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小说>书库>其他类型>荒年囤粮记> 荒年囤粮记 第95节

荒年囤粮记 第95节

  除非家当实在丰厚或者像王家村车队般半路运道好有额外的收获,否则普通的灾民走到此处,手中粮食早就所剩无几。
  没有吃的就要自己想法子,于是他们打起倒在路上灾民的主意。
  有时候,人才刚倒在地上,鼻子里尚且喘着气,就会有人围上去。
  假如还有余力大吼一声,除却那等真饿急眼的,其余人倒不会太为难你,很识相地离开了;可如果连吼的声音也没有,那就说明没有反抗的力气,乖乖等着被人当盘中餐吧。
  而且越往后走,越难见到成群结队的。
  木槿刚逃荒能看见不少规模大些的队伍,走到后面上百人的队伍已经很罕见,而往南边去之后,就连十几人的队伍也变得很少,大多零零散散三五成群,还有不少人孤身上路。
  摄于车队人数众多,并不见灾民打车队的主意。
  所以,木槿被拦住时,她心里是发懵的。
  能够走到此处的人,最少也出来逃荒三五个月,走慢些的甚至可能已经出来一年半载,格外艰苦的旅途足够让他们明白要想活下去只能靠自己,所以他们不像刚开始般心存侥幸向旁人求助。
  在某种意义上,那人的确不算来求助,他拉住木槿换东西。
  因为刚才把牛给累到了,所以王宝山特地让牛停下来喘口气。
  共同前行半年时间,车队里早就培养起足够的默契来,只要情况不太严重,自己略停停便是,前头人还会继续走,等你歇过来再上去追赶。
  整个车队人马俱疲,前进速度本就不快,所以追赶起来并不费力气。
  谁成想居然被人给拉住呢。
  拉住木槿的青年单看相貌很是憨厚,让人生不起戒心来。
  “俺能不能用粮食跟你们换口水喝呐?俺有粮食,定然不让你们吃亏。”
  青年还说他已经数日没有喝过水,再渴下去恐怕要渴死在半路上。
  家里没有人应承,牛车上的粗粮和糯米砖够全家人吃个一年半载,然而水就剩下不到两桶,之后还不知晓何时能再遇到水,所以怎么会拿如此宝贵的水源去跟人换。
  家里那么多人,没有水可该咋办?
  见到没人吭声,青年赶紧从袖子里掏出宝贝不已的“口粮”。
  木槿看到时,忍不住往后退两步。
  哪里是普通的粮食,那是条大腿,人的大腿!
  木槿说:“我们没有水跟你换。”
  她说完话就招呼家里人赶紧上路。
  灾年里吃人肉的灾民并不罕见,然而这部分人比其他灾民危险很多,因为他们已经不受道德束缚,缺衣少食之际为了获取需要的资源,更能豁出命去争取。
  木槿看到肉的刹那只害怕一小会儿,毕竟她路上或远或近总见过几次这类情形,她最怕对面看似憨厚老实的青年,担心不给他水的话,对方会直接上来抢。
  木槿话音落下,青年脸立马沉下来。
  王宝山赶着牛车往前走,青年就沉默着跟随牛车。
  木槿掏出手中的菜刀:“我族人就在前头,喊两声就能听见,你若继续跟着别怪我们不客气。”
  当初停下时,只有赶车的王宝山、坐在车上的木槿以及一直跟着车走路的王李氏和周氏,家里的壮劳力崇文崇武则因为要挑担子跟随大部队走着。
  也就是说,自己这头人虽多,可尽是老弱妇孺,真不一定能打过眼前的青年。
  青年似乎也在打量木槿她们。
  当看见青年眼中泛起的寒光时,木槿就明白大事不妙了。
  她对着前面的车队大喊:“救命啊!”
  木槿距离车队还不到二百米,所以走在队尾的榆树家很快就听见,他们又继续招呼走在更前面的人家,扛着锄头就过来。
  青年脸上都是狠意,他想直接开始抢两口水喝。
  反正眼前都是老弱妇孺,没多大力气,如果不是有那么大一个车队护着,就凭面前这四个人,恐怕早就沦为自己的食物了,哪还有跟他面对面说话的时候。
  而见到这头乱起来,后面居然还有想要趁乱浑水摸鱼的,木槿和王宝山拿着家里的菜刀,王李氏和周氏也拿着削尖的木棍,时刻防备着他们冲上来。
  见到青年的手已经伸过来,木槿拿菜刀在空中比划着,意思再明确不过,只要他敢抢自己的水,她就会毫不犹豫用刀砍他。
  可越来越多的人围过来,将木槿一家牢牢包围住。
  木槿也心生恐慌,这群人里头靠吃人肉过活的恐怕不少,真让他们给围住,不光水要丢掉,自己说不准也会沦为别人的食物。
  见到有人把手伸向竹筐里的双胞胎,木槿毫不犹豫用刀砍过去。
  只见传来一声惨叫,她甚至连那人是谁都没有看清楚,就继续举起菜刀保护自己的家人、粮食和水。
  幸好,就在她即将支撑不住之际,车队里的人呼啦啦过来了。
  见到这么多人,原来那群将她们团团围住的灾民慌张狼狈地离去。
  也有实在渴望牛车上的粮食和水的,想要抢完再走,但见到其余人皆退去,他们明白自己独自一人没办法与这么多人对抗,识相地离开了。
  就连在争抢过程中被砍伤的人也拖着受伤的身体慢慢逃离。
  崇文抹一把汗,他当时走在前面,若非榆树喊他,他恐怕都无法察觉到家里人竟遇见这般危险,等他紧赶慢赶终于过来时,只见爹娘被灾民们团团围住,当时,崇文吓得直哆嗦。
  幸好,他回来的不算晚,灾民们还没有伤害到他家人。
  见到危险解除,木槿才跌坐到地上。
