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小说>书库>历史军事>晚唐浮生> 晚唐浮生 第1107节

晚唐浮生 第1107节

  “没降错……”张定保一脸苦笑,道:“姑夫也降了,今日是来劝降你阿爷的。”
  “还劝啥……”这个窦枚看样子也是大大咧咧的性格,只听他说道:“旬日之前,不断有船自率宾、定理二府南下,北边全乱了。黑水五部造反,越边墙南下,怀远、安远、安边诸府大崩溃,而今唯东平府尚在坚守,余皆沦陷。阿爷又听闻上京被围,思虑着这一关怕是过不去了,于是打算举四州十八县之地降夏,没想到那些蛮子又作乱,东京兵将已大部西调,打了我们一个措手不及,唉……”
  “这……”张定保也是第一次听闻北边诸府的消息。
  黑水五部,早不反晚不反,莫不是夏人招来的?不过现在不是纠结这个事情的时候了,最重要的是统一龙原府四州十八县上下的思想,别有的人降了,有的人不愿降,那就不美了。
  另外就是南京南海府的事了。
  “南京那边,可有办法?”张定保问道。
  “咱们降了,南京能怎么办?”窦枚说道:“孤悬于外,难不成降高丽?”
  张定保摇了摇头,道:“弓裔那样子,也就是个贼帅罢了,降谁也不能降他啊。率宾府、定理府情势如何?”
  “一片混乱。”窦枚说道:“蛮子太多,生蛮、熟蛮互相勾结,形势大坏,非得大军征讨不可。但如今这情形,又哪来的兵马?没了,什么都没了,百余年北略的成果,要毁于一旦。”
  “可惜!”张定保闻言叹息,心中若有所思。
  圣人对靺鞨诸部是什么看法?未必就是正面的。这些人大举南下,烧杀抢掠,激起国人的恐慌和愤怒,若能平定之,或对大局有助益。
  或许,该与内弟联名上书,向圣人痛陈利害?
  不,最好亲自去面圣。
  上京这会多半还没陷落,如果他和窦进分别以西京、东京主官的身份,至上京城外劝降,说不定还能立下大功。
  想到此处,张定保已经有了成算。
  第026章 帮他体面
  盐州港外来了数十耀武扬威的骑士。
  在他们身后,还有三百多名来自东京的骑兵,他们直接冲到了码头附近,禁止所有船只离港,并把水手们都聚拢起来,关到一处空置军营内。
  盐州是渤海东京重要港口之一,夏秋季节有大量船只驶往日本以及渤海北边诸府。大致位于后世俄罗斯波谢特湾克拉斯基诺市,岩杵河入海口——此时叫龙河,港亦名龙河浦。
  八十年代苏联曾对此遗迹进行了发掘,得知盐州南、东、西三面设门,有瓮城,有羊马墙,防御设施完善。城内有衙署、寺庙遗迹,甚至还有学校,看得出来曾是一个相当文明的中心城镇。
  但在满清割让之时,这里早就一片荒芜,连野人都找不到几个。
  盐州龙河浦港湾内停泊了十余艘船只,满载货物,这会被一并取下。
  渤海与日本之间的贸易相当频繁,比唐朝与日本的贸易频次还要高很多,一般出口毛皮、药材、工艺品以及转售的唐朝货物。
  但这会从船舱内搜出的,却多为日用品、金银器、家具、书籍、武器甚至是粮食。
  稍稍判断一下便可知,这都是打算乘船逃跑的渤海贵人、富商,不是去日本便是去新罗、百济之类。
  没说的,全部充公了。
  李小喜让人清点财货,统一存放起来。
  他们的人不止在此处,南边的屈浦(龙济港,朝鲜咸镜北道青津市富居里)也派人联络了。甚至于,他正在与张定保、窦进二人商议,派兵攻取南海府的几个港口,如吐号浦(朝鲜咸镜南道北清郡江尚里)、泗浦——后者在朝鲜咸镜北道花台郡,当地因舞水端大浦洞导弹而闻名。
  堵住港口,不让人跑,然后慢慢炮制,这便是他们的策略。
  东京、南京等地虽然多山少地,看似不如上京、东平府的农耕平原好,但这里商贸繁盛,财富其实不少。
  渤海国二百年,三十四次派官方使团出使日本,日本十三次回访渤海,两国间民间的贸易更是数十倍于此,财富是相当可观的。
  都是我们的钱,谁也别想跑!
