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小说>书库>历史军事>1852铁血中华> 第134章 入局与出局(二十)

第134章 入局与出局(二十)

  6月24日,光复军派人来与现任湖南巡抚翟诰联络。得到了骆秉章的示意之后,湖南巡抚翟诰在6月26日就开始召集在长沙的小部分上层官员说了此事。这帮上层官员们当时就大骂光复军王八蛋。骂完了光复军,官员们余怒未消,接着大骂那帮被俘的湘军没骨气,不肯在战场上为国尽忠。
  翟诰巡抚看着湖南官员们义愤填膺的模样,心里头倒也觉得轻松了不少。他的确想促成交换战俘的事情,只是他很清楚自己不过是个过渡巡抚,根本不用想去指挥动这帮湖南官。既然大伙都反对这件事,翟诰也就死了这条心。
  26日当晚,就有四名低级官员到翟诰府里拜访。见到了翟诰,官员们都带着悲切的神情说,他们的亲戚可能在郴州或者桂阳州被俘虏,请求翟诰大人能够网开一面,让他们筹集了茶叶去换人。
  翟诰大人虽然没在长沙做官,却也是在官场混了这久的人。他和蔼可亲的将光复军提出的条件向这些官员讲述了一遍。官员们脸上悲切的神色大大消退,他们关注的焦点就放在了“光复军到底是要买茶叶,还是要要这些人用茶叶赎人”这个很明确的问题上。
  大家都是混官场的人,谁都不是傻瓜。翟诰巡抚认得清楚,这里官员头颇有几个人所属的派系头子,就是白天破口大骂的高级官员。翟诰并没有广为扩散这些消息,现在这些官员的消息是从哪里来的?定然是白天破口大骂的官员授意的。
  得到了翟诰大人的确定光复军不是要赎金,而是买茶叶之后,官员们就恳求翟巡抚能够给文书,让他们一路上不要再缴纳厘金。曾国藩为了谋取军费,在湖北江西等地大搞厘金制度。前任湖南巡抚骆秉章与曾国藩势同水火,可在借鉴“先进经验”的时候却不甘人后。湖南自然也实施了“厘金制度”。各种关卡林立,想贩卖东西那是层层税收。
  翟诰巡抚很清楚,光复军即便是以低价收购茶叶,只要能够不厘金,只要光复军能够按照约定给鹰洋结算,这笔卖茶的钱已经是极大的赚头。只要拿到翟诰巡抚的批示,“赎回战俘”这个借口能够一路不交厘金。不少机灵的官员看中的就是这个机会。
  官场上自然是与人方便自己方便,翟诰大人给了官文,这帮官员们喜滋滋的千恩万谢的走了。
  随着时间的退役,光复军并没有北上的迹象,而是一路西进。在光复军兵锋直指广西的时候,前来找翟诰的湖南官员却越来越多的。很多人说自己的亲戚被抓,能否用茶叶去换人。翟诰巡抚又不是傻瓜,他追问那些官员,到底是这些官员的什么亲戚被抓了?得到的答案要么是语焉不详,要么就是八竿子能打着,或者八杆子都打不着的亲戚。
  这几年战火纷飞,厘金横行。盛产茶叶的湖南周边到处都在打仗,茶叶市场几乎到了覆灭的边缘。长江航道已经中断,正当的茶叶商早就关门歇业。剩下富贵险中求的茶叶商人们只能向官军、湘军、太平军缴纳各种“厘金”“护送费”才能把产业送到长江下游。导致了产地的茶叶价格全面跳水,需求地的茶叶价格飙升。
  到了7月中旬,几年来始终死水一潭的湖南本地茶叶市场从突然开始重新启动了。先是出现大量收购新茶的人群。接着去年的秋茶也开始有人收购,最后连去年的春茶都有人开始购买。掌握了第一手最新资料的官员们带头,从湖南各地收购的茶叶开始向着郴州进发。
  翟诰大人发现,他还没来得及按照光复军给的名单通知到湖南各地的士绅百姓那里,就已经有不少官员派人运送茶叶踏上了“赎人”之路。尽管到7月底,光复军还没有释放任何一名湘军被俘人员。在湘军家属们得到翟诰巡抚的通知之前,已经有大概一万担茶叶送到了郴州“拯救”被俘湘军。
  必须说明的是,翟诰巡抚并非傻瓜,为了洗脱自己,他是真的竭尽全力把消息传播给了湘军亲人。那帮有茶山,或者自己种茶的湘军家属得到消息的时候,很多人发现自己不久前已经喜滋滋的把能够拯救自家亲人性命的茶叶给卖出去了大半。事关亲人,更重要的是有钱可挣,巡抚网开一面,允许他们只交一次税金,就可以运茶去换会亲人。
  进入8月之后,与茶叶这个商品有关的湖南相关人员全面动员起来,借着赎回俘虏的大义名分,大量茶叶输入了光复军控制的郴州。经过光复军的检验,分级,然后给这帮家伙们应得的费用。
  前来感谢翟诰大人“救命之恩”的官员是越来越多,每个人都带了些银票或者干脆直接送来各种无比沉重的“点心”。既然翟大人对大家有恩,大伙当然得报恩啦。