  刚才那个青年开始可能只想要水,可后面见到有其他人围过来,他又打起牛车上粮食的主意,贪婪不断膨胀,加之有人助威,所以才险些酿成惨剧。
  她现在甚至有种刚从鬼门关走过的劫后余生般的心情。
  幸好无事发生,幸好家人还平安。
  不过,经历此事之后,不光木槿家,车队里其他人也不敢再轻易掉队,谁知道被落在后头会发生何事呢。
  不管好坏,总该防备些才对。
  作者有话说:
  感谢在2022-04-04 18:37:34~2022-04-05 21:49:25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48030801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闵松月的糖 40瓶;lynn1212 10瓶;潆泶、洋阳羊 5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11章 奇事
  好端端身上着火
  南行数十日, 车队再没有找到过水源,每经过村庄或者城镇,他们习惯性地出去寻找水井, 可入目之处皆为枯井,引得众人连连叹息。
  见到眼前荒芜的景象, 加之水井皆枯掉, 连木槿都要心生怀疑。
  不管是王宝兴亦或她, 坚持往南走就是为了拥有足够维持生存的水源, 但往南走的路途中所见景象居然还不如陵城。
  至少陵城有部分水井依旧没有枯掉。
  可木槿不能把自己动摇时的心思说给家人听, 家里人和车队里许多族人都是因为相信王宝兴才跟着往南边来,现在本就艰苦,如果这些悲观的猜想再被他们知道, 车队里的士气肯定会再次降低。
  大家本就强撑着股劲向南行进,若再被他们知晓这些,好些人恐怕会直接瘫倒在半路上再也不起来。
  半个月之后, 大伙来到个小镇, 用石头制成的界碑上写着“峪口镇”三个大字。
  见到峪口镇的规模, 木槿不由大惊。
  峪口镇大多房屋为青砖大瓦房,有些没有被破坏掉的还残留着匾额或者招幌, 此地商贸显然十分发达。1
  如果没有猜错, 峪口镇应当就是凭借商贸起家才有了如此规模。
  而如今,原本繁华的小镇显露出浓厚的破败之色, 里面早就人去楼空, 几乎所有的房屋都被废弃, 上面积着厚厚的灰尘。
  被王宝兴支使过去寻水的人并没有找到水, 但现在正值晌午最热的时候, 即使走在野外, 队伍也会在晌午停几个时辰,所以大家寻到一个空置的房子,将家当行李搬进去,自己就着房子里的凉意稀里糊涂睡过去。
  如若不是在室外被暴晒,压根无法体会有砖瓦在头顶上遮挡太阳有多凉快,木槿刚进屋子就舒服地叹口气。
  虽说屋子里温度照样很高,然而比起室外要被太阳晒干晒化的热,屋子里的温度已经能算上凉爽。
  中间居然还有人想着在王宝兴眼皮子底下溜出去。
  原因是他见到峪口镇如此繁华,几乎所有房屋皆由青砖砌成,想要四处转转,说不准就能发个财呢。
  木槿看着空荡荡的房屋,忍不住摇头。
  屋主出去逃荒肯定会把值钱家当带走,即使还有遗落,恐怕早就被最先到来的几波灾民给顺走了,怎会轮到他们。
  之所以能判断出来过好多灾民,是因为车队进来时,好些房屋的大门已经被损坏,房屋里几乎没剩下多少东西。
  主人即使出来逃荒也肯定不会不管自己千辛万苦置办下的家业,怎么都要锁好门再出去,能看到许多房屋门窗大敞,必然有前几批灾民的功劳。
  木槿不觉得在经历多次搜刮之后还能剩下值钱物什并且被他找到。
  现实中可没有故事里那么多的的气运之子,他此番过去只会加剧体力消耗的速度罢了。
  车队已经在崎岖不平的低矮丘陵上行走数日,消耗的力气只管比从前更多,之所以要在晌午歇息,除了有防止天气太晒把人晒伤或者晒脱水之外,还有层补充体力的意思在。
  所以王宝兴沉着脸将那人强行留下来。
  “除了看守的几个人外,其余人都给我去睡觉,不然你累倒在半路上可没有人能管你!”
  等屋子里的动静消停下来,木槿很快就躺在铺盖上睡过去。
  现在道路通行难度太大,跟原来一样远的路程却要消耗几倍力气才能走完,所以每日停下来连吃东西的想法都没有,净想着躺下睡大觉了。
  经过半个多月的修养之后,她腰上的青肿已经消退,自从身体恢复后,木槿又开始重新与家里人一起步行上路。
  如此这般,王李氏和王宝山就不用顾忌她,在走累后能够歇息会儿。
  ——
  等休息好出发,外头天气略微凉快些,当然,只是与晌午最热的时候比较而已,用现代的角度看,白天照样有三十四五度。
  即便全身上下只露出一双眼睛,木槿依旧觉得身上皮肤被晒得灼热,她没有办法,唯有在出发前后喝空间里的水或者运动饮料来支撑,尽量补充水分和盐分。
  而车队里好多人怕水会被用光,并不敢大肆挥霍有限的水源,所以他们照旧每日喝两口润润嗓子,至于家里的老人或者孩子,则因为身体不如年轻人强壮,会多饮些。
  在艰苦环境中,孩子也会提前懂事,明白水源的来之不易,所以每当大人要多给他喝口水,孩子都会用干渴到嘶哑的嗓子说自己不渴。
  也有年纪太小的孩子,抑制不住本能的渴望呡一口水、再呡一口。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