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小说>书库>其他类型>荒年囤粮记> 荒年囤粮记 第135节

荒年囤粮记 第135节

  王宝兴在路上听木槿说过很多靠近城镇的好处,加上车队里家家户户都有上百两银子傍身,所以倒能够搏上一把。
  靠近明州城的话,子孙后代想要读书科举也更加便利。
  这点是王宝兴的私心。
  他自己科举考了半辈子,头发花白还只是个童生,两个儿子没有读书的天赋,但他孙子机灵啊。
  如果在明州城外的村落里安家,送孙子去城里的书塾读书总不至于太过艰难,他再活长点,说不准还能看到孙子考取功名呢。
  王宝兴思虑过后,说:“还望官爷替我美言几句,最好离明州近些。”
  明州城城里肯定不会让灾民落户,他们要想安顿,只能在明州城外的村子或者小镇上。
  郑把总知道王宝兴的意思,他直接带着王宝兴去找判官。
  对于判官来说,分到哪里不过是他一句话的事。
  而且好多灾民为了能多得到点土地,并不介意被分到更远点的地方。
  王宝兴将二虎子爹给他的人参悄悄塞给判官,他明白自己和族人们的命运就掌握在对方的手里。
  人参多生长在北方,南方格外稀少,所以价格更为昂贵。
  而且二虎子爹给的人参个头很大,若卖出去,得有上百两银子。
  文官或者勋贵对这玩意更稀罕,不管自己用还是拿去官场上做人情都成,所以倒对判官的胃口。
  “我和族人们一路扶持走了上万里路才来到明州,实在不忍分离,还望大人能够……”
  他后面没有明说,但对方浸淫官场数年,哪会不明白其中的意思。
  他摸摸刚得来的人参,思虑良久。
  王宝兴屏声凝气,在那里担惊受怕。
  在人员流动不大的乡土宗族社会,人人都明白抱团取暖的重要性,作为外来户很容易受到欺负。
  就算人家没有光明正大欺负你,但遇见难事,总归有独木难支的时候。
  以前在王家村,以王氏族人为主,村里的郑家刘家皆在百年前或者几十年前迁过来,花费数年才勉强融入王家村,如此可想而知被单独分到村子里会有多么艰难。
  车队里很多人习惯了彼此扶持,哪怕中间会吵架、会有摩擦,他们也愿意跟原本熟悉的人一块。
  所有人都在注意族长和判官那头的动静。
  有人双手合十:“老天保佑,保佑俺们分到一处去吧。”
  别的灾民不在乎被分到哪里,有的甚至举族逃难最后只剩下几个人,只消跟官爷提上嘴,自己想跟族人分到一处,官爷就会满足他,因为就那三五个人不怕他们掀起风浪。
  王家村车队却不同,男同老少加起来快一百六十人,人数着实不算少。
  很多人想着,只要不让他和族人们分开,即使土地差点也没事,他可不想被当外来户排斥。
  就在王宝兴觉得判官要拒绝自己时,对方终于发话:“如此,你们便去织女镇吧。”
  织女镇处于明州城外,距离明州城只有几十里地,通行倒算便利。
  镇上有五十来户人家,人口是车队的三倍往上,也不用担心这群外乡人会欺侮织女镇的原住民。
  王宝兴不晓得织女镇情形如何,郑把总却知道那里的情况。
  织女镇民风淳朴、距离明州城的距离极近,倒算个好去处,
  见相熟的郑把总对自己点头,王宝兴终于放心,然后再三向判官致谢。
  两千个灾民分成十几批被官兵们带走。
  郑把总道:“我便不随你们去织女镇了,老翁你一路保重。”
  王宝兴躬身行礼:“若没有官爷您的护佑,我们路上只管会遇见更多艰难,我和族人们皆感念您的大恩大德,等我们安下家来,还望官爷能够赏脸来寒舍吃席。”
  “有机会的话,我定要去叨扰你们。”
  几十日的相处足够看清对方为人如何,郑把总觉得眼前老翁是个有大智慧的人,即使来到人生地不熟的明州,只要活的够久,照样能攒下不少家业。
  郑把总的儿女皆在明州,他明白和这样的人结交没有坏处,倒愿意给王宝兴几分面子。
  明州城周边只留下三百人,他们去了织女镇,另外一百余人被分派到其他的村子和镇里去。
  听负责押送他们的兵丁私语说分到古亭村的人有福啦。
  古亭村在三年前遭遇倭寇劫杀,村里大半人死去,现在仅余下二十来人罢了,去古亭村的灾民不光能有肥沃的土地耕种,还不用因为势单力孤受人欺凌,果真是个好去处。
  明代中后期,即为日-本的战国时代,由于战乱四起,当时倭国国内经济受创,一部分武士便来到东南沿海进行劫掠,因为他们属于流窜作案,所以常常出现整个村镇被杀光的惨状。
  富庶的古亭村就是其中的受害者。
  说话的功夫,他们居然已经抵达织女镇的地界。
  木槿看着路边田地里的桑树,心想织女镇这个名字当真贴切。
  周边山脉颇多,里面或整齐或零散地种植了许多桑树和茶树,这是他们在西北从未见到的景象。
