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小说>书库>历史军事>席卷天下> 第538章 无近虑,却有远忧

第538章 无近虑,却有远忧

  两军相争,首争在于士气高低,就有“夫战,勇气也”这么一句话的出现,而军队的勇气就是体现在士气上面。
  对于汉军来讲,两军交锋己方得胜已经是惯例,钟会要的是一场畅快淋漓的大胜,用最小的损失来获取胜利,不是用己方的尸山血海去博得一场城池攻防战的胜利。
  阳邑城墙出现第一道豁口,接下来的时间依然是汉军单方面的表演,有了第一道豁口之后,被不断轰击的城墙越来越脆弱,后面发生了数丈乃至于是数十丈城墙的倒塌,可是汉军依然没有发动冲城。
  “近两天跑出城投降的敌军数量不断增加,昨天的一天便有三千余人。”彭达还没有说那些要跑然后被自己人射死的敌军士卒,他询问:“敌军士气无比低落,我等何时发动攻击?”
  “明日。”钟会知道攻击的契机已经到了:“明日一战克阳邑。”
  众将校立刻大喜,他们将阳邑围了二十来天,每天都是远程攻击器械在发威,迟迟不展开登城作战早就有些憋坏了。
  用兵之道嘛,要针对敌军,也要谋算本方军队,钟会的契机,不单单是指敌军士气低落,还有故意憋着己方将士。
  钟会讲的是“克”,克城就是攻下城池,会清算抵抗的敌军,对于投降的敌军相对会温和一些。而所谓的温和在汉国的惯例中是将投降者划拨到奴隶阶层,使用他们去为汉国的建设添砖加瓦。
  城池的城墙成段倒塌,阳邑守军的心理防线是随着城墙的倒塌不断瓦解,出城投降一开始还是个人行为,后面演变到成建制的投降,徐光不断杀人,可是杀人并没有阻止投降风波,反而是因为镇压闹出更多的自相残杀。
  阳邑战线的汉军在收割成熟的果实的过程十分精彩,钟会让进攻部队喊出“降者免死”的口号攻城,进攻开始之后遭遇的抵抗并不激烈,汉军每到之处收降多过于厮杀,守军抵抗变得坚决是到了接近城主府阶段。
  “徐光将城主府改造成为一个堡垒,三里之外建立土胚墙,由多个甬道构成通道。”司宏壮这支部队将负责对阳邑城主府的首攻,他收集情报方面很严谨:“里面有两千多的羯人和将近三千的羌人、氐人。”
  守城的敌军除开还在顽抗的那五千多人之外,其余已经投降。汉军在对待降俘上面相对粗暴,逮住羯族人就是当场格杀,像是羌人、氐人和杂胡一律充为奴隶。那些投降之后的汉家苗裔会被甄别,之前有作恶的是宰杀掉,其余会送往各郡县变成百姓充实地方人口。
  “由你部和部分郡县兵负责收尾,有问题吗?”钟会得到司宏壮的保证,笑着说:“如此甚好。”
  司宏壮是个俾将,麾下有一个师的兵力。
  汉国已经改建兵制,由上往下就是,兵团、集团军、军、师、曲、屯、队、什、伍。
  两个伍为一个什,五个什为一个队,五个队为一个屯,四个屯为一个曲,五个曲为一个师,三个师为一个军。
  由至少三个军来汇集成为一个集团军,两个以上的集团军成为一个兵团,征北幕府现在就是一个集团军的规模,要是征北幕府与征东幕府合流就会变成一个兵团。
  新军制是刘彦将古典兵制和后古典时代的兵制相结合,比如去掉了古典军制中的“彻”、“卒”等等几个单位。另外必须说明的是,兵团和集团军并不是到了现代才有,古典时代已经有相关的军事单位。
  攻击城主府工事依然是以远程器械作为开端,连厚厚的城墙都能被轰塌,土胚墙以及篱笆墙什么的根本就不是事。
  司宏壮仅是用一天的时间来破坏工事,第二天是摆下阵势直接推进。
  “盾牌如墙掩护兵卒而进,后方强弩窥视待发。”徐光冒险上了城主府的房顶眺望,面对危局却是显得平静:“汉军还是老样子。”
  城主府被砸了一天,工事基本是被毁坏,到处有石块和巨弩,遍地更是可以看到箭矢,比如徐光所站立的屋顶瓦片上就插着不少弩箭。
  “面对如此强军是我们的不幸。”杜广同样平静“我们已经尽力而为。”
  谁说不是呢?阳邑的守军在远程武器上面全面劣于汉军,兵源的构成更是有够乱七八糟,他们在见识过汉军的器械优势后,对自己能坚持二十三天都有些意外。
  “可惜了,汉军没有获取优势立刻强攻。”徐光既是对能坚持这么久感到满足,优势失望地说:“要不然多少能杀死杀伤更多汉军吧?”
