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小说>书库>历史军事>一寸山河一寸血> 第三百八十五章众议(一)

第三百八十五章众议(一)

  建安二年腊月,一场漫天飞舞的小雪中,张扬招田丰、法衍、刘伯温、钟繇、寇准、狄仁杰以及苏威一起来到镇北将军府议事。
  除了还远在关中的吴用之外,张扬手下的文臣基本全部到齐,所以说,这次议事也相当于是整个并州最高级别的政治会议。
  别驾、长史、从事、郡守、郡丞再加一个目前还是白身的苏威,这么多身份显赫的人聚集在一起,所商议的,自然也不会是什么小事。
  田丰除了是并州别驾之外,还兼领着太原郡的太守,而钟繇除了镇北将军府从事还是晋阳令。如果把张扬看成皇帝的话,田丰便是正儿八经的丞相兼司
  隶校尉,而刘伯温、法衍则是军机大臣,钟繇则为户部尚书兼首都市长,寇准、狄仁杰则是封疆大吏,乱是乱了那么一点,不过都算得上位高权重。
  其实张扬并不太能搞懂这个时候的官制,虽说已经重生了数年,但他更多得是在军中打滚,官制这些的,他着实有些不感兴趣,而且,他更熟悉的三省
  六部那一套,若是有机会的话,他也不介意把那一套搬过来用一用,只是现在却有些不太合时宜,只能以后再说。
  不过也好在并州就这么大的地方,否则的话,哪怕把田丰等人忙死,也不见得能管得过这么多事来。
  当然,因为有了并州世家的投靠,张扬麾下人才短缺的特点暂时得到了一定的缓解,虽说还是不够,但也远远好过张扬刚刚夺得并州的时候。至于张扬
  接下来的目标,那自然是再多招揽一些人才,尽量把杨业、高顺等武将从太守的位置上换下来,真正达成张扬文武分家的目的。
  而军队上的事,其实也比较复杂,如今张扬整个麾下大军都叫陷阵营,这明显已经不合时宜,而且再由他本人直接统率这么多大军也不再合适,不管是
  训练还是带军作战,一套完善的军制是十分有必要的。张扬现在在考虑的就是要不要将麾下的大军彻底分成几部,由各自的将军率领,而他只负责控制
  各位带兵的将领。
  这么做的好处显而易见,兵知将,将知兵,不会有频繁的调动,将领也能牢牢把控手下的大军,张扬不再需要对大军事事操心,若是要大战的时候,只
  需给各个将领下命令便成。
  但这样做同样有一个坏处,天下从来不缺乏野心家,若是让这些人把控了大军...那可不是一件十分美好的事情。
  至于具体怎么权衡,还是要看张扬如何来考量,而且这件事哪怕张扬想办,在短时间内也很难执行,除非他马上便能找出来代替杨业等人做太守的人。
  相比于文官,张扬麾下的武将才是人才济济,而且很多都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家伙。不过可惜的是,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张扬的麾下并没有一个十分
  突出的帅才,杨业、徐晃、高顺、冉闵等人都还算不错,但比起李靖、韩信之类的军神来说,则要差上不少。
  唯一能让张扬欣喜的是,目前来看,他麾下的大军之中,并没有什么世家大族的影子,除了他召唤出来的大将之外,徐晃等将也是三国本土中的寒门将
  领,不太需要担心世家把控大军,就如同曹魏后期,司马家把持朝政一般。
  不知道是不是两晋对张扬的影响太深,反正他对如司马家一般的世家大族一直生不出好感,心里提防也就在所难免了。
  看着人们陆陆续续的到来,张扬的心情还算不错,等了很久也没有不耐烦的样子,这在平常可算不上多见。
  张扬回到三国也有四五年的时间,从汉灵帝的中平一直挨到了刘协的建安,若是他一直在朝堂上的话,也能算是两朝老臣,可惜的是,这明显不是一个
  能够安心称臣的家伙。
  当然,这也就是张扬瞎想想,刚刚穿越的时候,他倒是想安安心心当个官军来着,可惜的是,事与愿违,不管他愿不愿意,他已经在称王称霸的路上越
  走越远了,至于最后能达到什么样的高度还不好说,历史已经被他改变了不少,这个三国会不会如同隋末那场乱世,草头王遍地走谁也说不好。
  众人进入正堂,全部屈膝坐下,除了一个面生的苏威之外,全部都是张扬麾下的重臣,能够进入这里的,自然也不是什么无名之辈。
