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节

  众人见状大喜,簇拥着田畴正要出门,忽然,一名亲兵焦急地冲了过来。
  “田将军,不好了,出大事了!”那亲兵跑到田畴面前,上气不接下气道,“泰宁军、泰宁军哗变了!他们、他们把泰宁军指挥使屈啬杀了!!”
  众人全都愣住。刚听到哗变二字的时候,他们还以为是泰宁军指挥使带领手下闹事了,毕竟那些杂牌军只听自家长官的,却不服从田畴的管束。可怎么被杀的竟然会是屈啬?
  ——他们却不知,打从屈啬手下的那些军官得知屈啬已被田畴收买后,就已经对他离心离德了。而近日谢无疾打兵奇袭时,泰宁军由于是谢无疾进军路上遇到的第一个军营,所以也是损失最惨重的,多名军官都被蜀军给抓走了。而身为指挥使的屈啬却在听说敌军来袭时第一个丢下军队逃跑了!
  种种原因加在一起,方才屈啬回到军营,想要收拾自己兵马时,他那些忍无可忍的手下们却当场哗变,直接把他的脑袋给砍下来了!
  田畴等人对于屈啬的生死并不十分关心,那不过是杂牌军里的内讧罢了,他们仍没有停下脚步,准备出去见李步。
  那亲兵却还没有把话说完。他大喘了一口气,接着道:“哗变的泰宁军杀了我们的监军,正往明溪去!他们想抢夺军粮!”
  “什么?!”所有人的脚步齐刷刷停下,朝那亲兵瞪过去。这么重要的事情怎么不早说!!
  那泰宁军是一群山匪组成的军队,他们本来杀性就很重,原先是有屈啬压着,他们才不敢妄动。如今屈啬一死,余下的人马不想再为梁国朝廷打仗了,只想抢点粮草继续回去当山匪了。
  明溪是田畴储存大量军粮的地方,而军粮对战事重要至极,绝不容有任何闪失!
  “快!”田畴急忙下令道,“马上点兵,出动所有兵马,必须立刻镇压暴乱!”
  他口中的所有兵马,自然指的是他的嫡系兵马。出了这种事,李步之流已经顾不上了,保护军粮才是当务之急!
  众人立刻散开,紧急去各营传令了。
  田畴也快步跑到马厩,踩上马镫。他正要翻身上马,忽然心口一阵绞痛,两眼发花,身体不受控制地向后倒。
  “田公!”几名亲兵眼疾手快地冲上来扶住了他。
  田畴稳住了身形,翻身跳上马。他征战疆场十几年,从来没有这么累过。累到连喊一声累的时间都没有。
  “我没事。”田畴咬紧牙关,道,“走吧,去点兵!”
  ……
  ……
  半个月后。
  陶北脸色阴沉地坐在主位上,周围一圈围坐着他的幕僚们,连张玄也在其中。屋内的气氛格外的压抑,人们连大气都不敢喘。
  前线的战报每日都有特使快马送进邺都,而这几天每回送来的战报令人胆战心惊。
  就在前不久,田畴明明还送来消息,说他已经劝服各路人马,准备对蜀军发起全面进攻。陶北一直在等他出兵的战报,结果出兵的消息没等到,却听说谢无疾带人把他们给偷袭了。当天晚上就有军队哗变,差点把粮草给劫了,幸亏田畴及时带人镇压,守住了粮草。
  然而正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虽然泰宁军的暴动被田畴镇压下去了,可是人心已经散了。听说现在每天前线都有大量士兵逃逸,几天的功夫就已经逃走好几千人了。还有的杂牌军蠢蠢欲动,也想造反,只是泰宁军的前车之鉴让他们不敢轻举妄动。田畴甚至还发现了一些主动去跟蜀人接触的势力。可以说,现在前线的局势已经危若累卵了。
  按照陶北原先的计划,不管这些杂牌军是和蜀军长期对峙、互相消耗,还是和蜀军展开全面搏杀,都是他乐见其成的结果。他原以为以田畴的能耐是能办好这件事的。但是现在只过了一个多月的时间,田畴既没有让蜀军产生多大的消耗,也没有给蜀军造成兵力的损失,他的目的可谓完全没有达到!
  陶北实在太失望了。
  一名幕僚提议道:“大将军,看来眼下只能给田将军更多权柄,使他能用实质的好处笼络人心,只有这样才有可能稳住局势了。”
  所谓实质的好处,就是给那些杂牌军该封官的封官,该赏赐的赏赐。之前田畴全靠忽悠,但现在哄只怕哄不住了,朝廷必须得拿出真架势来收买人心。
  陶北倒不是舍不得几个官职,只是这样做本身就很麻烦,之后也将后患无穷。但两害相权取其轻,眼下稳住战局才是重点,其他的麻烦可以日后再想办法。
  陶北只得道:“也只能如此吧。我会让田畴放开手脚去做。”
  众幕僚又出了一些主意,经过一番探讨,最终可行的却没几个。无奈之下,陶北也只能先让众人回去休息了。
  幕僚们纷纷告退,只剩下张灵仍坐在椅子上未动。
  陶北揉着额角问道:“太师还有事吗?”
