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小说>书库>历史军事>擎宋> 第324章:被弹劾并不是一件坏事

第324章:被弹劾并不是一件坏事

  知县们为什么会畏惧顶头上司的知府?其实知县们畏惧的不是知府本人,而是这位顶头上司手中对治下官中的课考大权,地方官三年一任,考语决定了知县们的前途命运,特别是大宋这个严重冗官的朝代,候补实缺的官员多如牛毛,上级考语上只要稍有不佳,就等着收拾铺盖卷回家种地去罢。
  然而做为异数的乐大人需要在意王府尊中的考语么?当然不需要在意,乐大人要政绩有政绩,要功劳有功劳,在官家面前都是挂得上号的人物,就算他王汉之给一百个、一千个差评,也丝毫影响不到乐大人的前程。
  再退一步来说,乐大人还有嘉王殿下,还有摹仿官家笔迹伪造圣旨的梁师成可以当做靠山,人家乐大人朝中有人,鸟也不鸟你王汉之。
  脸上的怒意散去,乐大人开始思量怎么报复这王府尊与胡员外,又意识到被弹劾也并不是一件什么坏事,甚至对于自己来色对是一件大好事。
  之前乐天的杭州湾大捷,还有后来的缉查出两千料铜锭,朝廷未曾给予奖赏,让王府尊得出一个错误的结论,蔡京刻意压制着乐天,故而朝廷才没做出对乐大人的奖赏。再者说西北边军年年与西夏打仗,特别这十几年几乎年年都打胜仗,乐大人的那点功绩在杭州算是功绩,然而与西军的战绩相比如同小孩子过家家闹着玩一般,根本上得不台面,更是让王府尊坚定了自己的结论。
  然而,时间差与二人开了一个大大的玩笑,一个时间差让王汉之与胡员外打出了一手臭牌,此刻的王府尊与胡员外急的如同热锅上的蚂蚁,要怪就怪二人的消息不够灵通,才写了两本奏疏来弹劾乐天,事实上不是二人的消息不够灵通,而是乐天封锁了出海围剿海匪的消息。
  乐大人不止是剿了匪,还向朝廷缴了钱啊,何况大宋自开国起朝廷就缺钱!
  未过几日,杭州城茶馆瓦肆里开始有人议论,从杭州湾大捷到钱塘江缉私,再到根除嵊泗匪患,乐大人可谓功劳赫赫,然而朝廷至今为何迟迟不封赏乐大人?
  要知道乐大人绝了嵊泗匪患,受益的可是整个杭州府,没了匪患意味着商船可以出海,意味着百姓有工可做,杭州府不再是以前萧瑟的模样,一切相干行业再次恢复了原本朝气蓬勃,整个杭州地界的士绅商贾百姓都对乐大人带着谢意。
  初起只是百姓们在窃窃私语,渐渐的街头巷尾议论这件事的人多了起来,为乐大人鸣不平的呼声也越来越大。
  以前乐大人在钱塘与余杭交界处设卡收税,如今也悄然撤了下去。要说以前余杭百姓对乐大人还是有几分怨念的,但这怨念随着税卡的撤去也烟消云散,谁不知道乐大人是杭州府的大功臣,况且当初设卡收税也是不得己而为之,若不是胡员外鼓|动钱塘商贾迁居,乐大人也不会出此下策,使得不少余杭百姓将这怨念都记恨在了胡员外的身上。
  又过了两日,又有一个消息再次在杭州府散播出来,乐知县立功不赏,皆因杭州知府王府尊与余杭县的胡员外一干人上疏朝廷,告了乐大人的黑状。
  古时交通不便,从汴梁到杭州抄近路走也有一千几百里,朝廷的消息怎么能这么快传到杭州,当然少不了乐某人的推波助澜。
  杭州百姓人人皆知,乐大人率领将士在前方豁出性命浴血杀敌,王府尊与胡员外等人却在背后捅乐大人的刀子,士可忍孰不可忍,当夜不知是些什么人将臭鸡蛋、烂菜叶一股脑的扔在杭州府衙、余杭县胡员外等人家的大门上。
  一连数日皆是如此,这还是文明的,有些心理阴暗或是行事偏激的,将便溺的黄白之物也副带送了上来,一时之间杭州府衙、胡员外等人家的宅院门前,如同垃圾堆一般,大老远就听到了苍蝇的嗡嗡声。
  无奈之下,杭州府衙与胡员外等一干人不得不让差伇、家丁日夜守在门前,免得再有人以各种排泄物袭之。
  真正躺枪是蔡京,丧子之痛让蔡京每当听到乐天这个名字心中便生出一股恨意。但若在平时蔡京很是乐见弹劾乐天的奏本,甚至可以说是多多益善,可是现在这个节骨眼上,真的是让人无话可说了。
  在朝廷诸公心中,大约有这么几个看法,乐大人在杭州湾外为了朝廷经济命脉与海匪拼命,后院却起了火,杭州知府连同非钱塘士绅联名参劾乐天,怎么看怎么像是在乐大人的背后扎刀子的小人,特别那弹劾乐大人的士绅并不是钱塘籍的,动机就更令人觉得可疑了。
  又有人想,官场上玩阴谋手段太正常不过了,但也要看下时候,哪怕是为人所不耻如落井下石般的报复,也算是在正常人思维智商之内的,但乐大人此时刚刚立下新功劳,而且前面两个功劳还未曾奖赏,此时上疏弹劾,莫不是智商真的出了问题。
