府的事已经暴露,今晚徐夷则就带她回去,莫不是母亲或是外祖母出了什么事?
街上马滑霜浓,只在很远处偶有人语,不知是从哪座院落里传来的。四下无人,她也不管抛头露面与否,索性坐在马鞍上,徐夷则执辔。夜风清凉,连马都困倦了,似在梦游中前行,只有他们二人是醒着的。
繁华喧闹的京城竟也有如此静美的样子,不需宣之于口,两人的心都是放松而惬意的。
她忽然问道:“徐夷则,之前你破城而入时,亲手毁了这样的安宁,是否内疚过?”
她说的自然是前生的事了,徐夷则笑了笑,只是道:“哪有什么安宁,在你看不到的地方,不知有几家冻饿至极,夜阑之时才囫囵睡下,却不知明日是否能活着睁眼;有几家骨肉相失,子弟客死边塞,徒留孤寡老弱勉强维持家计。你看到的不过是河清海晏的幻影罢了,这世道,早已腐坏得超乎你的想象。”
走街串巷,均是不语,一任夜风吹彻,渐渐看远处有灯火明彻,冉念烟初时还不知是何处,走近了才发现是徐家。
未进门,先遇见了意想不到的人。
马上跃下一个男子,双目赤红,一身干练青袍已被夙露沾湿,显然是在外奔波了一夜。
那正是刚从西北回京的冉靖,面上还是肃杀之气,却在望见女儿的同时冰消瓦解,径直走来,将女儿从马背上抱下,交给一个在门前挑灯、面目慈柔的老仆妇。
门前不是说话的地方,进门后,冉靖见女儿并不惊慌,才好生嘱咐那仆妇,直接把小姐带去荣寿堂见她的外祖母和母亲。见仆妇提灯走远了,微光阑珊处,女儿依然频频回首,他的心内便泛起说不出的酸楚。
这若许年间,他没有一日不后悔,同时误了三个人,曾和自己患难与共的薛氏和他坚贞不渝、生死相守的发妻自不必提,他最亏欠的当属自己的女儿,她托生在自己家中,最是无辜。从不能自立的婴孩长至娉婷少女,竟能处变不惊。
这全是拜他所赐啊,是他的优柔寡断让女儿过早地经历了家中变故,尝到了人情冷暖,知道就算是至亲亦是不可长久依靠的。她白白承受了他的业果,虽在咫尺之间,却不得不忍受骨肉分离的苦楚。
“她为什么会和你在一起?”转过头时,冉靖已面色如铁,质问着徐夷则。
他从来都知道徐夷则的身世,更佩服徐衡多年的隐忍,因而对这少年格外袒护垂怜,当徐衡提起婚事时,他也为了大局权且应下,可不代表任由此人胡作非为。
他的女儿,随随便便被他带走,又随随便便送回来,纵然没被城中百姓撞见,可阖府上下谁人不知?世人百般强调名节二字,闺中女子更是战战兢兢,唯恐贻人口实,可他向来不看重,他的女儿更不必为这二字所困。
可不看重,不代表能容忍外人伤害她,这几天究竟发生了什么,他必须追究到底。
徐夷则拱手,礼节周到,极磊落的样子。
“待晚辈到祖母面前一并说明吧。”
冉靖警觉地看着他,似乎在研究他是否有什么伎俩,却看不出什么破绽,最终还是叹了口气,道:“不必,你只和我说吧,也不用去荣寿堂……”
···
荣寿堂内,徐问彤在正堂里来回踱步。她也是一夜未睡,倦容加上紧张的神情,使她看起来像夜里的游魂一般可怜可怖。
“事到如今,他还在说谎!”她愤怒地道,口中所指自然是冉靖,“以为装作心急的样子,装出四下寻找的样子,我就能相信他的胡言乱语了吗?”
徐太夫人知道冉念烟是被徐衡父子俩带走的,并不十分焦急,只是看着命运多舛的亲生女儿彻夜不寐,心疼之下也强撑着熬了一宿,周氏和听泉一直跟在身边捏按、奉茶,因而此时精神还算不错。
“别转来转去的,坐下和我好好说说话。”她对女儿道,“你在这里走来走去,就能把人找回来吗?”
徐问彤坐在母亲身边的杌子上,负气道:“娘!您怎么能这么说?盈盈也是您的外孙女,您若是连她都不顾了……那我更无立足之地了,还是趁早寻个道观出家为好!”
