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小说>书库>历史军事>汉逆之吕布新传> 第1267章:如无温王,不知几人称帝?

第1267章:如无温王,不知几人称帝?

  (正文)
  “天子闯下如此大祸,你们说,该如何善后呀?”永安宫中,正殿之内,高踞上首的太后唐姬长叹一声儿,徐徐问道。她满脸凝重,看上去仿佛老了二十年一般。长乐公主刘明端坐在太后侧后方,抬起双眼,定定地望着望着眼前的五位元老重臣,脸上一半儿是悲戚,一半儿是惶恐。她最明了眼前的局势,稍有不慎,便会引火烧身,以至于身死族灭,潦倒此生。
  殿下,五位元老重臣分列左右,一个个都眉头紧锁,许久不发一言。中书令贾诩是温王吕布的心腹,一向称文和兄而不名的。尚书令皇甫嵩宦海浮沉多年,经过了多少是是非非,一向事不关己高高挂起。门下侍中马日磾性情暴躁,正色立朝,吃亏多了,心气儿也淡了。
  鲁国公蔡邕和曹国公康曼提两人都是天子的师傅,一个满腹经纶,一个见识广博,当年都曾经手把手教过天子。只不过天子成年之后,身旁围拢了一拨儿热血沸腾的年轻儒生,每日里高谈阔论中兴汉室。蔡邕和康曼提多次劝谏,天子不听,师生之间的关系才逐渐淡了。
  康茉莉意图谋反,并且已有实迹,与本朝的律法而言,是诛九族的大逆之罪。好在康茉莉育有一子吕逸,是温王吕布的第三子,康曼提又是本朝三个万户侯之一,朝廷投鼠忌器,只好以暴病身亡遮人耳目。康茉莉葬礼一毕,康曼提立刻下令封闭府门,从此闭门不出了。
  时光飞逝,一转眼,十几年就过去了,其间沧海桑田,世事变幻。朝廷大封功臣之时,追论蔡邕和康曼提的功劳,封蔡邕为鲁国公,康曼提为曹国公,与赵国公贾诩、燕国公侯成、代国公皇甫嵩、郑国公郑玄一起,成为本朝在世的六大国公之一。只不过贾诩、侯成是一等公,皇甫嵩、郑玄是二等公,蔡邕和康曼提是三等公。即便如此,康曼提心中也感激不已了。
  得封曹国公之后,虽然头上只有一个正一品的文散官开府仪同三司,可是朝廷每有大事,总要先行召见,询问意见。如此一来,康曼提的府邸之前,从门可罗雀又变得车水马龙了。康曼提一生经过了多少大风大浪,自是心知肚明。从此看淡了一切,再也不强行出头争先了。
  这一次是太后宣召,康曼提不得不来,他和鲁国公蔡邕一道儿进宫,路上早就商量好了。此次入宫,绝不能先开口,一定要好生憋一憋建安天子和他左右的那些年轻儒生们。“曹国公,还是你见机,早早儿就闭门谢客了。我门下弟子数千人,这一次也有数十人掺和进来了,如今搞得我灰头土脸,里外不是人呀!”蔡邕唏嘘道。“无妨,疾风知劲草,板荡识忠臣嘛。”康曼提微笑着答道。“我说老蔡呀,这一次,你可不能再去温王面前求情喽!不是时候呀。”
  此时此刻,五位元老重臣满脸愁容,默不作声儿,一个个都在心里想着措置办法儿。
  “马侍中,你先说说吧。”眼看五个人都像锯嘴葫芦一般噤口不言,没奈何,唐太后只得点名儿了。早些时候儿,在大朝之上,马日磾正色立朝,将建安天子怼了回去,他的表现可圈可点。再者说来,马老头儿又是拥汉派的领袖,他先表态,也好给如何措置定个调儿。
  “既然太后相询,老臣就直言不讳了!”马老头儿果然是正色立朝的大儒,立刻就当仁不让了。他先整肃衣冠,向太后深施一礼,这才清清嗓子,缓缓开口了。“今日早朝之上,天子亲言亲政,实在是荒谬之至!温王无奈,只得声明退归藩邸,对他来说,这是不公!”
  “温王一生南征北战,东挡西杀,赈济流亡,抚慰百姓,举贤任能,调和朝野世家,这才得以芟夷大难,一统天下。可以说,天下若是没有温王,不知有几人称王,几人称帝?将温王的丰功伟绩一笔抹杀,天下必将大乱!天子荒唐,出此下策,实在是荒谬之至荒谬之至!”
  ((百度搜索:全/本/书/屋/看更多好看的免费全本小说和txt下载))
  马日磾的这一番话,说得掷地有声,听得在座众人纷纷点头。噫!这马老头儿不愧是主掌封驳的门下省长官,这几句话说得大义凛然,漂亮极了!尤其“天下若是没有温王,不知有几人称王,几人称帝?”必将成为警句传扬天下,以至洛阳纸贵。这一番话,也给此次政潮定下了一个调子,那就是,无论如何,温王是大汉的忠臣、能臣、干臣,是绝对反不得的!
