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小说>书库>历史军事>灭秦代汉> 第153章 荒改稻

第153章 荒改稻

  张政兴高采烈的带着大臣们参观他的御花园,走到一大片绿油油的秧苗前张政对大臣们说道:“解决我们大汉国的粮食问题,就靠它们了。”
  “这是什么作物?泡在水中还可以活着。”一些燕国本地的官员看着这块田地就感到奇怪,田地里都是水,成片的秧苗沟在水中,他们仔细的端详着这些秧苗,怎么看都不认识,总觉得在原先燕国的地方没有见过这种作物。
  “这里稻谷吧?”一些从楚国到跟随张政到这里的官员有点儿不敢肯定的问。看到这些秧苗官员们倒怀念起来稻米的味道。只可惜稻谷只有在靠南方的楚国等地有种植,赵往北方种植的很少,等到了燕赵这些地方,连种植的都没有,燕国本地的官员根本就没有看过稻谷是什么样子。
  “对,这是稻谷。”张政望着成片的稻苗,满满的都是希望。
  “可这稻谷是南方的作物,到了北方能生长吗?”有人懂得一些农业知识,所以更加不放心。
  “没问题。稻谷不仅能够在北方生长,而且总产量也不会低。”张政知道官员们的担心确实不是多余的,虽然在张政以前生活的年代东北大米代表了好品质。实际上稻谷的推广有一个从南到北的过程,直到后期有南方官员到这一带做官,才将稻谷引种过来。
  张政在蓟城种稻谷也是十分谨慎的,从占领蓟城后张政就命人找稻谷过来试种,已经收获了一季证明可行,张政才决定今年在汉国推广。
  “汉王,这稻谷的种植方法有问题?”人一多智慧就多,张政手下的大臣还真有种过地当过农民的,其中一个叫郭清的当即指出了张政的错误。
  听到郭清这么说,大臣们都看向了他。如今在汉国朝堂上指出汉王的错误不算什么,但你必须有事实为依据,大臣们都知道张政最讨厌那种上来就用大道理指责别人不对的人。
  郭清既然这样说了必然会说明这稻谷怎么种的不对了。果然郭清说道:“稻谷种下去会分蘖,一根秧苗会分成许多,所以这些稻谷种的太密集了,还要花费人力拔掉,既损失了种子,又浪费了人力。另外大王御花园中种植的稻谷虽然不少,但相对汉国来说却是太少。大王既然已经试种成功了稻谷,就应在全国推广,可现在秧苗已经长了这么高,现在再下种怕是已经误了农时,今年想大面积种植水稻已经不可能,浪费了一年的时间实为可惜。”
  大臣们听的连连点头,大王再英明也会百密一疏,利用稻谷解决汉国粮食问题要拖到明年了。
  “郭爱卿说的很有道理,句句都说到点子上了。不过有些事情还是可以变通的。”张政倒很欣赏这种官员,对农作物了解的很清楚,而且还敢于说话。
  “这稻谷已经种下了还怎么变通?”大臣们嘴上不说心里也在想:“大王是不是不想承认错误。”
  张政走过去拔起一根秧苗说道:“这稻谷种下去还可以拔起来吗。”
  大臣想这次大王真的要死硬到底了,“庄稼拔起来还有个活吗?”
  张政找了田地中的一个空隙将手中的秧苗插在了地上说道:“这是我为种植稻谷发明的新方法,叫做插秧。稻谷本身就有这个特性,他生长在水中,在秧苗长这么大的时候拔起来再插回去还能成活。所以在幼苗时期可以将它们种植的很密集。既便于管理,又节省了土地。等秧苗长的差不多了再拔起来分成一丛一丛的插回去,每丛之间都留下适当的距离,当稻谷开始分蘖时就不会太稠密了。我在御花园里种植的都是秧苗,拔出来扩散开去,够今年推广稻谷使用,一点儿也不会误了农时。”
  大臣们还是第一次知道种庄稼还有这种种法。张政为了证实自己说的没错,特意将管理这片农田的农夫叫了过来,让他向大家讲解。
  “汉王说的没错,从试种稻谷开始,我们就是按汉王所说的方法种的,稻谷的长势一直都很好,去年每亩地产下的稻谷就超过了谷子等农作物。而且是我们在汉国种出的稻谷磨成稻米吃起来更好吃。”管理农田的农夫证实了张政的话。
  “恭喜大王在汉国试种成功一种新作物。”有脑子灵活的知道张政对农业一向很重视。汉国能种稻谷了张政肯定会十分高兴。
  “大王即便是种出了稻谷也很难解决汉国的粮食问题。”郭清还在穷追猛打,看来这次真的想给张政留下深刻印象了。
  “说说你的想法。”张政很欣慰,大汉国还没有变成一言堂,不管对错官员们还是敢说话的。
  郭清说道:“大王培育出来稻谷虽然比其他作物产量高一点儿,可汉国现在的土地数量是有限的。如果增加稻谷的种植,就要减少其他作物的种植,所以实际增产的粮食不会太多。所以我认为光凭大王推广种植稻谷很难一下子解决粮食问题。”
  大臣们边听边在心里算计着。觉得还真是这个理,你把低产作物换成高产作物,增产也不会太多。要想多打粮食还得有更多的土地。那些带兵的将军们甚至已经开始想,要不要带兵抢点儿地盘给大王种粮食。
  “你说的很有道理,不过本王并没有打算减少其他作物种植的面积,我会将这些稻谷种到蓟城东面靠近大海的低洼地区。”张政心中对种植稻谷早已有了规划。
  “靠海的低洼地区怎么能长粮食?”大臣们的心中也满是疑问。蓟城这一带实际上是退海之地,用后世的话讲就是冲积平原,几条大河带来的泥沙在河口沉积了下来,陆地逐渐延伸,才有了蓟城周围这块土地,也正因为如此,越向东,土地的情况越恶劣,许多地方都是成片的水洼,一些露出水面的田地也都是满是白碱的盐碱地。这样的土地除了长几根荒草,根本长不了什么庄稼。
  “正因为如此,我们可以在这些地方进行‘荒改稻‘。”张政又给大臣们普及了一个新名词。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