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哥儿

  鲁哥儿其实并不姓鲁, 他也不知道自己本来该姓什么,只知道自己还在襁褓中就被扔到一处破庙门口。
  自有记忆以来, 他就是被寄居在破庙里的老乞丐, 用讨来的百家饭一口一口喂长大的,据老乞丐说,他的襁褓就是普普通通的棉布包, 上面没有特殊的花纹印记, 里头也没有留下什么字条交待他的生辰和姓氏。
  于是,鲁哥儿就随老乞丐一起姓鲁, 一老一小以祖孙相称, 相依为命。
  可惜好景不长, 鲁哥儿长到九岁上, 那年冬天特别冷, 老乞丐年老体弱没熬过去, 从此以后就只剩下鲁哥儿一个人。
  要按说破亩附近的三教九流都跟老乞丐有些交情,少不得要照拂一下年幼的鲁哥儿,可这照顾得有点儿偏, 鲁哥儿别的没学会, 江湖黑话倒是学了几句, 跟三教九流的切口也对得上来。
  而且, 他还跟着破庙附近的偷儿学了些傍身的手艺, 虽说还没出师, 可鲁哥儿是认认真真苦练过三年的, 基本功都齐活儿了,就在偷儿师傅都说可以下手一试的时候,得了, 城外河堤决口了, 大家一起逃难吧。
  这一路上跌跌撞撞的,鲁哥儿不仅护住了平时在破庙附近活动的小乞丐们,还收下了几个跟家人走散了的小孩儿,就这样一路有惊无险地,一二十个孩子抱着团儿才活了下来。
  鲁哥儿心知,他们这一群人里只有孩子不成,叫人一看就知道是软柿子。于是,他还有意找上几个孤身带着孩子的老人和女人,与他们同行。
  这样至少乍一看,二三十个人里有六七个大人,一些大家族带着孩子出逃也就是这样了,好歹有个震慑,至少不会让人一看就起坏念头。
  收麦子水稻的时候,鲁哥儿这一群孩子就靠捡麦穗、稻子,然后跟地的主家换粗粮饼子或是黑面馒吃。
  现在夏收结束,白天他们领完衙门施的稀粥,一群人跟着修路的队伍到平溪村以后,马上结伴进山,只要找到能吃的东西,不分贵贱全都凑在一起,就地生火煮了,一人一碗,吃完了下晌再出山。
  所有人都空着手,跟着修路的队伍回到县城外的营地,再去排队领上份例之内的第二碗稀粥。
  这主意是鲁哥儿出的,眼下没什么比活命更重要,再好的东西,哪怕能卖再高的价钱,留在他们手里也保不住,不如全都吃下肚,用来保住一条小命的好。
  也正是因为这样,不是没有人打过吃现成的,抢他们的主意,只不过这群孩子一看就身无长物,有两个用来煮东西吃的粗陶破罐子还豁着口,一看就不值什么钱,抢都没什么好抢的。
  再加上石江县这边管得严,城外的营地是划片儿的,每一片都有当兵的一天到晚的站岗围着,营地里有什么争执打架的事,不论青红皂白全都抓去打板子。
  那姓杨的县令还颁布了一系列极为严苛的政令,其中一条就是关于掠卖人口的,但凡抓到,杀无赦。
  不得不说,这政令很及时地吓住了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就算动了坏心思的,也不敢在官兵的眼皮子底下把这些孩子抓走换钱。
  有一天,一个孩子刚进山就被蛇咬了,鲁哥儿在平溪村附近活动了一二十天,早就知道这附近有个大夫,二话不说,背起那孩子就往古大夫呆着的别院跑。
  俞善就是在这种情况下,遇上鲁哥儿的。
  古大夫在屋里给那孩子驱毒,十几个孩子围在小镜庄的别院门外,哭哭啼啼地不肯散去。
  鲁哥儿也挂心着那个被蛇咬的康哥儿,可他还是拼命地做出一副冷静的面孔,信心满满地对自己的同伴们说道:“我一早就听说了,这位姓古的大夫是个神医,有他给康哥儿治蛇毒,肯定没问题的。”
  见小伙伴儿们陆陆续续都不再哭了,鲁哥儿才催他们赶紧走:“与其大家都饿着肚子耗在这儿,不如你们赶紧进山,今天除了找些能吃的东西,也要看看有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东西,咱们不能让人家大夫白白替康哥儿看病吧?”
  这话说得很有道理,他们谁的身上都没钱,拿什么来付诊费和药钱呢?于是这只小分队的大人、小孩全都抹干眼泪,又进山去了。
  说通了大家离去,只剩下鲁哥儿一个人的时候,他才像浑身失去了力气一般,一屁股坐在别院门口的石阶上,把头埋在两个膝盖中间,半晌没有动,也没有发出任何声响。
  俞善本来想要进去别院找古大夫,远远地看到了这一幕,她默默地站在那儿半晌,才对挡着自己去路的鲁哥儿道:“你还好吗?”