  张定保在东京留了三天,随后便告辞离去,带着窦枚等人北上面圣。至于窦进,他还在前往各地,劝说官员、军将们投降,事情还是很多的。
  他走的当天,一支名为府兵,实则还在等待分地的募兵进入了龙原府。
  他们一共五千人,由史敬镕统率,到龙原府“看房子”——不是,看土地,物色部曲。
  大夏在东北的府兵布局已经很清晰了,原本打算在安东府安置一万七千多府兵,最后削减为一万二千,还在排队分地的人挪到了沈州,得到了初步安置。
  沈州的府兵军额也是一万二千,这些排队之人加上万胜黄头军剩余的七千众,正好安置完毕。
  大同军则分在仙、瑕二州,前者一万军额,后者八千。
  清塞军见缝插针分到各处,如今看来,龙原府要承担相当一部分军额了。圣人十分看重这里的港口资源,而驼门河、龙河谷地又有大片沿海、沿河平原,正好瓜分一空。
  不要说圣人不给降兵发福利。
  土地、房屋、女人,这不都来了么?这些晋兵作为当地的统治阶级,一户带三户部曲,部曲们自然要向主人家学习了。从今往后,代表渤海民俗文化的元素都是亡国记号,不值得提倡。
  如果能稳定个百年,基本上就妥了,同化得干干净净,再也没什么渤海人、高句丽人、靺鞨人,只有夏人。
  邵树德很看好他们,因为渤海人本就积极学习了两百年,但力度还不够,现在要做的是加大用药量,且药不能停,在民族主义意识萌发之前,彻底将其化为“传统汉地”之一——你说不是传统汉地,你算老几?文化、语言、文字、服饰、饮食、艺术等,传统得不能再传统了,与中原有区别吗?
  ※※※※※※
  张定保一路狂奔,只花了五天时间,就抵达了敖东城外。
  彼时邵树德正在打猎,他们又被侍卫引了过去。
  “喻以鄂长,荣越崇陵。方之平阳,恩加立厝。”邵树德打猎到了一片风景秀丽的——古墓区,看完一些碑文后,问道:“赵侍郎,此中有何典故?”
  这是一片渤海早期的王族墓葬区,比如贞惠公主、贞孝公主墓等。
  墓志铭清晰可见,全是用汉字、骈文写就,书法造诣高超,看着赏心悦目。
  “陛下,渤海人还是只学了个皮毛。”赵光逢笑了笑,道:“鄂长乃汉武帝女,鄂邑盖长公主。其人内行不修,私夫外丁,又骄纵不法,意欲谋反。以此喻贞孝公主,怕是不妥。”
  邵树德轻笑,道:“当着人家面这么说,不好。”
  赵光逢亦笑。
  文化水平不行,用典出错,还不让人评论了?
  “河水之畔,断山之边,夜台何晓,荒陇几年。森森古树,苍苍野烟,泉扃俄闭,空积凄然……这几句写得还不错,有真情实感。”邵树德评价道。
  赵光逢赞同:“辞藻无需华丽,有真意自可动人。”
  “谁谓夫婿先化,无终助政之谟;稚子又夭,未经请郎之日。公主出织室而洒泪,望空闺而结愁。”邵树德走了几步,看着另一块墓志铭,道:“渤海公主的夫婿都不长命啊,这姐妹俩都守寡了。”
  “赵侍郎,以前朕说渤海向慕华风,国内与前唐几无二致,你还不信。”邵树德笑道:“看看这骈文,这书法,考个进士不难吧?”