  “汉国已经有堂皇大国之势。”杜广不是视汉家文化如粪土的羯族,学习汉家文化之后了解更多:“但凡大国,获取优势之后,会以更小的代价来取得一场战争的胜利。中原天朝之国,莫不如此。”
  徐光嗤笑了一声,说:“曾经的司马皇朝就是抱着这样的目标,为了减少自己人的损失,以匈奴、鲜卑、杂胡为兵,后面才被匈奴夺去了中原。”
  杜广竟然有些无言以对。
  还真并不止司马一家子这么干过,而太远的就不说了,西汉不也是以投降的匈奴人为兵,东汉是以投奔的匈奴人、鲜卑人、乌桓人为兵。西汉有遭遇过反噬但挺了过去,东汉却是玩脱了被仆从军洗劫了洛阳,到了西晋则直接是丢了中原。
  “听闻汉国有将近二十万的仆从军?”徐光带着满满的期待:“希望他们走上司马皇朝的老路!”
  “是啊,仅是我们羌人就有八九万,余下则是氐人、杂胡以及辽东和海外族裔。”杜广目光注视到前方升起一朵朵的乌云,拉着徐光退却:“下去吧,敌军箭阵覆盖了。”
  汉军的步战从来都是那么单调,结成盾阵掩护推进,每前进一些距离就是跟随其后的弓弩手进行箭矢覆盖,偏偏这种单调的推进方式并不好应对,想要破解唯有远程攻击距离上面的武器要优于汉军,或是用骑兵不计伤亡代价地突进。
  各种工事被破坏,环境自然也变得复杂,组成盾墙的汉军推进到充满杂物的区域,很难再以成片的盾墙方式推进,是需要裂开盾墙以小队方式推进。
  天空不断飞跃过箭矢,一声声金属的摩擦声中盾墙开解,涌出的是手持战刀和小圆盾的士卒。
  汉军的盾墙裂开时,躲避在复杂环境中的守军开始施放冷箭,防不胜防之下汉军很快出现伤亡。
  钟会对留下来的部队必将消灭负隅顽抗的敌军参军没有什么怀疑,他带着部队向北之后,下一阶段是过渭水兵直逼晋阳。
  “幕府传达信息,石宣已经率部离开晋阳往北而去,暂时不知道是前往西北草原或是退却回定襄。”张乾是冉闵旧部,现在是钟会所部的长史,与之集团军的行军长史区别就是长史前面没有‘行军’两个前缀。他同样是骑跨在雄峻的战马之上,神态与语气带着意气风发:“石宣仅是带着所部精锐出逃,留下李菟率军驻守晋阳。以阳邑的情况来看,晋阳大概是差不多。”
  “石宣麾下最为精锐乃是东宫高力,又有三万羯人和近七万羌、氐。”钟会以谨慎的心态提醒:“阳邑之战,我们消灭的是石宣临时抓捕的杂胡与奴兵居多,仅是有三千羯人与两万羌、氐,他手中主力尚在。”
  汉军这边知道石宣逃了,大体能够判断出是带着约有五六万人出逃,确定出逃中必有东宫高力,但是无法肯定带走多少羯人、羌人和氐人,也就无法确认留守晋阳的李菟手中兵力构成。
  关于中阳那边的情报虽然略略有些延迟,不过征北幕府也已经知道苻洪在撤退。
  苻洪的这一次撤退抓的时机很准,他是趁着汉军主要攻伐并州东北部,仅有一支汉军骑兵在汾水南岸,果断搜刮地皮似得能带走的东西绝不留下。
  李坛发现苻洪有撤退迹象,仅仅是让第二骑兵军过汾水进行袭扰,用意更像是逼迫苻洪停止搜刮立即撤离,由地方过来的郡县兵警戒汾水,除此之外并没有试图对苻洪的撤退进行拦截。
  “将军手中的战兵是略显不足……”张乾用着不解的表情问:“可是郡县兵并非不能战,怎么会放纵苻洪的撤退?”
