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小说>书库>都市生活>太子妃退婚后全皇宫追悔莫及> 太子妃退婚后全皇宫追悔莫及 第106节

太子妃退婚后全皇宫追悔莫及 第106节

  李景焕因对君父乖逆不恭,德容有瑕而见黜,丞相王逍上谏, “二皇子李星烺长蹈自然, 玄静守真,可立为太子。”
  皇帝从之。
  而后, 又晋升了太子生母萧氏为皇贵妃,赐印绶, 暂摄六宫庶务。
  至于力挫北朝得胜而还的大司马,皇帝更是大封特封,先是迁卫觎为相国司马、车骑大将军,都督徐州兖州诸军事, 开大司马府,置祭酒四人,帐下司马、官骑、大车、鼓吹等例加一等。
  这道新鲜出炉的晋封旨意,还没等过热乎劲,李豫又力排众议,加封大司马竟陵王爵头衔!
  卫觎由此成为南朝唯一一个异姓王爵,仪仗等同宗氏同姓嗣王。增食邑三千六百五十户,赐金辂之车, 兖冕之服, 假黄钺。
  黄钺乃帝王所用, 君王授权节钺,是权焰最顶炙的大臣才能享有的殊荣,也代表着替皇帝行使征伐予夺的权力。
  然而那不可一世的大司马——或说是新封的竟陵王, 面都没在朝会上露一露, 接旨后也未进宫谢恩, 忙于整顿兵马,择日离京出任。
  另一边的簪缨也忙着利用离开建康前的最后一段时日,处理剩下的事宜。
  她先约见徽郡王夫妇,与他们说明此事,又好说歹说哄住了舍不得她的郗娘娘,亲手缝制了十几个郗太妃用惯的香料荷包,交给她身边的女官嬷嬷。
  “倘若太妃娘娘再发病糊涂不认人时,便取一只安抚她老人家,庶几可以安平。”簪缨交代。
  至于这乌衣巷里两幢相连的府宅,他们祖孙几人想住便继续住着,若要搬回郡王府,也随他们方便。
  结果郗太妃在这里住得习惯,不愿搬走,老小孩儿似的说要给她的小娘子看屋子,等她回来。
  李容芝夫妇自然听从,对簪缨感激不尽。
  再者,便是与京中的朋友们饯行作别了。
  譬如王三娘与谢二娘,又如那喜观斗鸭爱吃荔枝的顾家夫人。
  她们听说簪缨打算离京后的反应各不相同。
  性情和软的王三娘听说以后,不舍了许久,叮嘱簪缨在外衣食应时,千万照顾好自己。而生性爽利的谢既漾蹙眉沉默一阵,力劝簪缨留下,说依着簪缨而今建立起的声望,不会再有人对她不利,她留在建康必可有一番天地。
  无奈易储事定,簪缨的心思便不在这里了,唯有婉谢。
  白氏则直白得多,愁眉苦脸道:“怎么决定得如此突然呢,今后可再没小娘子这般合我心意的玩伴了……”
  簪缨妙目轻睐:“你家顾府君,大抵早盼着我这祸害精离你远些了。”
  玩笑了一句,她又道:“这也无妨,之前听夫人提起过,夫人母家在岭南经营果贸,如若方便的话,夫人可寄一封家书回去,将来我们唐氏也许前往造访。”
  “如此甚好!”
  白氏转忧为喜地一拍手,“小娘子出京远游,正可到我家乡去玩一玩,我一定让家里好好招待你!”
