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小说>书库>历史军事>如意事> 如意事 第607节

如意事 第607节

  二人商谈政事,无分大小,从来不曾避开过她。
  这大半年的光景之下,她听了许多,看了许多,也写了许多,学了许多。
  渐渐地,便也会试着发表一些自己的拙见。
  她未曾有一日真正闲下来过,正如远在朵甘之地的吴恙。
  他们都在往前走着,学着,磨砺着。
  一轮金色秋阳渐渐西坠,天边晚霞金红交错着,分外浓烈。
  昭真帝和东阳王在庭院中闲步走着,透过大开着的窗棂可见书房中的少女端坐于书案之后,手中执笔神态专注。
  昭真帝眼中含着笑意,仿佛由此看到了极远的日后景象。
  绯丽霞光浮动着,似有仙人挥墨,大笔勾勒出了一幅万里江山图。
  “走吧,喝酒去!”东阳王笑着说道。
  ……
  秋雨之后,许明意束起长发,换上了男子衣袍,跃上马背,带着明时,秦五和阿珠出了趟京城。
  一路经过县镇小城,走走又停停,或走访于民居街铺间,或于田垄间同农户询问田收之事,又或是去当地私塾中旁听半日。
  若想做到真正心中有物,不单要听,更少不得亲眼去看。
  这一日,雨后天霁,算上一算出门已有月余,想着再有半月便是祖父寿辰,姐弟二人便踏上了返程。
  路过云瑶书院之际,许明意去书院中见了蔡锦。
  书院山长是她生母挚友,很是热情地邀她留住了两日。
  两日后的清晨,动身回城,于午时前后回到了家中。
  “姑娘,您刚走没几日,小七便送来了这份书信,说是自朵甘传来的!”
  许明意沐浴更衣罢,披着半湿的发刚在梳妆桌前坐下,阿葵便将一封信笺捧到了她面前。
  朵甘?
  她接过,忙拆开了来看。
  出现在视线中的是极熟悉的字迹。
  上一次她收到吴恙的信,已是三个月之前的事情了。
  自他远赴朵甘以来,大大小小的战事也已有十余次,胜多输少,而此番则是拿回了此前被异族占下的两座城池!
  此乃大捷。
  之前她和明时在外面时也隐隐听到了这个消息,只是不知真假。
  方才回到家中,她见了祖父,同一句话便是印证此事,从祖父那里得来了肯定的答案,她不由大舒了一口气。
  此时看信时的心情,便也是轻松的。
  吴恙在信上说了许多,皆是好消息。
  他夸赞了屡屡立功的聂家父子——当初,聂家父子寻到祖父面前,求了祖父出面举荐,想要追随皇太子一同前往朵甘。
  除了聂家父子之外,信上还破例夸赞了天目一番。
  刺探敌情、把风巡逻、偷袭敌方将领,皆是一把好手。
  许明意看得弯起嘴角。
  片刻后,笑意却又渐渐淡去。
  信上都是好消息,或是逗趣之事。
  仔细想来,吴恙送回的信中,从未与她提到过半字不顺与艰难之处,那些打了败仗的消息她也是从别处听来的。
  甚至在四五月前,他还曾经历了一场生死之险,据送回朝中的急报中可知,太子一度被围困在了深山之中多日,援军赶到之后于山中搜寻了七八日,也未能寻到其踪迹。
  生不见人,死不见尸。
  朝中为此慌乱不已。
  迟迟等不来消息,她已经收拾了行李打算赶往朵甘。
  却在出城三日后,被秦五叔追了回来,秦五叔是带着消息来的——朵甘传回军报,太子殿下平安无事,先前之事不过只是诱敌的计谋而已。因是临时定下的密计,知情者甚少,方才传回了有误的消息。
  她听得大喜,这才跟着秦五叔回了家。
  可之后冷静下来细想了想,对这所谓“诱敌”之说却是半信半疑——当真如此吗?还是拿来稳定军心和朝堂,想叫她安心的说法?
  对她,他总是报喜不报忧。
  初至朵甘时,为鼓舞士气,他曾多番亲自领兵迎敌,难道当真不曾受过伤吗?