  翟诰巡抚本以为这件事各方都得分点肥,他自己能挣个几千两银子就是极限了。他万万没想到,湖南官场大部分官员都介入了此事。对满清官场来说,介入的人越多,反倒越安全。而且这次的理由是如此的光明正大,皇帝就算是知道了,总不能说不让赎人吧。最终翟诰大人不仅如愿以偿的赎回了两千多名湘军官兵,还搂到手里头八万两银子。之所以只有这么点,是因为翟诰巡抚胆小,很多可拿可不拿的钱他都选择不拿。
  事实证明,翟诰巡抚选择在战略上相信自己那位在光复军中的同乡兼同姓是很睿智的决定。到了9月,光复军已经攻破了桂林、百色等要地。将整个广西的清军一扫而空。广西巡抚曹澍钟等文武大员无一得脱。可广西打得沸反盈天,湖南依旧十分平静。光复军始终没有北上作战。
  确定了广西落入了光复军手中之后。翟诰就知道自己湖南巡抚的官是做到头了。他并不恋栈,在过渡巡抚位置上赚了几万两银子的事情让他极为满意。赎回湘军的事情更让他在士绅阶层中得到了爱民如子的美誉。真的是名利双收。面对这样的大成功,翟大人没有得意忘形。相反,他整个人看起来反倒是更加沉稳起来。翟诰很清楚,这样的成功不是靠他自己的能耐,而是是光复军营运出的巨大胜利。湖南是最讲“道义”最讲“圣人之道”的省份,可光复军只是给了这些人一个能够满足他们的理由,这些人就为了自家利益完全不在乎与光复军做买卖。这个现实让翟诰大开眼界。
  几个月的茶叶销售狂潮来得快去的也快,素有“知人”之名,当过湖南巡抚的毛鸿宾再次出任湖南巡抚。他一上任就立刻对郴州光复军实施了紧逼的政策,一度打通的茶叶贸易线很快被掐断。
  从朝廷的角度来看,光复军夺取了广西,又占据了湖南西南部的几个城市,从而稳固获得了进入湖南的前进基地。广西刚夺下,光复军可能不会立刻进兵。可他们也不用永远缩在两广不动弹。等到光复军准备北上的时候,湘军又准备如何应对呢?
  被释放的湘军描述了一场可怕的战斗,光复军的炮如同不要钱般猛放,每一颗炮弹落地之后都会爆炸。这让聚集在一起的湘军遭到了可怕的损失。湘军对面的光复军的确在放枪,湘军却看不到光复军的所在。没等湘军弄明白,光复军却如同从地下冒出来的一样,顷刻就出现在湘军面前。战斗就这么糊里糊涂的输掉了。到湘军举手投降的时候,他们也没搞明白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这样的描述淡化了战争的血腥,反倒塑造出一支宛若鬼神的光复军来。湘军没有太多与光复军交手的机会,湖南文武对光复军完全搞不明白了。
  曾国藩很快就给了湖南发来了信,信中建议湖南方面暂时严守城池,不要与光复军贸然开战。湘军已经开始围攻安庆,攻下安庆,就能打开进攻皖南和太平天国首都的大门。曾国藩现在最需要的就是时间,他在信中告诉湖南文武,韦泽既然对两广如此感兴趣,特别是对贫困的广西如此有兴趣,那就让他在广西先待着。解决了太平天国之后,满清全国的兵力都能聚集起来围歼光复军,到时候拿人堆也把光复军堆死了。
  见曾国藩如此坚定,湖南文武们也只能认同曾国藩的建议。他们加强了在湖南中部的防御,只希望光复军能够像曾国藩说的那样,把全部精力放在贫瘠的广西。
  曾国藩料对了,韦泽的确没有立刻进军湖南的计划。广西、云贵都是盛产茶叶的地方。与广西毗邻的越南又是光复军重要的稻米来源。此时还有件事缠住了韦泽的手脚。法国人在越南南部努力扩大势力范围,光复军想去暹罗,也就是泰国购买大米。就必须在法国人眼皮底下通过,光复军的海军暂时没有能力一举歼灭法国人的舰队。而且韦泽现在也没有歼灭法国人的意思。光复都督府的外交部门正在与法国人谈判,希望法国能够确保中国到暹罗航路的畅通与安全。
  “都督,为何部队法国人动手?”总参谋部对韦泽的态度不甚理解。
  韦泽给出了答案,“我并非对越南没有兴趣,所以让法国人先入侵越南,割取越南的土地。我们可以在越南哀求的时候出面调停一下,让法国人不要胃口太大。等双方的土地稳定下来,我们再与法国人开战,从法国人手中夺取土地。”
  光复军高层都不认为韦泽是什么好人。但是听了韦泽的这个战略构想之后,大家都觉得以后不要用“善恶”这个标准去评价韦泽了。甚至超出了普通的坏人范畴。从道理上讲,韦泽没有入侵越南,韦泽没有欺压越南。韦泽与法国的战争和越南无关。韦泽的决定冠冕堂皇,绝无失理的地方。但这仅仅是从道理上讲而已。大家的心里话大概是这样的,“玩越南人也不能这么玩吧!”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