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小说>书库>历史军事>三国第一强兵> 三一三章 迎而战之

三一三章 迎而战之

  乐平。
  中军帐内充斥着紧张的气氛,无论是主帅曹操,还是桀骜不驯的武将们,又或自视甚高的幕僚们,脸上的神情都异常凝重。
  敌人,大伙遇得多了,但能给人带来这种如泰山压顶般的压力的,却只有一个!
  “来的好快!出动了多少兵马,先锋何人?”曹操的语气很平静,从提兵北上的一刻开始,对这一天,他就已经有了准备。他只是没想到,王羽先前不动如山,让人难知端的,一发动起来,竟是这般快法!
  灵县与乐平之间,有漯水相连,地势平坦,大军行进起来相当便利,王羽进兵速度快,算不得什么意外。
  不过,最外围的斥候,是在博平一带发现青州军,并立即返程回报的。可等博平的消息传到中军,聊城的消息也到了,除了时间地点之外,两处的消息并无二致。由此可见,青州的行动是何等之快,来势是何等凶猛。
  势在必得,孤注一掷的强攻么?平静的语气下,曹操的心里却一点都不平静。
  “前锋是大将太史慈!除了青州众将的旗号外,还有幽州田楷的旗号,兵马近两万!”
  在河北的青州军只有徐晃的催锋营,兵甲虽利,但人数毕竟不多,孤军而来的话,声势就弱了。田楷的平原军经过了扩充之后,兵马已经超过两万,如果整军来袭,敌军的兵马可能会超过三万。
  现在看起来田楷应该是留了一部分兵力防御冀州军,在清渊一带与馆陶的高览对峙。不过,幽州临时扩充的步卒,多些少些都无所谓,他们顶多就是摇旗呐喊的,真正的战力,是青州的精锐。
  “太史慈么?王鹏举何德何能,麾下良将如此之多也!”曹操由衷的感叹道。
  他麾下的良将也不少,同族的兄弟们且不去说,慕名投效的乐进、李典、史涣等人,都是上将之才。但由于他一直都是亲自指挥大军征战,所以麾下众将很少得到独当一面的机会,纵有,也是留守、虚张旗号之类的任务,看不出真实本领,显得没什么特色。
  反观王羽麾下的五大上将,各有其特点。于禁擅长练兵,打起防御战来,就连徐荣那样的手段,都难以攻破;徐晃擅攻,把握战机和攻坚的能力极强,配合以兵甲,让他一手打造出了锋锐无双的催锋营。
  黄忠擅射,在阳人之战时,跟在王羽身边,一箭断旗,威凌三军,一时无两。现在镇守奉高,独当一面,还没有新的战绩传出,但却也没人敢小觑了这支仅有三千人的部队。
  太史慈更不用说,这位勇冠三军的猛将用兵,深合不动则已,动若雷霆的兵法之旨,在都昌城的突袭战中,其果敢勇决,一展无遗。用之独当一面可能有些危险,但以之为前锋,为大军斩将夺旗,却是万夫莫当之人。
  最晚,也是年轻的一个,则是在界桥之战前加入的赵云。
  尽管曹操一直紧密关注着青州的动态,但赵云还是让他觉得高深莫测。年纪比王羽略长一两岁,平时话不多,显得有些老成,但这都不会是王羽委以重任的原因。
  刚一加入,就成了白马义从,也就是未来的青州轻骑部队的主将,这种待遇,可是其他四员大将都未曾享受过的。太史慈初入青州的时候,也当过一阵子主将,可是,他只是领兵作战,而赵云却是全权委任,从招募,到练兵、再到指挥作战,全都由他一言而决!
  与徐晃、于禁的部队一样,未来的青州轻骑,将会被打上极深的个人烙印,将会与赵云这个名字绑在一起!
  曹操相信,这样的重视,肯定不是无缘无故的。
  只是赵云为人太低调,在青州待了没多久,又被王羽派遣回了常山募兵,曹操始终没能得到有价值的情报。
  倒是徐州那边传来的一个不起眼的传言引起了他的注意。
  作为和戏志才斗得旗鼓相当的对手,徐庶也引起了曹操注意,并着力收集相关的情报。徐庶在家乡也是风云人物,眼下颍川是曹操的势力范围,收集情报自然轻而易举,很快,有关于徐庶的性格、事迹、师承、生活习惯等信息就摆在了曹操的案头。
  徐庶原来是个游侠,没正经读过几天书,但认识他的人都说,其人多智擅谋,在平时的处事中就能看得出。更形象的体现是,他的棋艺极高。
  颍川是群英荟萃的地方,琴棋书画,也是儒士们颇为推崇,并热衷的技艺,此地的棋手,自然高手如云。
  而徐庶在颍川却是所向披靡,除了初学期间输过几盘之外,就再没有他输棋的记录了!