  白氏天真,只以为簪缨请她联络关系是为了方便。
  实际上,簪缨暂无亲赴岭南的打算,只因通往西域的商船,多自岭、广两地的渡舶口出发,唐氏的生意做得再大,在岭南地区涉猎得却不多。
  俗话说强龙不压地头蛇,所以她想,若有当地大商户从中搭手,唐氏遣船出海便会多出许多便利与保障。
  当年她的阿母便是在出海时遇难,所以簪缨会派牢靠的掌舵与船伙计,沿海路探索西域之路,自己却对此有种天然的恐惧,不会出海。
  她眼下初步的决定,离京后先到小舅舅的京口军镇停一停,若他的军纪允许,她就多扰几日
  ;
  而后带着人去颖南,看一眼她之前安顿的那个将在未来起义的流民首,名叫乌龙与手的人,确保他不会像前世一样纠党生乱;
  之后若还有空闲,就再走一趟三吴,免得檀舅父埋怨她厚此薄彼……
  再然后,是向北还是向西,怎么整合资财怎么规划路线,簪缨就暂时预想不出了。
  不过总而言之,她要尽快为小舅舅找到那三味药。
  那日在行宫,她曾问葛神医,小舅舅最迟还能撑多久。
  犹记得当时葛先生看她的眼神充满了意外与惊吓。
  葛清营只告诉她:坏消息是,当年祖将军从中毒到薨逝不过五年,坏消息中的好消息是,卫觎体内羯人盅的份量比祖将军轻些。
  言下之意,他亦说不准卫觎能坚持多久,这个折磨人心的蛊毒完全是因人的意志力而异。
  他被人称为神医,也不能真的起死回生,只用这样的话来宽慰簪缨了。
  离京这日,又是十六。
  清早,簪缨这次要带走的杜掌柜、任娘子、从大市借调的吕掌柜、越掌柜、沈阶、檀顺、护卫二十、影卫十人,加上女使春堇、阿芜,以及她用惯的两个婢子、一位女医、一名掌外姑姑,齐聚内外两堂。
  春堇捧着一套崭新的雪色羽缎襦衫,配十样锦莲花抱腰,梨花白垂绦长裙,至内寝,请小娘子更衣。
  妆镜前,身着一袭纯白中衣的簪缨粉黛尚未施妍,一双桃花眸的眼尾天然柔媚而上翘,容眸流盼,神姿清发。
  她看见那套白色裳服,淡淡说道:“今日想穿红衣。”
  城东驿亭的官道上,两千玄甲骑兵齐跨在战马之上,列成长方队阵,密密压压地几乎填满了整条驿道,威压整肃,不闻一声杂响。
  领头那一骑却未穿甲胄,而是一袭帝释青褒衣长袍,玉带勒腰,广袖拂辔,飘飏若仙。
  然而却无一人敢小觑他周身散发的威凛。
  此人正是卫觎。
  此处所指惧怕者,不是卫觎的那些嫡系亲兵,而是指挤在驿亭下的那些衣冠大臣。
  上一次卫觎出征,是带着漫天非议走的,没有一个官员来此相送。而今时今日,卫觎可谓以计代战一当万,以最小的伤亡拿下了北朝半壁,又加封为竟陵王,权势无可复加。
  故而,朝中的文武官员纵使是捏着鼻子、抖着腿肚子也不敢不来恭送。
  只是竟陵王一身威煞寒气太过震慑,没人敢近前就是了。
  忽而不知谁轻呼一声,城中方向有一名红衣女子骑马而来。
  那马是汗血宝马,骨相神骏,马上的人则一身大红裙衫,头戴莲花玉冠,飘绽的裙摆如同火中红莲摇曳耀眼。
  闺中年轻的女郎,少有能压住如此艳红之色的,然而穿在她身上,红衣雪肤乌发,交相映衬,只让人觉得红者愈媚,白者愈莹,而黑者愈净。
  蛾眉曼睩,靡颜腻理,好似天外之来,美艳不可方物。
  爱美修容乃南朝一大风气,亭下之人一时皆看得呆了。
  直至二千精骑齐下马,动静惊天憾地,才惊醒了这些目光僭越之辈,连忙收回视线。
  身着红裳的簪缨旁若无人,催马缓驰至卫觎身边。
  自那日他从行宫领回了她,他自己也宿在新蕤园,却因连日军事繁忙,早出晚归的,一则簪缨也有自己的事,所以直至今朝,簪缨迎着耀面的晨熙,方能好好地看一看他。
  从簪缨出现伊始卫觎便一直在看着她。
  哪怕此时,她骑马与他并肩,卫觎的视线也没离开过少女脸颊半瞬。
  以往只见她穿素色衣服,宛如濯濯清莲,常看常新,没想到她穿红会好看如厮。
  簪缨两世为人,今日
  却是头一遭穿红色衣装,旁人的眼光她都不在意,小舅舅要看,她便大大方方展示给他。
  簪缨冲他一笑。
  是女子长开后的婉静端方,活色生香。
  只是她刚笑到一半,瞅见卫觎身上衣饰,皱起眉头。她深深看卫觎一眼,随即向他探出一只手去,状似牵手的姿态。
  卫觎微顿,明知她要做什么,还是配合地伸出手。
  怕她够不着从马上崴下来,还不露痕迹地夹马向她坐骑靠近一些。
  冰冷的指尖被温热碰上的一刹,卫觎心里还想着:阿奴了不得,都会单手执缰了。
  眸底漫上些笑影,那点为数不多只给她的温暖便从嗓音里带了出来,“不妨事。”
  簪缨确认了她的猜测,眼中闪过一丝恼怒,信他的话才怪,转头问林锐,“将军的衣裘呢?”
