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小说>书库>历史军事>弹幕教我做女王(基建)> 弹幕教我做女王(基建) 第19节

弹幕教我做女王(基建) 第19节

  祭祀这种事情,哪怕姜蓁再受宠,她也不能走到台前,只能站在旁边默默的围观。
  但第一次参与这种盛大的典礼,哪怕姜蓁站在角落,也看得津津有味。
  【幸好,姜国现在不讲究人祭,否则我可看不下去。】
  【祭祀的这套音乐真好听,录下来了。】
  一套祭祀流程走下来,姜蓁光是看着都累,更别说身体不好的姜王,祭祀完成后,姜王都是被姜蓁扶着走的。
  回寝殿的路上,姜王像是想起了什么,问道:“阿蓁你之前在蓝河县,祭大河了吗?”
  姜蓁摇了摇头,老实的说道:“没有。”
  “蓝河县令没有提醒你?不在你封地内的山川可以不祭,但大河对蓝河县如此重要,你该重视的。”姜王皱眉。
  姜蓁尴尬的笑了笑,赶紧说道:“下次去蓝河县,我会记得这事的。”
  她上次去蓝河县,不止没有祭祀,她还下令,禁制各乡给河神献新娘和童子童女。
  县令揣摩了姜蓁的意思,就没有提祭河神的事讨嫌,因为他以前也干过这种事情。
  姜王重视祭祀,天下百姓也是,姜蓁觉得自己也不是不能装一装。
  【祭神有个什么用,姜王忙活了这么一通,也不见雨停。】
  【光是蓝河县祭河神,每年都要死那么多无辜的小孩,更别说其他地方了。】
  【现在不都讲究天命神授吗?祭祀的事情倒是可以利用起来。要是祖宗和神仙都指名让阿蓁当继承人,那就好玩了。】
  【你想太美。华人的信仰讲究实用主义。那群想要竞争王位的公子和公孙,可不会就这么认命,只会找理由说是阿蓁作假。虽然咱们本来就是作假。】
  祭祀就是个心理安慰剂,除了姜王和大臣,都邑的百姓在这个时候都要拜拜先租,更别说挨着大河的城池和村落。
  可就算这样,朝廷还是不断接到水位上涨的消息,甚至有的地方已经被水淹了。
  这个时候,各地的郡守、县令和底层官员都格外紧张,管理不好底下受灾的百姓,让他们到处乱跑,造成动乱,他们也是要杀头的。
  幸好现在的山林资源丰富,一村的人团结起来狩猎采集,再加上家里的存粮,勉强也能果腹,可淋雨之后,着凉生病是避不可免的,死亡也成了理所当然的事。
  不仅如此,水灾过后,姜国还会新增大量的奴隶,现在都邑奴隶的价格,已经开始降了。
  姜蓁住在王宫,没法实时知道蓝河县的情况,只能叮嘱周胖,蓝河县送来的信,一定要第一时间报告给她。
  这段时间,姜王案头上的竹简,每天都有几十斤。为了帮姜王分忧,姜蓁每天也有十来斤的竹简需要批阅。
  不特意叮嘱的话,姜蓁还真怕错过蓝河县的消息。
  不用姜蓁提,周胖也很关注蓝河县,一接到信,就赶紧来向姜蓁禀告。
  “公主,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好消息是,县里的大坝拦住了洪水,坏消息是,陈冬他腿摔断了。”
  姜蓁不自觉的就提高了音量,“陈冬为什么会摔断腿?”
  竹简上的信息简洁,周胖转述的是送信护卫说的话,“前天晚上洪水涨起来了,陈冬不放心,连夜赶去检查大坝。结果洪水倒是拦住了,可陈冬一个脚滑,不止腿摔断了,头还摔了个大包,现在正躺着养伤呢。”
  大坝是陈冬组织修起来的,凝聚了他和周围百姓的心血,最担心大坝出问题的就是他,所以白天在大坝周围巡逻还不算,晚上都要担心的去看一眼。
  结果大坝没事,他人倒下了。
  陈冬这个样子,姜蓁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只能关心的问道:“找医者看过没有?没什么大碍吧?”