  外面的小雪还在飘洒,但大堂内却是暖意浓浓,茶香四溢。
  说起茶,张扬便有一肚子的怨念,这个时代不是没有茶,但和张扬脑海里的区别不是一点半点。
  上辈子的张扬虽然不是什么品茗高手,但也经常喝茶,杀手不能喝酒,这茶自然而然也就成了张扬的最爱,到回到了三国,这茶可就有点不一样了。
  这个时候还没有炒茶,茶叶就是摘下晒干便可,本来这也倒还罢了,虽然带着一股树叶的味道,但多少还能接受。不过,这个时代的人喝茶可不是抓点
  茶叶,然后拿开水冲起来就完了,这个时代叫煮茶。是正儿八经的煮,将摘下的茶叶烤干之后,捣成粉末,搀和葱、姜、橘子等调料,再放到锅里去烹
  煮,有的时候还要放点盐,最后煮成的东西就如同粥一般,喝的时候连里面那些佐料一同下肚。
  张扬只喝过一次,那个味道,反正张扬是绝对不会再去喝第二次。
  不过这个时代的人就是这么喝的,但也不是总喝,一般是当成醒酒的饮料来喝的。
  来的人还不多,他们中也没什么多话的人,所有人都在等待着张扬开口。
  张扬倒是也没闲着,他的案几上堆着无数的公文,虽说都是一些小事,但他也正好有时间抽空看看。
  而他的侧后方,一个年纪不大的孩子瞪着一双灵动的眼睛观察着众人,作为镇北将军府的书佐,法正第一次在这么正式的场面亮相,对什么都比较好奇
  。
  书佐这个职位,俸禄并不高,只有二百石,可重要性却是不言而喻,张扬的来往公文都要书佐先过目,然后分门别类,挑选出一些最要紧的事来先给张
  扬回报,如今却交到了一个半大小子手中,自然难以让人信服。
  不过,法正现在做得也就是一些抄抄写写的工作,虽说张扬也会时不时问上法正几句,但年轻的他远远还没有达到刘备谋主的那个高度,虽然偶有惊人
  之语,但大多数意见还略显稚嫩。
  抬头看看人都到齐了,张扬丢下手中的公文,清清嗓子,率先开口道:“年关将近,诸位劳苦功高,本将在这里多谢诸位了。”
  说着,张扬长身而起,恭恭敬敬地施了一个大礼。
  张扬如此做派,众人哪还敢无动于衷,纷纷起身还礼,口中连道不敢。
  微微一笑,张扬挥挥手示意众人坐下,继续道:“这一年来,关中的移民算是彻底安置了下来,虽说赋税还没影子,但并州总算不用河套再进行支援,
  算是一个喜人的开始。将士们流得血也不少,铁木真身死算是除了本将的一块心病,草原算是稳定了下来,这在之前数百年间从来不曾达到过的,是可
  以留名青史的大战,本将与有荣焉。”
  张扬微微停顿了一下,他说的话,基本是对一年的总结,也是这一年里的两件大事,一件文韬一件武略,都算得上大胜。
  可惜的是,张扬想象当中,众人纷纷鼓掌的情景并没有出现,这让他不由有一些失落。
  不过坐在张扬身后的法正却比较激动,手下奋笔疾书个不停,深怕错过一句话,这对于年纪不大的他来说,确实算得上一个大场面。
  张扬低沉的语调再次在大堂上响起,“常言道:打天下易,治天下难,可这话在本将的眼中却是胡言乱语,将士们抛头颅洒热血才得来这许多疆土,谁
  要敢说一句容易,本将摘了他的脑袋。”
  “当然,文治武功缺一不可,诸位的功劳本将也记在心中,若非诸位的辛劳,何谈这并州的兴兴向荣?”
  “关中的移民暂且不说,若是没有诸位,不知并州有多少百姓会流离失所,有多少黎民会困饿而死,本将不说虚言,这些便是各位实实在在的功绩。”
  “方才我谢诸位是因为诸位助我,这次我再次拜谢诸位,却是为了这并州黎庶和关中移民,诸位活人无数,当受我一礼。”
  说罢,张扬再次躬身,这一次却比刚才那次真诚不少。
  在座众人的脸上也多了一丝动容,这次可不只只是肯定他们的功绩,而是替他们扬名,若是张扬日后能够夺取这天下,今天这一幕,将使他们在青史之
  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而这其中的韵味却足够品味好久,张扬这一番话,足以证明他真的将百姓放在了心中,而不是一个穷兵黩武之人,如此主公,才值得众人追随,不是吗
  ?当然,更多得还是体现了张扬的礼贤下士,明主的标配嘛。
  田丰长叹一声,今天这番话传扬出去,张扬在并州的声望将无人可及。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