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小说>书库>历史军事>系统逼我做皇帝> 第627章 皇帝的内帑:钱财不多,都是小钱!

第627章 皇帝的内帑:钱财不多,都是小钱!

  登基第二天,萧锐就从做皇帝的兴奋中清醒过来,该干什么干什么,毕竟要干的事太多。
  福州、赣州境内暴雨,很多地势低的地区已经被淹,没有农作物不怕水的,就算是水稻也得有个度。
  淮南、淮北、徐州等五州干旱,虽然还没有造成土地龟裂、赤地的现象,但对农作物也有较大影响。
  长江下游也有决堤的危险,因为上游祁江水量增大,势必会危害下游长江,一些急弯、河道淤泥的地势低的河段,就容易产生决堤。
  萧锐登基让大夏换了新主,但萧锐可没有那虎躯一震,让灾情退避三尺的能力,小冰河期多灾的情况还是屡屡发生。
  唯一庆幸的是,大夏从三四年前便把种粮和治灾作为朝廷最重要的两件事。
  种粮自然是新作物的普及,而治灾则是在可能发生灾情的地方修建工程,以往六部中,工部是最不受重视的,但是现在呢?萧锐最重视的就是工部和户部,两者并驾齐驱了。
  工部的责任重大,肩负着拯救百姓的使命。
  在容易发生干旱的地区和洪涝地区修建水库,扩展河道、湖泊,这样既能存住水,还能蓄洪。水泥已经研制成功,所以可以用在加固河堤上面,同时,一边清理河道,一边把容易决堤的下游地区百姓迁移走,多种方式同时治理。
  古人的经验已经证明,堵不如疏,宋应星非常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他充分根据地势,对抗灾情。
  酷热和寒冷的天气是人力难以改变的,但洪涝灾害,却能像大禹治水一样,战胜它们!
  如今,工部直属官员一千多人,分布于的大夏各州地,如果再加上各个工坊的人员更是海量,但这远远不够,萧锐绝不满足!
  如今,皇田集团和大夏银行都出现了,大夏中建公司还会远吗?
  所以萧锐登基的第二天,便下旨命令工部新增一司,名为中建司,专科学院毕业的学生多是寒门出身,任劳任怨、不怕辛苦,愿意干实事,可以挑选优秀的学生直接进入中箭司。
  中建司旗下,允许他们开设各分司,比如中建一司,中建二司等等,全面负责基建工程,此举直接弥补了工部的分工不明确的小问题,同时把责任分配到位了。
  为了表达对中建司的重视,中建司郎中可以直接上书内阁,虽然职位没有提高,但职权大大提升,并且直接被工部尚书宋应星负责,工部侍郎都不敢刁难。
  萧锐是皇帝,不可能所有事亲力亲为,幸好有一群会办事、愿意做事的官员,萧锐把思路和规划告诉他们,他们就能替萧锐完成。
  不过也有问题产生。
  中建司做的都是大事,自然花的钱也都是大钱,相应的朝廷的负担就会加大。
  百姓们虽然有新作物弥补五谷欠收的亏空,但朝廷也不能增加税收,从百姓身上压榨,所以朝廷就得自己想办法弄钱,没钱搞什么基建啊。
  如今户部还算充盈,灭掉齐国也得到了大量战利品,但小冰河期的时间会很长,这是一场长期的战斗,没有进钱只有出钱,那可不行。
  所以萧锐要亲手抓的是如何弄到钱。
  航海贸易再次重启,这一次共出动三十七艘大型海船,其次,促进经商也是重要的事。
  萧锐做皇帝的第二天,第二道旨意就是减轻商税。
  大夏以往的正税分为住税、过税两项。住税为坐商住卖之税,税率4%,过税为行商通过之税,税率3%,另外商税的涉及商品繁多,水产、五谷、竹木、书、纸、漆无不有税,正税之外,还有经制钱、总制钱、月桩钱、版帐钱等杂税,大大增加了商民负担。
  夏皇能用短短二十多年的时间就让大夏强盛起来,让户部有了钱,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对百姓减税、对商人加税,这样既稳定民心还能捞到钱。
  但商税较重,不利于商业的发展,萧锐十分明白这个道理,夏皇也明白,但有得必有失,权衡之后,必须做出选择。
  现在也是萧锐做出选择的时候了,他开始进行减税,住卖之税降为3%,行商通过之税降为2%,同时,零星物品和农具、书籍免税,竹木柴薪免抽分。同时刑部增加一部分律法,保护商人的自身利益等等。
  此举会让商人看到新皇登基后的政策变化,商人都是善于观察思变的群体,他们察觉到了朝廷对经商的重视,便会扩大经商规模。时间一长,商业会形成连锁反应,扩大制造业、手工业等生产,全面带动经济的繁华。
  所以看似商税是减少了,但国家的收入并不会减少太多,甚至可以提升。
  最起码,商业的繁华会带动大夏第一银行的迅猛发展,这也是朝廷的收入。
  说到钱,萧锐想到了自己的内帑。
  萧锐做太子时,詹事府内并无多少钱,都被他用掉了,萧锐现在说的内帑是皇帝的内帑,确切的说是陛下退位后,留给萧锐的内帑。
  前几日,陛下就要把内帑的权限全部交给萧锐,但当时正好有事忘记了,现在萧锐已经登基,继承了家业,自然也要继承家中的钱财。
  那么问题来了,陛下的内帑中到底有多少钱?