  围棋只是小道,本不足引起曹操的注意,可问题是,徐庶的对手们,无一例外的都说,徐庶的棋力未必登峰造极,但每每会在中盘奇兵突出,一个应对不及,就算是国手,照样会着他道。
  而徐州的消息,是刺史府中传来的,说是陶谦与徐庶对弈,大儒郑玄作陪,连输三盘后,二老都极力推崇徐庶的棋力。徐庶开始只是谦虚,说人上有人,陶谦哪里肯信,于是徐庶坦言道,就在前不久,他就连输了三盘棋,被人死死的给压制住了。
  陶谦大奇,连连追问,徐庶本来不想多说,后来禁不住陶谦的追问,苦笑着道出真相:赢他的人是太史慈!
  陶谦更疑惑了,太史慈的勇悍之名,已经遍传中原,毋庸置疑,但他还是个围棋高手这种事,却是听都没听过。郑玄也是青州人,对青州人物如数家珍,却也摇头不迭,徐庶已经很厉害了,能稳居他之上的棋手,肯定早就名动青州了,他不可能不知道。
  于是,徐庶详细解释了一番,原来太史慈是有备而来,为了找回场子,他还带了个帮手。
  观棋不语真君子,但太史慈来挑战,不是纯粹为了下棋,而是为了赌斗。他事先言明:三局两胜,徐庶要是赢了,以前的事就一笔勾销,他给徐庶斟茶道歉;若是他赢了,徐庶以后就得叫他大哥。
  既然是打赌,那就不用考虑规矩了,徐庶也乐得用这种方式解决与同僚的纠纷,加上对自己棋力的自信,于是欣然应允。
  太史慈的棋力倒也不弱,中盘之前,两人一直旗鼓相当。可是,等到徐庶出奇招的时候,异变陡生,那个帮手开始支招了。
  出奇制胜,一定是建立在以局部劣势换取局部优势的基础之上,只要能出乎敌人的预料,就能搅乱敌军阵脚,扩大局部优势,获取最终的胜利。
  不过,在行动初期,己方的阵容肯定也是破绽丛生。普通的对手会被犀利的攻势所吸引,看不到这些弱点;高明一些的对手,也会被施计的一方用其他方式迷惑,从而掩盖破绽所在;但世上总有那么些神人,不会轻易被表象所迷惑。
  徐庶以前也遇见过类似的对手,但总要经历一番你来我往的斗智,才能分出胜负,可当时那种情况,他也是闻所未闻。
  只要他露出破绽,不管用什么办法遮掩,都会被那帮手第一时间看破,并加以攻击。任他腾挪闪转,却怎么也迷惑不了对方。
  连输两盘后,本来胜负已分,没必要再下了,可是徐庶不服气,非要继续再下,而且换了个方式,从一开始就奇招迭出。
  这一次,他终于试出来了,对方看出棋路破绽,靠的不是棋艺,而是一种类似直觉的东西。在此人面前,他最好不要露出任何破绽,一板一眼的进行攻守战,这样才有希望赢,用奇招,只会自取其辱。
  只可惜,他意识到这一点太晚了些,最终还是让太史慈得了逞。
  徐庶对此也是不以为意,太史慈年纪本来就比他大,本领也高,叫声大哥也不吃亏,能趁机改善关系,更是大好事。
  让他在意的是,那位帮手,也就是新来的骑兵大将赵云的独特本领。
  说到这里,徐庶就没继续说了,而是将话题一带,扯到了他与太史慈和赵云结拜的事情上面。陶谦、郑玄也没再追问,稍一唏嘘,便转道恭喜了。
  只是个传闻,曹操也不会过于深究,但其中蕴含的可能性,却让他极是心惊。
  如果他猜的不错,青州五大上将的最后一人,很可能是最可怕的一个。此人现在不在青州军中,可越是这样,就越可怕!
  想到这样一个对手随时会出现在战场上,在第一时间发现自己的软肋,并且加以猛攻,曹操心里一阵冰寒,所以才有了这句感叹。
  他情由心生,但这话听在众将耳中却不是滋味了,这不是当面打脸吗?青州的是良将,自己这些人就是庸将不成?
  “主公,某愿率本部兵马为先锋,迎战太史慈,锉王羽的锐气!”
  “主公,某亦愿往!不能生擒太史慈,甘领军法!”
  “主公……”
  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休都有勇武之名,除了留守颍川的夏侯淳之外,当下都是昂然出列,愤然请命。其余众将也不甘落后,一时间,群情汹汹,因王羽威名而来的压抑气氛一扫而空,曹操的激将法当即建功。
  “诸位勇气可嘉,吾心盛慰。王羽来势汹汹,确得设法锉敌锋芒……”曹操的视线在众将身上缓缓扫过,最后停在了一个铁塔般黑大个身上,大笑道:“他有太史慈,吾有恶来,孰强孰弱,今天正好见个高下!”
  那黑汉大喜,抱拳应诺:“典韦定不负主公所托,必生擒太史慈,献于帐下!”
  “好!”曹操用力一挥手,喝道:“汝率亲卫五百先行,吾当集结大军,迎而战之!看是他青州将勇,还是我兖州兵精!”
  众将轰然应道:“愿随主公死战!”
  (未完待续)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