  “考不上。”赵光逢坚持道:“骈文每一句都要用典,没有深厚的造诣,会出丑的,渤海人还差一点。不过臣以前确实小看他们了,如今看来,五京之地确实很不错,有那么一股子唐味。五京之外如何,还得再看。”
  赵光逢认为渤海国地区间的发展是有差异的。五京地区汉化做得好,不代表其他地区也好。
  “坐下休息会吧。”邵树德见不远处有一守墓人居住的草庐,说道。
  “陛下,张定保来了,还有渤海东京留守、龙原尹、庆州刺史窦进之子窦枚以下十余官将。”见圣人与赵侍郎聊完了,仆固承恩上前禀报道。
  “让他过来。”侍卫们已经铺好了地毯,邵树德盘腿坐在蒲团上,说道。
  张定保等人很快前来。
  “臣/罪官/罪将……拜见陛下。”一行人跪倒在地,大礼参拜。
  “朕闻吾儿围攻中京,十余日不克,张卿一至,立刻开城请降,此功大矣。”邵树德说道。
  “陛下,秦王兵锋甚锐,丰、兴、卢等州皆为其攻拔,渤海官将已然丧胆。”张定保说道:“中京为渤海名邑,城高池深,故能稍稍抵挡王师,但亦已是强弩之末。臣与窦将军至城下,守军听闻东京已降,灰心绝望之下,便不再抵抗。真论起来,功劳还在秦王身上,臣与窦将军只是费了几句口舌,实在微不足道。”
  “张卿无需过谦。朕这里,没有那么多陋规。”邵树德笑道:“过几年你就知道了。那些个武夫,从来都只夸自己好,把别人贬得一无是处,恨不得功劳全是自己的。该是怎样就是怎样,吾儿有功,你有功,窦枚等人亦有功。”
  张定保听了微微有些惊讶。听闻中原下克上的风气很严重,武夫们争功倒也可以理解。不过渤海是门阀政治,武人的地位在文人之下,规矩又不一样。
  像中京投降之事,便是留守首肯之后,下令军士们放下武器,开城请降。如果在中原,大概就是军士们杀了留守投降了。
  风气不一样,规矩不一样,以后确实要注意,不然就吃亏了。
  “上京被围两旬了,城内议降之声渐起,张卿可能再立新功?”邵树德问道。
  “臣敢不从命!”张卿大声道。
  “好!”邵树德笑道:“朕正欲北上呢,你便随驾吧。”
  “遵旨。”张定保应道。
  上京被围二十天,战事还是很激烈的。
  渤海人没有出城野战的勇气,目前龟缩在城中,死命守御。但他们的战斗力有限,数次被攻上城头,差点就完蛋。
  明眼人都知道,上京守不了多久了。在这个背景下,议降之声渐起,大諲撰也无法阻止。更何况,听闻他本人也有投降的意思。
  “朕闻渤海国主有意投降,此事真耶?”想到这里,邵树德询问起了张定保。
  张定保思索了一下,缓缓道:“陛下,以臣观之,大諲撰这人性子容易走极端,很难说。被王师围攻,岌岌可危之下,他是有可能降的。但他又有点反复无常,臣也看不清,不好说。”
  “时已七月,朕没工夫和他耍了。”邵树德说道:“这样吧,你先快马北上劝降。若大諲撰愿降,朕以礼相待,不吝厚赏。若战和不定,反复无常,休怪朕不给他留颜面。”
  “遵旨。”张定保心下一紧,他很清楚圣人的话是什么意思。
  以礼相待,那是李克用家的地位。不以礼相待的话,那就是阿保机、朱全忠的下场。
  张定保等人顾不上疲累,当天就北上了。
  邵树德在七月初九离开了敖东城,举众北上,行至湖州时,听闻渤海国主遣裴璆入夏营,奉上渤海国印玺、户口、版籍,请降。
  群臣纷纷恭贺。
  邵树德也很满意,甚至打算抄诗一首,表达心中的愉悦。
  伐渤海之战,历时数月,终于瓜熟蒂落了。这不仅仅是渤海五京十五府这点事情,事实上牵涉到的东西极多,甚至可能关乎这个民族未来的走向。
  邵树德让内务府的主要官员随驾,并不是让他们来为皇室敛财的。
  事实上他在推广一种模式。这种模式未来会产生什么影响,他也吃不准,但做了总比不做好。
  与这个相比,南方那些藩镇,他根本没兴趣关注。
  十一日夜,邵树德在忽汗海之畔大宴群臣。时有文人作诗,美人歌舞,群臣尽欢,张素卿等人默默观记,献画数幅。
  待到天明,前方又传来消息:渤海禁军大将申德杀天门军使申光泰,诛议降臣僚数十,又反悔不降了!
  邵树德将睡在旁边的月理朵轻轻推开,脸色不豫。
  有点尴尬,也有点恼羞成怒的感觉。
  他不知道历史上契丹包围上京的时候,大諲撰有没有反悔。
  他只知道阿保机这人心胸还算开阔,如果大諲撰降了,他多半会以礼相待。但后来居然把自己经常骑乘的两只马的名字乌鲁古、阿里只赐给了渤海国主夫妇,以畜生喻之,羞辱的意味十分明显,却不知道中间发生了什么事。
  “(阿保机)驻军于忽汗城南……諲撰素服,稿索牵羊,率僚属三百余人出降。上优礼而释之……遣近侍康末怛等十三人入城索兵器,为逻卒所害……諲撰复叛,攻其城,破之……諲撰复请罪。”——这种细节邵树德就不太清楚了,但他现在被耍了,大夏君臣昨夜喝酒谈笑的场景仿佛成了一个笑话。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