  最后所有议论的矛头都指向了百官之首的蔡京,私下里议论蔡相公私心过重,谁不知道王汉之是蔡京一手提拨的,崇宁年间任礼部侍郎再到外放地方,甚至近来有谋求两浙路封疆大吏之意,哪个不是经蔡京的授意;那中奉大夫胡师文更是蔡京的党羽,那两封奏疏就是他抛出来的。便是蔡京辩解这奏疏不是自己指使写的,又会有谁相信呢。
  不少人暗中开始议论蔡京了,若不是年老昏聩怎么能弄出这么几封奏章欺辱功臣。蔡相公三次为相欺负了不少人,连张商英那样的宰辅也不是被其扳了下来,还有那陈瓘现在还被流放在鸟不拉屎的地方,但这一次的举措明显过于难看愚蠢了,这点除了让人觉得嘲笑与鄙视外,更让人确定蔡相公真的老了。
  郑居中与王黼二人暗中更是加紧了串连,千方百计要将蔡京从相位上拉下来,最大的理由就是蔡京老了。但又知道现下蔡京虽然出了些错误,但圣眷正隆,而且十一月十八日就是茂德帝姬下嫁蔡京五子蔡鞗的日子,在这之前官家绝对要给蔡京些面子的,若不然仅王寀一案,就足以让蔡京从相公位上跌下来。
  西军年年与西夏打仗;北边辽国进有军士越界抢掠,美名其曰打草谷;南边诸多少数|民族部落时常闹闹哗变什么的,总是消停不了,朝廷每天都有军国大事要处置,说实话几个地方上的官员相互攻讦指责弹劾还真不算什么事。
  但乐天可以说是年少幸进,现下更是年少得志,而且还是大宋词坛领军人物,当初得了圣眷被赐为特奏名进士,又与蔡鋆起了冲突被下了大理寺诏狱,又是蔡京使了手段将乐天贬到钱塘放在自己儿子手下受气,因为蔡鋆之死,乐天又蹲了冤狱,可是说乐大人现在身上充斥着各种光环与明显效应,不得备受朝廷衮衮诸公注目。
  此刻这两封奏疏在官场上被当做趣闻笑话传来传去,更是传入到了无衔御使太学生的耳中,于是乎又有一种汹汹舆情在汴梁城中传扬开来。关于种种非议,使得蔡京越发的感到难受,回想自从遇到乐天以来,自己似乎是一个劲的走背运,六子蔡鋆没了,自己的官运也是渐渐在走下坡路,颇有几分盛极而衰的味道。
  最主要的是朝臣中口中不说心里对自己的嘲意,还有老对手郑居中与王黼二每当上朝,望着自己,眼中那窃喜的笑意。这些,都在时刻打击着古稀之年的蔡京。
  主要是乐大人现下有功在身,甚至在官家眼中看来,都将觉得亏欠乐天,视乐天为弱势,虽表面上未曾言语,但善于揣测上意的蔡京,心中知道官家对自己愈发的不满了。
  几日间,蔡京的腰似乎更弯了一些。
  杭州府这边,一封钱塘县的帖子下到了胡员外家中,看到帖子上的大名胡家下人不敢托大,立时送到胡员外手中。
  胡员外一看帖子上的名号,眼中立时泛出惊色,这帖子竟然是乐大人命人递来的,说是有事邀自己相商。帖子上没有说明是什么事,但重点却在一个“邀”字,自己寻人联名上疏弹劾乐大人,乐大人怎么能不记恨自己,可谓是宴无好宴聚无好聚。
  胡员外更知道乐大人绝不是好相与的人,甚至用心胸狭隘来形容也不为过。所以胡员外拒绝的很干脆,乐大人是钱塘县的县尊,胡某是余杭县的百姓,二者没有任何瓜葛,所以回复的就是两字“不去”!
  不去?听到差伇回话,乐大人笑了起来,又写了封帖子命几个差伇送了去。
  不要忘记了,乐大人的头衔除了钱塘知县外还有一个同知杭州通判的虚衔,这个虚衔除了好听没有什么作用,人家杭州府衙是有署理通判的。这虚衔除了好听外,并非一无是处,至少可以拿这个虚衔来充充门面吓唬人。
  这一次乐大人是以同知杭州通判的身份来邀胡员外一叙的,那几个差伇更是凶恶,言称胡员外不去,便将其绑了去。与钱塘县几个差伇虚以委蛇之际,胡员外着人去余杭县衙搬救兵,同时又着人去杭州府衙搬王府尊的救兵。
  鉴于乐大人的声名与威势,那余杭县的知县也是做起了缩头乌龟,谁让乐大人的品阶比他高,还顶着同知通判的虚衔,惹不起啊惹不起!
  再说杭州府衙门前臭气熏天,王府尊倒是有心相助,但手下没有一个差伇敢去当救兵,有几个快伇被乐大人拉去当炮灰,杭州湾剿匪的前车之鉴在那里,就是王府尊许了好处谁敢出这个头,惹得王府尊仰天叹息。做知府做到这个程度,失败啊失败!
  久久不见援兵到来,在几个差伇的催促之下,无奈的胡员外只好跟着几个差伇去钱塘县衙走上一趟。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