  张灵站了起来,缓缓道:“大将军,如今正值危亡之秋,圣上也为国事十分焦心。他已三番四次提起,希望能为国事出力。”
  陶北顿时眼皮一跳。小皇帝想为国事出力?!什么意思,难道那小和尚也要出来趁火打劫,争夺权柄了吗?!
  他眼中瞬间闪过一抹杀意,却听张灵接着道:“圣上想到各地名刹古寺礼佛,为国祈福。不知大将军意下如何?”
  陶北愣住。礼佛?祈福?小皇帝想出京?
  第289章 我不会再斩杀忠良了
  张灵提出的这个要求让陶北紧绷的肩膀松懈了下来。他原本还担心小皇帝想借国家危难之际趁机掌权,却没想到,闹来闹去,还是要礼佛。
  说起来也实在可笑,这小和尚整天诵经礼佛,诵得都走火入魔了。朝廷有难,他却只想到要去名刹古寺礼?难道说,梁国的国运不顺,是因为皇宫里风水不好,他念的经文没能上达天听么?
  当然,小皇帝能这般沉迷佛事,也是陶北希望看到的。只是眼下他正心烦着,不愿为了这种无聊的事操心。
  于是他拒绝道:“陛下想要礼佛,我命人去将各地名刹古寺的高僧接回京城,在宫里开坛就是了。何必让陛下亲自跑一趟?眼下世道正乱,路途遥远,万一路上出了什么事,谁也担待不起。”
  张灵却道:“大将军有所不知,那些高僧都是德高望重之人,不可以权势压迫。若强行请他们离开寺庙,传出去,世人必言天子蛮横霸道。相反,若是若由陛下亲自入寺,便可体现陛下的谦恭与诚心。”
  陶北有些不以为然。
  张灵接着道:“再则陛下登基之后,未施仁政。民间早有怨言。趁着这次机会,让陛下出宫体察民情,慰问疾苦,想必百姓也会感念恩德的。”
  陶北微微一怔。这一点他倒真没想到。让小皇帝出宫,去安抚民心?
  按说新帝上任后,都该大施惠政,以赢取民心。但朱新上任后,却没有推行仁政。这是因为梁国连年征战,国库空虚,陶北不得不用重税养兵。而这早已招致民众不满。
  随着几次战事大败,民怨愈发沸腾,百姓争相投靠匪军,这也致使那些杂牌军的势力越来越大。陶北亦知形势危险,只是他亦别无他法,总是越差,他就越要养兵,就越得克重税。这简直是一个无法挣脱的漩涡。
  而张灵的提议倒是给了他一个想法。
  然而当初他拱小皇帝坐上皇位,不就是希望小皇帝能成为他的一面大旗么?
  这面旗没能揽到天下诸侯,但是可以用来笼络民心啊!让小皇帝出宫礼佛,顺便做做样子赈济灾民。有皇帝亲自出马,必定能消解不少民怨。
  想到此处,陶北眉结舒展开展:“太师所言有礼。”
  张灵道:“这么说,大将军同意了?”
  陶北点头:“既然陛下如此有心,便不可辜负了陛下的心意……只是我近日政务繁忙,无法分心,就请太师负责操办此事吧。我会派人协助太师的。”
  对于张灵的这个提议,他完全不疑有他。他对张灵唯一不放心的地方就是怕他不安分,会帮着小皇帝夺取皇权。然而这么久以来,张灵的表现都很好,跟朝中的各股势力都保持这距离,没有僭越的举动,这让陶杯愈发地信任他。
  得到陶北的应允后,张灵暗自欣喜,忙道:“大将军放心,此事我一定会办妥的!”
  ……
  ……
  洛阳。
  朱瑙正在批阅公文,外面响起敲门声,惊蛰的声音传了进来:“公子,吴圩回来了。”
  朱瑙闻言忙道:“让他进来吧。”
  不多时,一名留着小胡子的男人走了进来,向朱瑙下跪行礼:“微臣参见陛下。”
  “吴爱卿不必多礼。”朱瑙温和地问道,“爱卿见到田将军了吗?”
  吴圩原先是郑州的一名官员,先前郑州军哗变,投奔朱瑙,把吴圩也给牵连进来了。于是吴圩也就顺水推舟地投降了朱瑙。前不久,朱瑙从投降来的河南官兵里挑选和田畴相识之人,最后就选出了吴圩——吴圩和田畴曾在同地为官过,有过一些交情。
  于是朱瑙就任命吴圩为特使,派遣他前去说降田畴。吴圩虽然害怕自己身为叛臣去见田畴会有危险,但他不敢违抗圣意,加上朱瑙许诺他此事若成必有高官厚赏,他也只得鼓足勇气去了。
  然而此刻他的脸色却有些苦涩:“微臣有负陛下所托,请陛下责罚。”
  朱瑙挑眉,问道:“怎么说?”