  且他身份特殊,抛开真正的战事不提,诸般刺杀手段定也没少经历。
  而他从来不与她说起这些,无论是手下士兵还是他自己。
  她知道,战事残酷而现实,讲求的便是一个“胜”字,唯有胜了,那些流血伤亡才被世人赋予真正的意义——
  好在,这次他们胜了。
  虽尚且未能将异族悉数拔除,但于当下而言,能拿回城池将异族驱逐出京便足够了。
  想来归期不会太远了。
  翌日,东阳王于早朝之上进言提议,此时应召太子班师回朝。
  乘胜追击也要分形势局面,朵甘之外,那些游族不战之时势力分散各处,且行踪不定,若想除尽非久战不可,且非但费时,更是耗力。
  而当下国库实在不算充裕,于军需粮草供应之上一直多有吃力之处。
  总而言之,此时不宜恋战。
  “臣以为东阳王所言极是。”解首辅出列,道:“今太子殿下既已将异族驱逐出我大庆之境,大挫异族气焰,料想至少可保数年安定。当下各处正是休养生息之际,日后待看具体情势而为也不迟。”
  且抛开国力不提,太子身为储君,其安危亦关乎社稷安稳——须知如今还有太子已经战死的谣言在各处流传着。
  唯有太子平安凯旋,这些谣言方能不攻自破。
  其他官员也紧跟着出言附和。
  昭真帝点了头。
  嗯,于公于私,是都该召那臭小子回来了。
  很快,召太子回京的旨意便被快马送出了京城。
  但许明意觉着,怕还是要等上一段时日。
  吴恙非是急功之人,于此形势之下,自不可能做得出一意孤行抗旨之事。但他纵然要回来,必然也要等到将一应之事悉数安排妥当之后。
  安抚边境民心,收拾战后残局,重建各处防守,这些都需要时间。
  依他的性子,必是要亲力亲为才能放心的。
  但她也不着急。
  虽然她真的很想早点见到他,但她更想看到他安安心心地踏上返程。
  她和他,虽是世间最心意相通之人,但他们从来都不只是属于对方,他们属于自己,而又准允自己属于着这方天下江河,众生万物。
  守好这片江山和百姓,是他们共同的心愿。
  于她而言,这个听起来有些自大的念头并非是起初便有的,而是随着时间的增长,走过的路,见过的物,而日渐变得清晰坚定。
  起先她只想守着家人,而今有了余力,便想要去做更多的事。
  所以,她骨子里实则也是极普通的人,并没有太多舍己为人的伟大想法,做不到无暇自保也要去保别人——
  她想,这世间大多数人应当都是如此,先自保再保旁人,本没有什么可去苛责的。
  并非人人生来都是普度众生的菩萨人物。
  正如祖父此前所言,善良也是需要底气的,不是每个人都有善良的资本。
  也有人说,顺境中的善良不算真正的善良,人在逆境时方能看出本性——这句话,她并不十分认同。
  善良便是善良,只要付出善意便是善举,无分顺境逆境。或只能说,逆境中的善意的确更为难得。
  而当下、往后,她所需要去做的,便是让这世间少些不公与人为的逆境,给更多普通人善良的底气,好让他们有余力去帮助更多的人。
  这需要很长的时间,很多的阻碍,很多张可行的策论。
  想着这些,她垂眸执笔,将近日所思细细落于笔下。
  ……
  冬月十五,一场大雪将京师改了颜色。
  东阳王府中,裘神医再一次同女儿提起了离京之事。
  “眼看就要近年关了,又天寒地冻的……”方才还同小丫鬟们嗑瓜子谈八卦的裘彩儿忽然面露虚弱之色,捂着胸口咳嗽了一阵,才又道:“女儿倒不怕受冻赶路,只是若再诱发了旧疾惹得父亲担心,那就是女儿的不孝了……”
  裘神医狐疑地盯着女儿,实在分不清真假,再三思索之下,到底再次败下阵来。
  “那就等开春暖和些吧……”
  裘彩儿轻轻点头:“女儿都听父亲的。”
  开春就开春吧,季节交替之下,最易滋生风寒病症,父亲应当也不想让她冒着染风寒诱发旧疾的风险赶路吧?
  总而言之,一日不看到许姑娘和太子殿下成婚,她的身体便一日不适合动身离京。
  就如同看话本子一样,真情实感看到了尾声,就等着这最后一页的圆满之时呢,这时候把书夺走,那不是要她的命吗?
  说来,太子殿下也该回京了吧?
  ……
  同一刻,寒明寺的后山处,许昀一行人正于亭中煮茶。
  “阿弥陀佛,又于这初雪之际见到施主了。”一名小和尚在梅树下,同许昀行了个佛礼。
  这位施主每年下初雪都会来后山采雪煮茶。
  但这次看起来……却似乎同往年颇为不同了呢。
  什么都没变,却又什么都变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