  鲁哥儿像是被惊到了,整个人瞬间就紧绷起来,他迅速地一抬头,俞善才看清楚,原本以为这小孩哭了,其实没有,他的脸上干干的,连眼眶都没红。
  鲁哥儿的目光隐晦地在俞善身上一打量,就知道眼前这位不是庄奴,应该是这庄子上主家的人,他赶紧起身让开:“小的没事,谢……谢过小姐关心。”
  声音里也听不出一丝的异常。
  俞善是真的开始欣赏眼前这个看似还是个孩子,其实已经是个少年的鲁哥儿。
  她观察了好几天了,那么多人里,有老有少,却全都隐隐以眼前这个少年为主,而且他们的策略也很有效,势单力薄的情况下,装进肚子里才是最稳妥。
  “我是这边儿庄子的主人,姓俞。”俞善开门见山地问:“我想请一些人帮我种些带刺的植物,活儿比较辛苦,要先清理石头,再挖坑,还要挑水、浇水……”
  她话没说完,鲁哥儿的眼睛已经瞬间变得晶亮,忙不迭应承下来:“我们愿意,东家,小的姓鲁,您不嫌弃,就叫我一声鲁哥儿吧。”
  谈判过程非常的顺利,不管俞善开始条件,鲁哥儿都是一口答应下来,丝毫不带犹豫。
  没人愿意雇佣流民做工,皆因不放心他们无根无基的,万一做了什么坏事,或是偷抢了主家的东西跑了,连找都没处找去。
  所以,他很珍惜这份从天而降的活计。
  俞善以前也请过村子里的小孩们帮忙,这次她出的价钱也很公道:十岁以下的孩子一天两文钱,十岁以上三文钱,一个大人五文钱,每天管两顿饭,粗粮,但是管饱。
  鲁哥儿对这条件非常满意,只不过,他也有一个条件:他想让俞善把每个人该得的工钱记在帐上,什么时候活儿干完了,他们要走的时候再一起取走。
  俞善有些好奇地问:“你就不怕我替你们存着存着,就干脆眜下这笔钱,不给你们了?”
  鲁哥儿年纪不大,却十分通人情世故,他面不改色地笑着说:“您能这个时候请我们这些年纪不大的小孩做工,多半不是图我们便宜,而是有心做善事,想帮我们一把,又怎么会眜下这几个铜板呢?”
  先是小小的捧了俞善一把,鲁哥儿又笑着说:“就算没有工钱,我们还能顿顿吃饱,这不比半饥不饱地嚼野菜强吗?怎么算我们都不亏的。”
  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话真是一点儿都不假。
  经过古大夫的诊断,咬了康哥儿的应该是一条无毒的菜花蛇,清理过伤口,又喝了两天药就好了。
  康哥儿捡回来一条命,很快也加入到干活的队伍里。
  于是,这群孩子早上一到平溪村就直接上牛场干活,人手一把俞善发的竹铲,先沿着俞善划出牛场外面要栽种篱笆的范围,把那一圈碍事的石块先清理干净,再说挖坑之类的事情。
  而俞善准备要栽种玫瑰和枸杞,都直接从果山庄移栽——果山庄种了小十亩的玫瑰田,直接挑长势好的移种就行。就是枸杞要麻烦些。
  眼下,枸杞子已经开始陆续地熟了,正是采摘的时候。而且,枸杞子的果期特别的长,还要分批采摘,从初期到盛果期,再到末期,得有四、五个月的功夫。
  所以这时候很不适合动土,贸然把枸杞移栽走了,能不能成活是一回事,俞善也怕它们挂不住果,白白错过一年的果实,就太可惜了。
  而且,果山庄的枸杞原来都是后山上野生的,后来自己发成了一大片,从来也没人管过。
  往年这些枸杞结了果子,村子里的孩子们会当成野果子摘来吃,觉得甜丝丝的,味道很不错。
  直到俞善说那枸杞子是药,能卖钱,宋庄头才瞪大了眼睛,懊恼了半天,第一句话就是:“坏了,那长了枸杞子的后山是无主的地,不算是咱果山的庄的东西啊。”
  俞善:……
  那还有什么好说的,既然是野生的,那就让庄奴们先摘果子吧,等到果期过了,就把一部分枸杞树先挖了移栽到庄上。
  至于原来野生的枸杞树丛,俞善也没打算叫宋庄头他们挖绝,至少要留上四分之一在原处。
  若是因此数量不够,就扦插枝条好了,左右枸杞和玫瑰一样,都是很容易就能扦插成活的,过上几年,果山庄就能有自己的枸杞树林了。
  果子一茬一茬熟得太快,庄奴们还要做桃脯和桃酱,忙不过来。于是,鲁哥儿他们又多了一项任务,每隔几天就要到果山庄去,摘枸杞子。
  这可是个又累人又费神的活计,好在那些孩子们也不怕辛苦,而且正好趁着人小灵活,在长满了刺的枸杞树之间来去自如,效率极高。
  一晃半个月过去了,这天,俞善一出家门,正好遇到坐在她家门口的鲁哥儿。
  俞善以为鲁哥儿是找自己有事儿,没想到,鲁哥儿神色凝重地指着她家院墙上一处不起眼的角落里,郑重地问道:“东家,你是不是得罪什么人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