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小说>书库>都市生活>重生之我的1992> 第12章 同学聚会遇张娟

第12章 同学聚会遇张娟

  接下来的四章是主角前世的回忆,纯回忆,你们如果看着累,可以跳过,直接跳到第16章。
  第16章是第11章的衔接。
  感谢读者“扬帆起航888”在留言板的指点,你指出“前七章连续几章交待主角重生前因后果太啰嗦了”,我接受你的意见。
  原版的前七章,我确实考虑不周,主角前世做错事,把女同学肚皮睡大了,这件回忆花了四章来写,太啰嗦了。读者刚刚对主角重生的剧情感兴趣,却被迫看到连篇累牍的前世故事,严重影响阅读流畅感。
  我已经把章节顺序重新调整,回忆前世那四章调整到第12至15章。新版的第1到第11章全是介绍重生之后主角回到熟悉的1992年,找回与昔日同学们的欢乐时光、思索出发财大招、找到女配林灵儿商量发财思路。调整后的章节顺序,我自己看着也舒服多了。
  再次感谢每一位提出宝贵意见的读者。小说是写给你们看的,你们有权发表你们的合理看法,帮助我一起来把这本书写好。
  瑶湖居士
  2019年10月24日
  -----------------------
  男主角陈文一生悲剧的源头,要从前世他犯下大错的那个夜晚说起。
  前世1992年1月6日的那晚,发生了改变陈文一生的悲剧事件,从此他的人生跌入低谷,从未好转。
  陈文成为了众人眼中的恶棍、负心汉、害人精,他自己也背负着内心无穷无尽的愧疚。
  事情还要从当年说起。
  陈文出生于1974年1月12日,独生子。
  陈文的家位于赣省的省会,洪城。
  陈文的父母是一家建筑国企的双职工技术员。
  1990年,陈文的父母响应单位号召,赴非洲的一个小国参加援建。
  原本,陈文的父母有机会在80年代中期就去非洲援建。考虑到当时陈文还小,就没有报名出征。
  陈文的爷爷奶奶,住在乡下老家,一个古村,隶属于距离洪城数十公里的一个小县城。
  陈文的外公外婆,不是赣省人,家住苏省的一个小城市。
  陈文的父母反复商量,儿子既不适合跟着爷爷奶奶呆在乡下,也不适合跟着外公外婆。
  两口子毅然放弃了先前那一批援建的名额,陪伴儿子成长。
  为什么说毅然?参加援建是有好处的。收入待遇、奖金补助,以及在国资单位里的个人进步资历资本,那都是很有力的助力。
  1990年,16岁的陈文参加了中考,成绩马马虎虎不上不下。
  那个时代中学生及其家长们选择前途的思路,与二十多年后很不同。
  1990年考大学,平均七、八个赣省高中毕业生里面,只有一个能考上大学。
  我国其他有些省份,这个比例高达十比一。真正的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那些没考上大学的高中毕业生,在高考分数发榜之后,瞬间成为“待业青年”。这是一个非常具有时代特色的名词。
  在学生们进入高中之前,很多初中毕业生及其家长们非常务实地做出一种符合当时特色的选择,不让孩子读高中,而是读中专。
  中专读两年,毕业后80%的学生立马就能给安排工作。
  就连当年中学语文的课外配套读物里,曾有一篇文章里说过这样一句话:“读高中不如读中专划算。”
  很多初中毕业班的班主任,都会发自内心地去劝那些成绩中等和中上的学生,你们如果不能考进洪城的那几个重点高中,那么就干脆别读高中了,还不如读中专,否则高中毕业没考上大学,再去读中专,不划算!