  今日是十六,簪缨已经知道他每月发作是在十五月圆之夜,次日的寒冷,是前夜压制燥火遗留的余症。
  从前他都不遮掩的,所以今日特意不穿裘,不是为了掩人耳目,只能是怕她看见后伤心。
  这不是欲盖弥彰?
  林锐为难地看向卫觎,向来说一不二的大将军这会儿反倒悠闲起来,老神在在踞着马鞍,也不点头,也不摇头。
  可那位红衣小女娘瞪着自己的眼神却越来越凶了。
  “莫看他,看着我说!”一声娇叱。
  卫觎霎了下眼睫,不阻拦,不啧声。
  林锐骤然福至心灵,连忙取来狐裘呈给大将军。
  卫觎看簪缨一眼,接过披裹在身。
  在簪缨身后一箭地外,骑青驴的沈阶与骑白马的檀顺,望见这一幕,前者垂眸神色如常,后者莫名感到一丝无由来的威胁。
  这个小插曲之后,两路汇合的人马便该出发了。然而当簪缨的视线无意中看向驿亭,忽然发现一道眼熟的身影。
  她愣了一下,踩镫下马,下来后才想起扬着脸问卫觎,“小舅舅,可否等我片刻?”
  这会儿倒又软声软气,不似刚刚那个厉害的管家婆了。
  卫觎的余光随意瞟进道旁亭子里,道了声:“不急。”
  簪缨便走向驿亭,那些看见这个貌美少女朝自己走来的朝官们,蓦地自惭形秽,涣然失神,主动地让出一条道路。
  却见众人后头,有一担搁在地上的竹筏,竹床上躺着一个半残之人。
  簪缨目不斜视,来到竹床近前,蹲下身道:“褚先生,你怎也来了?”
  褚阿良望着这名美丽的少女,只觉自己丑陋的身影映在那双清眸之中都是一种亵渎。然而,簪缨的神色里全无嫌弃,反而亲切含笑,褚阿良又释然一笑。
  他拱手道:“小人听说女郎要远行,就想替郎主过来亲眼看一看。祝女郎一路顺风,平安喜乐。”
  簪缨笑着答应,见他气色比上一次见时好了许多,放下心来。又叙几语,便返身回到队伍。
  她可不想让几千人等着她一个,便加快步伐。偏却天不遂人愿,簪缨余光扫到长亭边缘的一道身影,不由又驻了驻。
  她看见了傅则安。
  那头白发太过显眼,簪缨便是想忽略也不成。
  在她的印象里,傅则安是个无论何时都气度昂扬风姿翩翩的佳公子,然而眼前这素衫男子,沉静得像一潭死水,比照从前俨然换了个人。
  傅则安见她看向自己,喜出望外,忙走出几步,给自己解释:“……我,我拟编一部《山水志》,陛下已许我出京采风,是以今日也要出城。”
  簪缨对他这个人,对他做的事都无甚兴趣,仅是一顿之后,不置可否,转头离去。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