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小说>书库>历史军事>大唐之最强驸马> 第七百一十四章 往事越千年,纵虎归山!

第七百一十四章 往事越千年,纵虎归山!

  “你说曹孟德当年也曾遇上跟朕同样的情况?”
  李二陛下闻声大惑,惊奇地探问。
  程处弼道:“是的,陛下,曹孟德确实与您遇上了同样的情况。”
  对于魏武帝曹操,李二陛下有句非常经典的评价“临危制变,料敌设奇,一将之智有余,万乘之才不足”,如果不是对曹操非常之了解,又如何给出如此中肯的评价!
  “杀陈宫?杀孔融?杀祢衡?杀崔琰?杀荀彧......”
  “待魏种?待徐晃?待张辽?待关羽?待刘琮......”
  沉默几许,很快地李二陛下就从自己的脑海深处将自己熟知的魏武帝曹操的事迹在脑中过滤。
  然而魏武帝曹操一生征战,所杀之人何其多哉,所待之降将又何其多哉!
  一时半会之间,李二陛下也难以从中分辨出程处弼所指之人之事。
  “贤婿说的是杀祢衡还是待关羽?”
  思来想去,李二陛下最终决定选取两个最为经典的案列,向程处弼相询。
  杀祢衡,曹操是用得上一出好戏——借刀杀人。
  被祢衡三番两次的羞辱后,曹操自己不亲自杀他,而把他送给刘表,刘表也看破了曹操阴谋,也不肯背负杀害名士的罪名,把他再转送给了自己手下的大将黄祖。
  但黄祖可是个大老粗,兵痞子一个,哪里会管什么名士不名士的,一个不爽就把祢衡给砍了。
  待关羽就更为经典了,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又送宅院、又送美女、又送锦袍、又送宝马,还帮关羽请官加爵,待关羽要走,曹操也没阻拦,而是飞马传令、一路放行。
  当时,曹军多少将领还是校尉、中郎将之职,曹操宗室唯一一个封将军的是夏侯惇,连夏侯渊、曹仁、曹洪都没有封将军,曹操却给关羽请封了个偏将军。
  曹军又有多少大大小小的将领是在官渡之战或是评定河北之后才封侯的,而关羽在官渡之战之时,曹操又给关羽请了个汉寿亭侯。
  多少人,只看到了关羽不为功名利禄财色所惑、千里走单骑,对刘备的忠心耿耿、义薄云天,却看轻了曹操对关羽同样的敬重爱护、推心置腹。
  “回禀陛下,并非是杀祢衡和待关羽,而是另有其人。”
  虽然李二陛下说出的一杀一待两人都非常经典,但程处弼摇头拱手,继而朗声答道。
  “但这个人与关羽的关系匪浅,此人便是汉昭烈帝刘备!”
  “刘备?”
  李二陛下一听,龍眸顿时锋锐,寒芒乍起,言语之间,杀意尽起。
  “这么说贤婿的意思是让朕杀了高建武,不像曹孟德一般纵虎归山让刘备逃出了许都,养虎成患?”
  放跑了刘备,这是纵虎归山、养虎为患鲜明的教训,若是在刘备亡命奔走于许都之时,曹操就把刘备给砍了,哪里还有什么三分天下,早就一统天下了。
  而今天放虎归山这个成语的典故出处,便是曹操当年放跑了刘备。
  武将们一听,纷纷窃喜,这一路峰回路转、柳暗花明的,最终程处弼还是站在了他们这边,以刘备与曹操三分天下为警钟,暗示陛下,杀了高建武。
  “不,陛下!微臣并非是建言陛下杀了高建武。”
  程处弼再一昂声,否定了李二陛下的疑问,引经据典,以古为谈。
  “刘备都督朱灵、路招南下拦截击溃北上投奔袁绍的袁术后,站据下邳,将朱灵、路招遣还,杀徐州刺史车胄,而重占徐州,这是后来我们看到的结果。”
  “但事先,在吕布击败刘备后,刘备到许都来投奔曹操之时,曹操麾下在对待刘备的问题上,同样形成了两个派别。”
  “一者是主张杀刘备,其中的代表人物是曹操的心腹谋士程昱,程昱曾言“观刘备有雄才而甚得觽心,终不为人下,不如早图之”。”
  “这第二者,便是主张厚待刘备,其中的代表人物就是曹操本人,因为曹操当时拒绝程昱有一句话为“方今收英雄时也,杀一人而失天下之心,不可。””
  “再从后来以刘备为豫州牧,执掌一州之军政的事实来看,曹操显然是对刘备厚待了。”
  “这第一者就如同现在尉迟大人等为代表,主张杀害高建武;而第二者则如同以魏相为代表,主张厚待高建武。”
  “从长远的角度考虑,选择第一者为宜,正因为放了刘备,才有了后来的刘备复叛和三分天下。”
  “但从短期的角度来说,杀了刘备,不得人心,难以兼得天下英雄。”
  “同时,在曹操攻取徐州征伐吕布之时,同样也需要刘备这个昔日的徐州牧作为偏军与带路之人。”
  “若如贤婿这般所言,这问题岂不又回到了原点,高建武还是既不能杀又不能厚待,又陷入了两难的困境之中?”
  程处弼这番引经据典非但没有帮助李二陛下整理明白,反而让李二陛下感觉被程处弼这兜兜圈圈的,越整越糊涂。
  “是啊,程小子,你这话说得和个云里雾里似的,到底是杀还是厚待呀,你直接一句话说清楚呀,别和那些个啰里八嗦的腐儒似的,逼逼叨叨个没完!”
  尉迟恭这老货,不耐烦地掏了掏耳朵,接着李二陛下的话,打着哈欠抱怨道。
  “正因为这世上多你这黑厮这般,不学无术、学识浅薄之人,我东方文脉才难以发展!”
  虽然程处弼还是没有具体表明态度,但魏征这一派的文臣却听得非常入迷,愤然地对尉迟恭加以声讨,对程处弼则深以为然地谦和有礼。
  “贤侄,你且继续将来,我等愿洗耳恭听!” ..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