徐太夫人知道她是急得口不择言,便让听泉给她斟茶,先喝茶定定神,谁知听泉彻夜睁着眼,早已困极,端茶时手不稳,一下洒在徐问彤的衣袖上,烫的她猛然缩手,手背上果然被茶水溅起一片红印子。
她本就在一触即发的边缘,正要发作,却听嘉德郡主身边的嬷嬷走上堂来,跪地连声道喜,说是人找到了。
徐问彤也无暇去管手上的烫伤,出门去迎,就见女儿从门外走来,她先一把把人揽在怀里,确认是真的,不是梦境,才敢好好端详,却是完完好好一个玉雪无暇的女孩子,也不像痛哭过的样子。
见女儿一没受苦,二没受惊,更不见伤寒发热,徐问彤才松了口气,只是这身衣服看着眼生,不像是家中的,是谁叫她换的?可眼下却也顾不得了问这些了,免得惹女儿难堪,她先把冉念烟抱到徐太夫人面前,想给老太太报喜,自己却先哭了。
听泉为了将功补过,先递上帕子,又赶紧接过周氏找来的烫伤药油,帮她涂上,又用冰丝巾子包好。
徐太夫人道:“别哭了,人都回来了。”又道,“盈盈,回家了就好,都不怕了。”
冉念烟蜷在外祖母怀里,却连一点惊恐的样子都没有,徐太夫人暗叹,这孩子沉稳到这等地步,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
徐问彤用帕子掩着嘴,倔强地道:“本不想哭的,都是听泉这个婢子弄伤了我的手。”
听泉赶紧点头哈腰地赔罪。
好在徐问彤不过是拿她当幌子,本也没想发落她,挥挥手叫她不必碍眼了。冉念烟从徐太夫人怀里探出头,连声问母亲伤的如何,要不要请周太医看看,徐问彤收回手不让女儿看,心说,这孩子还不知周世济在自家水井里暴毙的事,也罢,不要说了,免得吓到她。
她只是道:“盈盈,谁送你回来的?又是谁把你带走的?”
“是我。”声音从门口传来,是冉靖迈进房门,不早不晚。
方才在门前,灯光昏暗,冉念烟只是略扫了一眼,便知他的疲惫,眼下荣寿堂内灯火明亮,他脸上浮泛着的虚弱的青白也愈发明显。
风刀霜剑还是在这个男人身上留下太多痕迹,不仅是今夜的奔波与担忧,更是长久以来身处悬崖之上的忧虑,莫须有的罪责早早磨去了他身上锐气,昔日驰骋沙场的武将卸下戎装、面对无常世事时,竟也只能显出无奈与低迷。
可他说出这番话时,依旧有着担当一切的气魄,“是我送盈盈回来的。”
徐问彤不去看他的脸,硬着心肠道:“呵,那又是谁把她带走的?还不是你?”
冉靖没说话,可看见她怀抱着女儿时,肩头依然因恐惧而微微颤抖着,他就知道自己不宜久留。
徐太夫人知道冉靖是在帮徐衡平息事端,及时地站出来替他解围,“安绥先回去吧,不是说天明后还要三堂会审殷士茂家叛逃的管事吗?你也要去的吧。”
冉靖感激地道:“是的,多谢太夫人体谅。”
徐太夫人道:“看来陛下真的很重视此事,竟如此着急地召集三法司会审。你才刚回京,可曾有所准备?”
冉靖道:“太夫人有所不知,徐衡兄也要上堂呈词作证,可滕王的大军三日后就要开拔,军务为首,会审的事也只能紧迫些了。好在三法司那边早有准备,卷宗都已整理好,尚不算狼狈,而我之清白,天知地知,依陛下之圣裁明鉴,亦不必担忧。”
徐问彤见他们一言一语地聊了起来,十分惊愕,拉着女儿温暖的手,方知是自己双手冰凉。
她涩声道:“好好好,我要先带盈盈回去了。”说着,看向冉靖,“你也知道梨雪斋发生的事了吧,若念旧情、想去凭吊,就请自便吧!”
见她走了,冉靖才舒了口气,总算不用再当面欺骗她,却更觉愧疚。
徐太夫人也直言问道:“衡儿的事我都知道了,今夜营中有军务,他脱不开身,却已派人传回手书,把盈盈带走并不是他的命令,想必是夷则那孩子自作主张。他现在何处?”
冉靖一愣,可想到徐太夫人向来精明,善于在不经意处留心,便也不觉得惊讶了,坦言道:“夷则已回崇明楼了,他虽有自己的考量,对徐衡兄却绝无二心,万望太夫人不要责怪他。”
徐太夫人挥手止住他的话,“放心,我和郡主不一样,他到底是我的亲孙儿,又是衡儿唯一的血脉,我不会拿他怎样。”
这回冉靖彻底愣住了。
怎么回事?徐太夫人不是知道徐衡保守的秘密了吗,怎么还说徐夷则是他唯一的血脉?
徐太夫人眼睛虽有些昏花,却还不至于察觉不出旁人的异样,见冉靖没有马上答复,便觉有蹊跷。
“怎么,我说的不对吗?”
冉靖急忙一迭声地道:“我只是……担心您碍着郡主的颜面,如今得了您这番话,也算放心了。”
徐太夫人不语,也许冉靖还没发觉自己言语间的不妥之处,徐太夫人却已发觉了。作为世交长辈,冉靖对徐夷则的关心实在有些过分,他一个外人,有什么权利不信任她?
疑惑虽只是一闪之念,却深种进徐太夫人的心底,只待天时地利,便可生出盘根错节的枝蔓,结出耐人寻味的结果。
作者有话要说: 错字改完了
☆、第一百一十三章
站在梨雪斋门首时, 冉靖才恍惚发觉自己竟不知不觉走到这个地方。
本是要去崇明楼寻徐夷则的,既然经过这里,难免停驻片刻。徐家的一草一木他都极为熟悉, 这里也曾是他魂牵梦萦的地方。记得小时候,他时常盼着到徐家作客, 见徐衡倒是其次,反正天天都要见,真正令他欣喜的是住在梨雪斋里的那个女孩子,只消在门前一过,她必然早早候在窗前偷偷张望, 两下对视,赧然一笑,便足以令他悸动几日。
可这样的地方,偏偏缠绕着薛自芳的幽魂,仿佛仅存的记忆也染上令他自责的阴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