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小说>书库>历史军事>清末枭雄> 第四百四十章 散兵编制

第四百四十章 散兵编制

  1861年军方的主要任务,乃至未来三四年内的任务都是以扩张现有部队规模,换装新式步枪,火炮为主,同时保持在边境地区,尤其是外兴安岭以及新疆地区的军事力量。
  所以军费的花销也主要是上述几个方面为主!
  不过当军方提交了1861年度的整编计划时,林哲却是把军方的整编计划驳回,并且明言要求军方参考军训部编制司提出的新编制进行整编!
  所谓新编制,也就是军方专门为了发后装步枪的散兵战术所规划的一种专门编制。
  到目前为止,尽管中华军已经批量列装后装步枪,但是部队的编制依旧是早年余胜军时代的编制。
  这种编制中的步兵编制为以十人为一排,八排为一连,六连为一营,三营为一团,三团为一师或两团为一混成旅。
  其中在步兵营编制上额外配置一个炮兵排,辖有两门四磅的轻型步兵炮。
  一个正规的步兵师配属下属部队:
  三个标准的步兵团。
  一个含有两百骑的骑兵连。
  一个炮兵团,辖有二十四门十二磅口径的火炮以及六门大口径臼炮、六门六磅骑兵炮。
  一个辎重团,辖有辎重兵一千二百人,配属各类骡马以及马车等。
  一个工程营,配属工程兵三百余人。
  一个军乐队。
  师指挥部里还有各类参谋人员,一个师属警卫连。
  全师满员满编制状态下,拥有九千兵力!
  这种编制实际上乃是前装步枪线列时代的标准编制,其基础编制也就是步兵连、步兵营这一级别乃是效仿英军的殖民地部队的。
  但是这种线列时代的编制已经是明显无法适应散兵战术了,使用后装步枪的部队主要以伞兵战术为主,而且部队往往分散的比较开。
  线列时代里,一个步兵连的连长可以轻松直接指挥下属的八个、十个甚至更多十人制的步兵排,一个步兵营的营长可以轻松指挥下属的六个连甚至八个连。
  然而到了散兵战术时代里,由于部队的展开面积相当大,营长、连长们的名声很难及时传递到各下属部队,同时一个十人制的步兵排有些尴尬。
  由于后装步枪相对前装步枪而言拥有极大的速射,因此同等兵力下,一个十人制的步兵排可以发挥出来前装时代大概是三到四倍的火力密度。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步兵排同样展开的比较宽,他们面对的往往不是敌军的十个人,而是二十个乃至三十个敌军。
  面对种种不便,在实战中,基层的步兵连指挥官们往往是采取较为灵活方式来指挥部队作战的,比如说一个步兵营的营长,他往往会派遣自己的副营长单独率领指挥两到三个步兵连,然而营长自身直接指挥三到四个步兵连。
  同样的,那些步兵连的连长们往往会让副连长以及麾下的资深上士排长来单独率领两个到三个步兵排作战。
  如此在实战中,中华军在编制上虽然依旧保持八排六连制,但实际上是形成类似三三制或者三四制的实战应用编制。
  由于实战影响,负责部队训练,军官培养的军训部甚至在陆军军官学校开设相关指挥课程,比如说如何在实战中更好的把一个步兵营麾下的六个步兵连进行拆分调配,以获得更好的实战效果。
  为此,军训部的编制司还专门研究了这种适合散兵战术的编制!
  军训部内部把目前的新式编制称之为‘散兵制’,用以和以往的线列制进行区分,这种所谓的散兵编制详细情况是:
  一个师下属两个步兵旅,一个步兵旅下辖两个步兵团,一个步兵团下辖三个步兵营,一个步兵营下辖四个步兵连,一个步兵连下辖三个步兵排,一个步兵排下辖三个班。
  最基础的一个步兵班则是拥有包括班长在内十四名步枪手!
  这种编制和以往的线列编制是截然不同的,由于区别实在太大,而且施行起来谁也不知道管不管用,所以军方将领们普遍对这种编制抱有一定的抵触。
  因为中华军过往多年的战争里,已经是习惯使用,甚至说是非常擅长面的线列编制,而且也没有遭遇到什么失败,所以在很多将领们看来,就算的陆军开始运用后装步枪,开始使用散兵战术,但是也没有必要对现有编制进行调整。
  因此军方1861的整编计划里,就没有任何提及新编制的事项。
  但是军方的这些将领们不重视,不代表林哲不重视了,身为一个后来者,尽管他不是什么军事爱好者,但也同样知道二战前后的部队都是三三制居多。
  同时考虑到中华军已经逐步全面换装后装步枪,尽管这些后装步枪和后世的成熟后装步枪无法相提并论,但也是后装步枪啊,火力密度可差不到那里去。
  除了火炮还没能装备后装火炮外,实际上现在的中华军在武器装备上已经并不算差了,勉勉强强也能够用十九世纪末,二十年代初的一些战术了。
  所以林哲才是亲自插手军方的整编计划,要求军方参考新式散兵编制进行整编计划!