  “应该是没事的。陈冬就算躺着养伤,也还有精力安排蓝河县的乡民巡视大坝。”周胖说道:“陈冬的大坝还算得用,公主你这下放心了吧。”
  姜蓁:“心放了一半,雨还在下呢。”
  姜国的暴雨,一阵一阵的,半个月的时间,涨了两次洪水。不过陈冬新修的大坝□□,护住了乡里的农田屋舍没被洪水淹没。
  其他地方,可就没那么好运了,洪水一退,各种不好的消息,就快速的传回都邑。
  大量逐利的奴隶贩子,涌向了灾区,花少量的粮食,就能换得一个强壮的奴隶,然后他们再把新收的奴隶送往都邑。
  姜王连下几道政令,警告受灾的地方要保人口,若是大量的土地被荒废,他们的官也不用做了。
  除此之外,姜王还派人给受灾的地方送去了豆子和小麦,作为粮种,耕地的农具也送去了不少,主要是安抚百姓,让他们老实回乡种田。
  因为姜蓁当初给姜王提过赈灾的建议,所以姜王直接把姜蓁派做左相的副手,让她全程参与此事,姜蓁也有幸了解到了姜国的粮食储备。
  一亩普通的土地,每年的产量是百斤左右。肥沃的良田,能得到很好的灌溉的话,亩产最高能达到三百斤。和后世亩产轻松上千斤的产量,完全不能比。
  姜国的人口三百万,能组织起来的军队有五十万,朝廷的存粮,也就够全国百姓吃一年,要是打仗的话,就只能支撑半年。
  姜国有盐铁之利,以富庶著称,但国家的粮仓却这么单薄。
  难怪之前郭凡会说,姜国之富,富不在朝廷,不把这两项生意收归国有,姜国很难再进一步。
  去姜国的粮仓转了一圈之后,姜蓁也说不出什么豪气的话了,只对姜王问道:“当初父王你为什么不留下郭凡。”
  “你这孩子的眼光很独到,陈冬和郭凡,都是了不得的人才。可很多事情,哪怕我是君王,也不是我想做就能做的。我只希望最后这几年姜国能平平稳稳的就好。”
  姜蓁可惜的叹了口气,说道:“郭凡好像留在宋国,还被重用了。”
  都邑往往是消息最流通的地方,郭凡一出名,姜蓁就知道了。
  姜王评价道:“宋国太后厉害,也有野心,可她年纪大了,身体也不好,她儿子又是个蠢笨的,后继无人。郭凡在宋国想要成事,很难。可惜了宋太后的大儿子,若不是中了流矢……”
  各国的内部消息,姜蓁接收得比较少,姜王说起,她就只能老实的倾听。
  八卦了两秒,姜王就回归正经,“不提宋国的事了。我倒是听说,你的公主府最近挺热闹的。”
  姜蓁无奈一笑,“也不知道他们怎么想起我来了,朝廷里的大臣,谁说话不比我管用。”
  各处郡县,总有完不成姜王要求的官员,为了自己的小命和官声,这群人只能四处送礼,生怕被姜王杀鸡儆猴。
  姜蓁现在虽然只帮姜王处理杂事,但她现在的名望很高。
  大河上下,唯一没有受灾的地方,就是蓝河县。
  别的地方都是哭声一片,唯有蓝河县,水灾过后还有笑脸,就算姜蓁不在当地,蓝河县的百姓,也自发组织起了庆祝活动,热闹了好几天,还编了许多歌颂蓝河公主的歌谣。
  这些歌谣最开始只在蓝河县传唱,到后面,大河上下游的百姓都在唱,不知道有多少人羡慕蓝河县的百姓有姜蓁庇护,蓝河县周边不少百姓,都偷偷的投入了蓝河的怀抱。
  经历水灾之后,蓝河县的人口非但没有减员,还多了不少。
  蓝河县的情况摆在那里,她出钱出力修大坝,没人觉得她不配这些赞誉。
  名望再创新高,朝廷上的诸位大臣对她也尊敬了许多,她说出的话,分量也变得更重,甚至她还能影响到姜王的决定,送礼名单上,她排在头一个。
  对那些四处送礼的官员,姜王倒也没有苛责,只说道:“这些人还知道敬畏,比那些胆大包天的人好。”
  “父王指的是那些发下去的粮种,会有人动?”