  说明白了“温王反不得”,马老头儿清清嗓子,再次为建安天子开脱。“如今,朝野之间谣言四起,说什么温王要做天子,笑话儿!温王曾言:‘天子仍是天子,吕布仍是汉臣。’此话言犹在耳,温王又如何会做天子呢?以后的政局,大约还是‘天子仍是天子,吕布仍是汉臣。’当然了,天子总是要亲政的,然则,何时亲政为好呢?老臣以为,至少要二十年!”
  这一番话,开脱了建安天子,按照马老头儿的话风,温王没毛病,建安天子也是好的。既然天子和温王都是好的,那么,为什么闹出了这一场大风波大政潮呢?“既然温王和天子都没毛病,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儿哪里出了出了毛病呢?我看,事情就坏在天子身边儿的那些年轻儒生身上!治大国如烹小鲜,靠的是日积月累的威望和火候儿!不是天子的权威!”
  说到这里,马老头儿以掌击案了。“方才,老臣入宫之前,听闻太后发出中旨,将天子身边儿的近臣尽数逮捕,交付有司,甄别是否有谋逆之举。老臣深感佩服,有太后在,则大汉无忧矣!有太后在,则天子圣学日进矣!老臣斗胆,恳请太后交付廷议,天子读书二十年!”
  说道这里,马日磾整肃衣冠,向着唐太后行了三拜九叩的大礼,众人只得随同行礼如仪。
  “马侍中的话,方才你们都听见了吧?有什么意见,都敞开来说吧。”一番忙乱之后,唐太后再次开口了。“马侍中老成谋国,所言都在紧关节要的地方儿。可是,这么大的风潮儿,光是天子闭门读书,还远远不够。目前最重要的,便是安抚温王和禁军将士们,迟则生变,还有,洛阳城中的小民百姓们议论纷纷,将这件事儿当笑话儿来看,实在有损天子声誉。”一看形势如此,一向保持中立的尚书令皇甫嵩也不得不开口表明态度了,仍然是提出建议。
  “赵国公,你意下如何呀?”唐太后一听,不由得暗暗夸赞,真是正逢瞌睡来了个枕头儿,如今,我方的条件已经开出来了,就看温王那一边如何就地还钱了。“太后,依老臣之见,此时,温王未必会放在心上。只是此事所关甚大,朝廷不能不有所表示,否则,天下物议沸腾,气势汹汹,刚刚平定的益州、荆州、扬州难保不会出什么乱子。”贾诩微微一笑道。
  贾诩说得没错,兵权、财权、用人权都在温王手里,温王自然不会放在心上。益州、荆州、扬州刚刚规复,难保没有心怀不满之人,若是趁机作乱,那就出了大问题了!可是,朝廷究竟该如何表示呢?一时之间,在座众人不由得都面面相觑了,这次该当如何措置才好?
  “朝廷用人,无非高官厚禄,以示尊崇之意尔!此番风波,温王颜面扫地,闹得灰头土脸,这一点,朝廷不能不妥为考虑。”望着在座众人,贾诩不得不据实相告了。“哦!”“善!”“对头儿!”一听文和兄此言,在座众人立刻就恍然大悟了。有了需求,这事儿就好办多了!
  “朝廷尊崇老臣,无非是加官进爵,昭告天下而已!依我之见,首先要声明,温王终生监国,天子不再亲政,此其一也!其二,温王是郡王,是否要升上一级,升做亲王。其三,温王的次子吕征,战功赫赫,朝廷是不是该有所表示?比如,封上一个郡王如何?其三,是不是考虑加九锡?即便是加过了也无妨,再加一次好了!”一向淡然的曹国公康曼提开口了。
  “曹国公此议甚善!老臣附议!”一看火候儿到了,一旁的鲁国公蔡邕打蛇随棍上,立刻就表示赞同了。“天子莽撞,这一次风波如此之大,非如此,不能消弭祸乱。老臣附议!”代国公皇甫嵩一一拍案几道。“赵国公,于意云何?”一看有三个人表示同意了,唐太后抬眼望向贾诩。“臣,遵旨!天子少不得要下一封罪己诏。”贾诩整肃衣冠,尘扬舞蹈拜倒。
  “这没什么大不了的,错了,就要承认,即便身为天子,也必须守规矩。”唐太后转眼望向蔡邕。“鲁国公,你是天下大儒,这一篇罪己诏,就由你捉刀吧。”“诺!老臣遵命!”蔡邕拱手道。“太后,天子跪了两个时辰了,还请太后传旨唤他回来吧。”贾诩苦笑道。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