  不得已之下,军方内部只能是重新制定整编计划,不过任何时代的军队都是非常保守的,所谓的新编制或者新式武器没有经过长时间的试验,没有经过战争的考验都很难得到军方的彻底信任。
  所以军方在新提出的1861年整编计划里,虽然听从了林哲的意见,但也只是只听了一部分而已!
  该计划里,准备在新编的二十四步兵师、二十五步兵师里采用新式编制,同时由于尚不清楚目前这种新编制是否可行,同样也担心万一这种新编制真的效果不错的话,现在编练过于老编制的部队还得重新来搞,所以军方干脆决定在1861年的时候只新成立两个步兵师,也就是第二十四步兵师和第二十五步兵师,原本计划中的第二十六、第二十七、第二十八步兵师的编练计划则是直接暂定。
  原定军费则是挪用到后装步枪的换装以及地方守备部队的建设、骑兵、炮兵部队的建设上去。
  至于说那些老部队的编制嘛,则是继续沿用旧有编制,如果说新式编制真的可行,那么未来再持续改编为新式编制。
  尽管暂停了其他三个师的扩编计划,但是由于加大了守备部队的组建、新式步枪和火炮的换装,组建更多骑兵等计划,所以整体而言该计划能够顺利实行的话,中华军的军力还是能够得到大幅度的增长。
  预计野战军的兵力能够从高现有的约二十万提高到三十万左右,地方守备部队预计从十五万人提高到三十万左右。
  届时帝国全国范围内,第一线和第二线的战斗部队加起来总数大约会在六十万人左右。
  此外这并不包括近卫军!
  自从云南和四川的战事结束后,出战的两个近卫军混成旅回到了南京,同时临时性的第一近卫混成旅、第二近卫混成旅番号被撤销,各部队归还所属的三个近卫师中。
  同时为了进一步加大皇室或者说林哲本人对近卫军的掌控力度,避免近卫军受到其他陆军将领的影响,林哲进一步剥离了近卫军和皇家陆军之间的联系。
  近卫军的所有事务,包括募兵、训练、作战指挥都是从皇家陆军内剥离,单独成立了皇家近卫军总司令部,组建专门的机构,比如军训司、参谋司、军械司等。
  基本上就是缩小版的最高统帅部,虽然虽然不多,但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该有的基本都有。
  目前三个近卫师是按照老旧编制满编制,总兵力大约两万八千人左右,此外如果算上同样归属近卫军系统,但是只负责宫殿以及各内阁机构驻防事务的几个独立警卫营的话,那么总兵力大约是在三万人。
  而现在林哲看见军方的将领们比较保守,不敢大规模应用新式编制,他也是不好直接反对,毕竟军方的将领们也不都是笨蛋,他们这些做也是有理由的。简单来说就是现在陆军的状态已经处于比较良好的状态,贸然采用没有经过实践和战争考验的新式编制风险极大,如果顺利的话那自然是万事大吉,但万一效果不好呢?
  到时候可是会让数十万大军丧失战斗力的,真要出现这种状况,帝国千万平方公里的疆土谁来保卫?
  所以林哲也不好反对,弄两个师就两个师吧!
  不过林哲转身就是对近卫军进行了改编,皇家陆军规模大一旦出错很难休整,所以不能轻易改革。但是近卫军一共也才两三万人,正所谓船小号掉头,真要出什么事也能快速恢复过来。
  所以林哲就是直接指示近卫军进行新式编制的改革,进一步发挥出后装步枪、散兵战术的优势,并提前改革为其他兄弟部队提供改革经验。
  基于此,近卫军方面的第一近卫师也就是成为了国内,甚至全球范围内首支按照散兵战术进行编制改革的部队。
  如果用后世的眼光来看,那么现在第一近卫师的编制改革一旦成功,,其新式编制模式将会成为全球陆军未来至少五十年甚至百年的标准模板。
  要知道一师两旅两团三营四连三排三班的编制乃是十九世纪末一直到二十世纪初的全球陆军标准标志,甚至历史上一直到二战时期,一些工业能力有限,装备不怎么好的部队,比如说日`军依旧停留在这种编制模式下。
  而即便是二战以后,陆军的基本编制也没有脱离这种限制,不过是一些细节改来改去而已,一直等到八十年代以后才是陆续被合成编制逐渐取代。
  当然现在的这些近卫军军官们还不知道,他们正在书写世界陆军历史上的重要篇章。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