  “哼,总有不怕死的。”姜王问道:“我要安排使者去大河上下游巡视,公孙韬和公子昂这两个人,你觉得派谁合适。”
  姜王问的,不单单是巡视的事,还包含了未来继承人的选择,他这是在征询姜蓁的意见。
  “父王看好这两个人?”姜蓁问道。
  “倒是可以试着培养起来,宗室里就没几个出挑的孩子。”姜王玩笑着问道:“怎么?你不喜欢他们两个?我看他们也没少给你送东西。”
  正是因为这两人对姜王足够恭敬,对姜王身边的人足够和善,姜王才会把他们纳入考虑范围,相比起能力,姜王更看重继任者的品德。
  姜蓁不想在这件事上发表意见,免得让姜王以为她真的支持谁,反倒让未来的竞争对手占了便宜,只说道:“我可以替父王分忧。巡视河道的事情,我也能做的。”
  姜王拒绝道:“那不行。灾后容易有疫病,我担心你的身体。”
  这个理由很强大,弄得姜蓁都有点哭笑不得了。
  【我一个爆笑出声,姜王是会当爹的,多护着自家孩子啊。】
  【这是亲爹,有危险让别人家的孩子上,自家孩子捡好处就够了。】
  【他就阿蓁这一个独苗苗,可不得护着点嘛。夭折了那么多孩子,姜王肯定都有心理阴影了。】
  虽然体谅姜王的用心,但姜蓁还是坚持说道:“父王,还是让我去吧。我怕公孙韬他们办事不用心,受苦的还是姜国百姓。”
  “我知道你一直都是个心善的好孩子,只有你才会真心替父王着想。可这是个苦差事,你听话,让他们去就行了。”姜王幽幽的说道:“他们想要从我手里接过姜国,总要经过诸位臣子们的考验,让人心悦诚服才行。”
  姜王这么说,让姜蓁更不想放弃这个差事了,“父王,你就让我去吧,这段时间你教我这么多本事,总得让我有地方施展,这是个多好的机会……我要把这事办好了,谁不夸您教女有方,后继有人。”
  吹完了姜王的彩虹屁,姜蓁又一再保证,沿途会注意自己的身体,会带上医者一起走,肯定不会在途中生病。
  姜王就算再担心,也抵不过姜蓁想要办差的强烈期望,只能无奈妥协。
  为了姜蓁的安全,姜王除了把上次给姜蓁的两百护卫分给她了,还另外增加了两百护卫。
  临走之时,姜王还把自己的佩剑给了姜蓁,给了姜蓁随便砍人的权利。
  右相看这画面看得眼皮直跳,站出来提醒道:“王上,公主年幼,性格冲动,若是……”
  姜王呵呵一笑,表情无害:“无碍。我信我儿能明辨是非。”
  他把姜蓁放出去,就做好了姜蓁会砍人的准备。姜蓁的性子和她的叔伯兄弟不一样,或许是生长在宫外的原因,姜蓁对下面的百姓和奴隶,格外怜爱看重。若真有官员乱来,姜蓁绝对不会和稀泥。
  除了护卫和剑,姜王还给了姜蓁临时调兵的权利,中途谁要是敢对姜蓁不利,她就能从最近的郡县调人来帮忙。
  姜蓁刚离开都邑,消息就传了出去,受灾地区的官员,都默默的绷紧了神经,担心剑砍到了自己脖子上。
  这个时候正是最关键的时刻,姜蓁中途一点都没有拖延,直奔目的地。
  怕后面的人有所准备,所以姜蓁第一个去的就是受灾最严重,奏章里叫苦叫得最多的安渡县。
  刚到达安渡县,县令远远的就来迎接姜蓁,诚惶诚恐的把姜蓁迎到了县衙,路上一边诉苦,一边报告着安渡县内的情况。
  “今年运气不好,水是半夜突然涨起来的,好多地方的百姓夜里不够警醒,再逃的时候就迟了。后面县内的情况稍好一点,又遇上了山崩……”
  暴雨洪水加泥石流,安渡县确实有够倒霉的,姜蓁的眼神不自觉的就带上了同情,问道:“朝廷给的粮种发下去了吗?可有人因为找不到吃的饿死,县内可还有余粮?”
  “粮种和农具都已经发给各乡了。”县令非常坦然的的说道:“公主若是需要的话,可以召见各乡三老来询问。”
  姜蓁摆了摆手,说道:“那倒不用。现在大家都忙着修整房屋田地,我折腾他们做什么。”
  隔几年就会碰上一次水灾,大河周边的百姓都已经学乖了,看到雨势不对,就会把家里的粮食藏到山洞。
  家里还有点存粮,不至于马上饿死。可地里一季的收成没了,后面的日子才是最难熬的。这段时间,灾民家里哪怕有麦有豆,也会去山里打猎、挖野菜填饱肚子。
  姜蓁明面上带着麾下的门客在县衙查阅公文,私底下早就已经把人派出去了。
  这次出门,除了护卫,她还把带了府里学堂的孤儿。
  在县令来接姜蓁之前,这几十个孤儿,连带着保护他们安全的护卫,都已经混入了安渡县。
  牧和红叶两人搭伴,把自己弄得狼狈之后,然后跟山坡上挖野菜的小孩打听消息。
  “你是哪家的小孩,我怎么不认识你?挖过界了吧。”
  “我家里人都死了,我是去投奔亲戚的,路还没走到一半,我肚子就饿了。”牧哭丧着一张脸,把干净的野菜叶子团吧团吧就扔进了自己嘴里,含糊着问道:“你们村里今年死的人多吗?”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