  “往后俺们说不准就能天天喝茶,说不准还能穿财主们才有的丝绸衣裳哩。”
  在他们看来,茶叶属于奢侈品,有的人直到死亡也没有尝过茶叶的滋味,富裕如王宝山家,茶叶也是逢年过节招待亲戚的贵重物品,光想到往后经常可以喝茶,人们心中就满怀憧憬。
  因为古怪的天气,茶树桑树都变得光秃秃,只能瞧出个模糊的轮廓而已。
  当然,民以食为天,旁边的空地还有粮食被收割的痕迹,那应该是用来种粮食的。
  崇文崇武已经挑了一整天担子,然而他们感觉不到丝毫疲惫。
  崇武觉得自己身上有使不完的力气,只想快点走、再走快点,赶紧来到织女镇分地盖房屋。
  他再也不想过大冬天还睡在荒郊野外的日子。
  与灾民们的欢喜不同,织女镇几十户人家满怀戒备,看待他们的目光中充斥着说不清道不明的敌意。
  作者有话说:
  看见好多小天使问男主的事,这里说一下,男主在几十章之前就出场过啦~
  感谢在2022-05-06 18:34:33~2022-05-06 22:06:32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54790281 5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46章 交涉
  难免会彼此排斥
  间或传来几声犬吠, 那是里正家里的黄犬,因为里正家资颇丰,所以在乱世里居然还能养的起黄犬, 若放在寻常人家,恐怕早就当粮食给吃掉了。
  织女镇几十户人家被深夜而来的异乡人惊醒, 纷纷披衣出来查探情况。
  不怪他们警惕。
  今年收成极少极少, 还有的村落城镇几乎颗粒无收, 外头逐渐混乱起来。
  前些日子还听说某个村子被劫掠的传闻, 他们实在不敢掉以轻心。
  众人抄起家伙往外跑, 果真看见外面站着不少人。
  夜里视线不如白日清晰,他们从远处隐隐约约见到几百人,简直心惊胆战。
  幸好官兵们提前制止。
  带头的小吏高呼:“里正何在?我们是打明州城过来的。”
  听见熟悉的口音, 里正才招呼旁边的汉子们放下家伙。
  “原来是官爷呐,实在是有失远迎。”
  明州早几个月就给他传过命令,说过段时日会有波灾民过来。
  里正心里头并不乐意, 人们聚族而居, 镇里有半数人家姓陈, 而他就是陈氏宗族的族长,他靠种植桑树、茶树积累上不少家财, 而且在宗族里素有威望, 因此被推举为里正。
  陈氏宗族在织女镇属于独一份。
  里正着实不愿有外乡人过来。
  他在织女镇说一不二,放到整个明州城却远远不够看, 所以并没有胆子违背官府的命令。
  距离官府下命令已经过去快三个月时间, 里正都以为不会有人来了, 谁成想居然在此时过来。
  与小吏说话的功夫, 里正的眼睛飞快扫视过来的灾民。
  人数比他预想中多得多, 这同样意味着他们会给自己带来巨大的威胁。
  不光里正或陈氏宗族的族人, 镇上其余人家也是同样的想法,一百多号人能带来的威胁实在太大。
  假如性子老实厚道尚好,若是那等喜欢惹是生非之人,往后织女镇就有热闹瞧了。
  “这群人皆打北边过来,往后就安置在织女镇了,官府信得过你,允你自行安置他们。”
  此处吩咐里正自行安置并非让他随心所欲把灾民们随便扔到个旮旯角,而是说明分给他们多少土地、划定房屋范围,并且让里正登记好他们。
  里正主管乡里户籍文书、催缴赋税,对于官府中人来说,他不过是个小喽啰而已,然而在乡民们眼里,里正极受尊重,属于十里八乡有名的体面人。
  如果想在织女镇过安生日子,少不得和里正处好关系。
  织女镇与寻常的村落并无二致,顶多房屋数量比别的村落多些。
  镇子里最体面的建筑要属前头那家杂货铺,掌柜姓乔,往年将整个织女镇纺织的丝绸、产的茶叶运去明州城倒卖,能赚不少银钱。
  他家杂货铺是两层楼,在这个时代属于格外体面显眼的建筑。
  当然,在灾荒到来之后,桑树茶树照样遭殃,他已经一年没有开过张,单靠往年的积蓄过活。
  里正家里五间青砖大瓦房同样显眼,让人一眼就能看出他颇有家财。
  至于余下几十户人家,有四五户家境殷实的,屋子用半砖半泥土制成,在乡间尚算不错。
  而大多数乡民住着低矮的茅草屋,因为织女镇比周边更富庶,他们在寻常年份吃饱肚子不成问题,灾年也能勉强支撑不被饿死。
  而且织女镇属于典型的低山丘陵地貌,从镇子里走一趟不过几百米,却如同爬了个陡坡般辛苦。
  车队里的人打量完织女镇,觉得不过如此。
  刚进来时,他们见到那么多桑树茶树,心里十分震撼。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