  这个问题立即勾起了萧锐伤心的回忆。
  他巡视州府查抄贪官搜刮的银子,大半进了陛下的口袋。航海贸易的纯利润,一半进了陛下的口袋。处理显赫官员得来的银子,也分给了陛下,再加上其他收入,陛下的内帑吞下了多少银子啊?
  而且这个内帑是貔貅,只进不出,战争有户部,推广新作物有萧锐硬抗,没见过陛下花什么大钱啊。
  所以萧锐上午处理政事,下午就去夏皇那里了。
  夏皇住在后宫的西北角的瑞祥宫,萧锐进入后宫后,发现各宫都很忙碌,都在收拾行囊,打包东西。
  萧锐做了皇帝,身为太上皇的夏皇自然不愿意住在宫中,他准备渡海去瀛州行宫生活,后宫的太妃娘娘们自然也要跟随。
  来到瑞祥宫,夏皇正在看书。
  “儿臣拜见父皇!”萧锐恭敬道。
  夏皇放下手,拍了拍身边的座椅,笑道:“坐吧!做皇帝的感觉怎么样?”
  萧锐认真想了想,“没啥特别感觉,和以前监国一样!就是感觉肩上担子重了!”
  “说得好!记住这种感觉,千万别忘了。当你忘了这种担子的重量,反而热衷于权力的掌控和生杀大权在握的权欲时,那就代表要出事了。为父后日便要启程去瀛州了,以后的事,只能靠你自己了。”夏皇由衷道。
  萧锐问道:“不是说多住一段日子吗?瀛州晚去也无大碍,那里的行宫才刚刚修葺完毕。”
  夏皇摇摇头,说:“不耽搁了,朕想出去走走,去海外看看!”
  虽是这么说,但萧锐明白,陛下是为了避嫌,所以想尽快去瀛州。
  萧锐能做皇帝,系统的帮助占五成,其中四成是夏皇,能拥有这样一位父皇,是大夏的荣幸,是萧锐的荣幸。
  “父皇,你若在瀛州住着无聊,经常回来看看。”萧锐说道。
  夏皇笑道:“当然了,我想孙儿和孙女了,就会坐船回来的。哦对了,萧峰的孩子我带去瀛州了。”
  萧锐点点头,萧峰被贬为庶人,带着曹婉不知去向。夏皇现在有了时间,又看孙儿可怜,带去瀛州正合适。
  这时,话题转移到正事上面。
  “父皇,儿臣来找你,是为了内帑一事。”萧锐说明来意。
  夏皇道:“让海伴伴陪你去吧,正好给你说明一下情况,顺便把内帑移交给你。朕励精图治,给你攒了点家产,别乱花哦!”
  萧锐一听,眼前一亮。
  陛下亲口承认攒了点家产,这一点是多少?
  萧锐连忙催促海大富去内帑宝库,准备见见世面。
  来到内帑宝库,这里被严密的禁军里三层外三层保护着,并且有着三道闸门,除了陛下之外,其他人想进去,必须有陛下的手谕。
  “海公公,里面到底有多少钱?”萧锐忍不住道。
  海大富取来账目,然后翻找到总账目,然后恭敬道:“回禀陛下,内帑现有黄金二百二十余万两,白银二亿三千三百五十万两,珍宝若干,具体明细都在账目,奴婢就不细禀。钱财不多,还请陛下过目!”
  说完这句话,海大富顿感胸腔通透。
  尼玛,装逼的感觉真舒服!钱财不多,都是小钱!
  萧锐则瞪大了双眼,震惊道:“多少钱?”
  一两黄金能换十两白银,所以折合成白银,那就是二亿六千万两白银,还不算其他的珍惜珍宝!萧锐接过账目简单翻了翻,好家伙,珍宝无数,换作成白银又是一笔巨资。
  “嗯...真是不多,得勤俭一些。”萧锐立即恢复了平静,也吹了一把。
  其实真不多,一个和珅都贪了几亿两白银,陛下攒了二十七年的小金库,真心不多。
  话说回来,要不降临和珅,让他替自己养鱼收钱?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