  钟会并不了解那么多,他只能说:“或许是有我们不知道的因素吧。”
  国家间的战略从来都不是那么简单,在汉国的整体战略中,是需要有一支异族作为开路先锋向西而去,刘彦认为苻洪所率的部众就是很理想的开路先锋,给李坛的命令就是将苻洪所部朝西驱赶。
  李坛本来还在头疼该怎么完成君王使命,面对苻洪主动向西撤退是欣喜态度居多,恼怒的是苻洪临走之前竟然大肆搜刮地皮。
  苻洪那边动静真的太大了,大到让汉国这边想不注意都难的地步。汉国对于财物那些并不是多么在意,在意的是人口,说明白点就是不允许胡虏掳走汉家苗裔。
  石虎向北撤退时已经掳走近百万的汉家苗裔,汉国知道的是被掳走的汉家苗裔境遇十分糟糕,是比之前还要糟糕上无数倍,对此现状汉国上上下下无不愤慨,今次北伐喊的不光是收复旧土,还有的就是解救被掳同胞。
  关于国策上面李坛没有向幕府建制下的将校说明,毕竟没打就先说要放跑苻洪,无论怎么看都有些泄士气,会让部队在与苻洪交战的时候束手束脚,再来就是放归放却不能让苻洪发现。
  哪怕是留下一个师,钟会那一路还有三个军又两个师,其中一个还是禁卫军。
  “晋阳之后便是曲阳。”李坛还是待在京陵,几个战兵军都派出去后,幕府周边只是剩下一个禁卫军。他对条攸说:“吾所思,石虎会否如石宣。”
  征北幕府有派出斥候跟随石宣所部,问题是石宣对付汉军斥候用了大力气,双方的斥候在旷野上互相追赶厮杀十分激烈,从石宣率军撤到蒙山区域后,汉军斥候从蒙山就追丢了石宣所部。
  李坛已经派人寻找早先出发的骞建同所部,可是与到了旷野很难找到石宣所部的原因一样,别看一支部队数万人,可是广袤的旷野有太多可以躲藏的地方,想要找真就不是那么容易。到了冰雪融化的季节后,一些活动痕迹是随着冰雪融化被大自然所遮掩,搞得李坛这边哪怕大概知道骞建同所部在哪个区域,找起来也是要耗点时间。
  条攸不得不感慨一点,汉国的崛起几乎没有遇到什么波折,导致汉国高层几乎是有着一种顺风顺水的骄傲。他知道汉国高层骄傲有足够的理由和底气,可是骄傲用在行军作战上面有一句话叫“骄兵必败”。而汉国不止是兵,将也是一个个骄傲得很,这一点很值得所有人来忧虑。
  “石羯有退却草原之意,此石羯并未隐瞒。”条攸觉得自己应该做到行军长史的责任,明知道有些话不好听,还是要说:“将军,殊不知石羯此举是在麻痹我军,为何未战便料定敌军会不战而逃?若将军抱此信念作战,我军败亡不远矣。”
  李坛当即就愣住了,他本是有些话要脱口而出,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王上所命,每战必以禁卫军为先锋,将军是有派出禁卫军为先锋,却有战兵军紧随其后。”条攸其实不知道刘彦为什么会有那样的要求,他只是实话实说:“禁卫军精锐无人可挡,实乃选锋不二人选,再有遇敌埋伏不自乱,想必此便是王上用意,是怕各将校骄傲,怕……”
  李坛之前还没有多想,听条攸一席话又深思了一下,发觉近期自己的确是骄傲过头,全军上下好像也是那样,对战争充满必胜信心没有什么错误,但因为骄傲自满而出现想当然的想法,真的是会吃亏,等待真的吃亏就说什么都晚了。
  “长史!”李坛深吸一口气站了起来,慎重地对条攸一礼:“多谢长史教诲。”
  条攸赶忙回礼,连胜道:“分内职责。”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