  1990年6月,陈文参加了中考。成绩发榜后,陈文的分数属于中等稍稍偏上,这在大人们的眼里属于最不适合读高中、最适合读中专的那一类学生。
  陈文的初中班主任,五十岁的老太太刘老师亲自登门劝说陈文的父母,让孩子去读中专。
  在中专的选择上,各人看法不一。陈文爸爸想让儿子去读洪城警校,陈文妈妈想让儿子读税务学校,而刘老师苦口婆心陈述读师范专科学校的好处,她甚至愿意亲自出面找师专的校长照顾陈文。
  刘老师的执着和对陈文的关爱,打动了陈文的父母,陈文成为了洪城职业技术师范学院1990级的新生。
  陈文9月份入学后,他的父母报名参加援建,于同年11月,与几十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同行业技术人员一道,前往了非洲一个小国。
  -----------------------
  时间飞快,转眼一年半。
  1992年元旦,陈文参加了以前初中同学的聚会,同班的张娟也参加了这次聚会。
  后世有句被广为流传的话,同学聚会是男女约会的胜地。
  陈文的家,位于距离洪城火车站附近的铁路后街,街道两边遍布六零至七零年代建造的职工宿舍楼,住户百分之八十是铁路系统职工和铁道部下属科研、建设集团单位的技术人员。
  这条铁路后街是洪城非常有名的老街,后世洪城经历若干次老城区拆建,仅有几条历史老街保留,这是其中之一。
  张娟家不是铁路职工。张娟家位于距离洪城数十公里的奉城县的一个村镇,张娟父亲在家务农,照顾老人。张娟小学阶段,张娟母亲在洪城铁路后街租了一个小门面,磨豆腐卖豆浆炸豆泡。
  张娟母亲是典型的勤劳妇女,身板硬朗,性格直率。张娟则截然不同。
  几年下来,不知道是不是平时以豆制品为主食的缘故,张娟出落得愈发的漂亮水灵。整条铁路后街的人,都知道豆腐西施家的豆腐好吃。
  豆腐西施这个名号,喊的就是张娟,跟她那个膀大腰圆的老娘没半毛钱关系。
  1987年9月,我们的男主人公陈文从铁路小学毕业,升入铁路中学读初中。
  张娟的母亲在缴纳了一笔择校费之后,也把豆腐西施张娟送进了铁中。好巧不巧的,张娟跟陈文同班。
  豆腐门面,跟陈文的家,分别位于铁路后街两侧,走路串门过去,五分钟的步程。
  张娟的生长,比较早。初一的时候已经一米六出头,身上该有的东西基本都初露规模。
  陈文的生长就很迟了,初二了还没到一米六,但初三那年突然窜了将近二十公分,一下子一米七几。
  读师专的这一年半,陈文的个头长到了一米七八,整个的身材也宽阔挺拔起来。
  陈文的模样,90%遗传了他的母亲秀美俊俏的基因。在师专期间,陈文就被广大女生们内定为校草。
  那个年代的学生很单纯,师专学生更是单纯,校规校纪在头上压着,教导主任班主任在身边盯着,学生们毕业后就立刻为人师表,从外到内的严管,使得谈恋爱的师专生简直是稀有动物。
  虽然稀有,但年轻人的身体和心是在成长的,他们需要的是一个恰当的环境和时机。
  1992年元旦的一次铁中老同学聚会,陈文遇到了大半年没见着的张娟。
  陈文被惊着了,哇塞,这丫头出落得这么漂亮了!那mm,真大,真挺!罪过罪过,还有半年咱就是老师了,要冷静,非礼勿视!
  张娟也被陈文给惊了一下,才大半年没见,这陈文变得跟海报上的明星一样帅了!这个头,这模样,这脸!不行不行,他看到我看他了!好羞人!
  那次聚会,放在后世看来,其实规格很低,既没有那些尚未诞生的ktv,也没有那种还没引进到洪城的自助餐厅,聚会是在大排档举行的,饭店的消费对这些学生而言还是有点小贵。
  参加聚会的每个人或多或少都喝了点酒,陈文喝了三瓶啤酒,这几乎是他的极限了。聚会结束后,陈文和张娟同路,结伴回家。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