  吴圩道:“臣去了敌营后,田将军听说使者是臣,大概便已猜到臣的来意。他将臣拒之门外,连见一面也不肯。臣想了许多办法,试图收买田将军的亲卫,也并未奏效。臣就只得回来了……”
  他在敌营里耗了七八天,连田畴的面都没见上,朱瑙给他准备的礼物也没送出去,可以说一点进展都没有。田畴和上官贤一样,也是个死硬派。
  朱瑙闻言却笑了起来:“很好,辛苦吴爱卿了。”
  吴圩一愣,诧异地抬头。朱瑙不怪罪他,反而说很好?
  朱瑙道:“看来田将军已经有所动摇。待谢将军那里有新的进展后,劳烦吴爱卿再去跑一趟吧。”
  吴圩愣愣地看着他。田畴动摇了?他怎么没看出来?他在敌营的那几天,能找的人都找了,能说的好话都说了,明明田畴连见他一面都不屑啊!
  可朱瑙这么说,他也不好反驳,只能懵懵懂懂地应承道:“是,陛下。”
  他简单汇报了一下他在敌营几日的见闻,由于他什么也没办成,没有太多可汇报的,很快就退下了。
  ……
  ……
  傍晚,军营里的人都歇下了,田畴却从屋子里走了出来,仰头望着夜空出神。
  朔日刚过,今日天上的是峨眉月,细细浅浅一条,格外残缺,让赏月人的心情也无比低落。自从离开徐州后,这种笼罩在心头的压抑似乎就未消解过。
  让田畴发愁的事情很多,除了眼前的战局,还有梁国的朝廷,以及,他自己的未来。
  和上官贤一样,他也是打从陶北发家时就跟随在陶北身边的老臣,这多年来他忠心耿耿,为陶北铲除敌人,立下赫赫功劳。当然,陶北对他也很好,给了他很高的权势和地位。
  在此之前,他们都曾有过起起落落,有顺风时,有逆境时,他从来都没想过背叛陶北。可现在,却有一棵种子在他心里发芽,动摇着他的信念。
  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大概是从陶北大肆铲除上官贤的势力时开始的。
  虽然在官场上,田畴和上官贤是有竞争的,上官贤的倒台,使他握有更大权柄。但上官贤的倒台,也他同样在他心里敲了警钟。他忍不住一遍又一遍地幻想,会不会有一天,他就将成为下一个上官贤?
  需知胜败乃兵家常事,上官贤会败,他也会败。上官贤可能落入敌手,他也有可能。到那时候,陶北会杀光他的家人,诛杀他的手下吗?
  他开始忍不住想,上官贤、他、高洪,他们这些人,对陶北而言究竟算什么?是不是他在陶北眼里,就像那些杂牌军的军官们在他眼里一样,无非是一颗可以利用的棋子?
  田畴身为主将,当然明白官场上会有许多身不由己的时候,上位者不能凭感情用事,要以大局为重。可恰恰相反的是,倘若没有感情二字,上官贤也好,他也好,他们又怎会跟随陶北这么多年,不离不弃呢?
  有些事情不能想,也不该想。一旦想了,就停不下来了。
  前几日,朱瑙派了吴圩前来说降。一听说来的是吴圩,他就知道朱瑙的用意是什么。他心里有两个声音,一个告诉他应该立刻杀掉吴圩以表示他的坚定,另一个告诉他见一见、听一听也无妨。或许在吴圩看来,那几天他完全不在乎这件事,可事实上,直到吴圩离开,他的犹豫都没有停止过。
  他从来没有这样优柔寡断过,只是无论哪一条路,他都下不了决心,只能过一日,算一日。
  田畴不知在屋外站了多久,直到浑身发冷,他才转身往屋里走。然而还没等他关上房门,外面忽然传来了吵闹声。
  吵闹声伊始有点远,渐渐近了,越来越响。
  “不好啦!蜀军又来偷袭啦!”
  田畴猛地皱了下眉,心里烦躁道:妈的,又来了!
  ——自从谢无疾带兵偷袭得手一次之后,蜀军就开始不断对梁国军营进行滋扰。现在谢无疾已经不用亲自出马了,他派那些归降的上官贤旧部前来执行任务。原本谢无疾还不太敢用那些河南兵,但现在随着战局越来越明朗,河南兵的立场也越来越坚定。眼看着蜀军胜券在握,他们只想趁着这机会立功,哪还会有别的心思?
  而这些河南兵对河南的地势最是熟悉,偷鸡摸狗也最拿手。他们隔三茬五就来一回,放放火,抢抢东西,得手了就走,绝不恋战。而那些杂牌军越挨打越人心涣散,越人心涣散就越挨打,根本抵挡不住。
  现在形势已经恶化到了梁国军不愿进攻,待在这里也只能挨打的地步了!
  </div>
  </div>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