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小说>书库>历史军事>争魏> 第1190章

第1190章

  养儿如羊,不如养儿如狼。
  不管杨峥承不承认,这时代的精英还是士族豪强。
  有士族豪强的支持,船厂的建造速度大大加快。
  杨峥干脆放开禁令,允许士族豪强自己造船,不过三千斛以上的大船都需要在海事司登记,每年往返大秦,都需要缴纳关税。
  大秦的税收无处不在,不向赚钱多的士族豪强收税还能向谁?
  有钱的多交,没钱的少交不交,天经地义。
  不能反其道而行之。
  第九百一十五章 南
  汉武帝灭南越国,设交趾刺史部,地分七郡,治所在红河平原上的赢娄。
  东汉献帝建安八年改为交州,治所迁到番禺。
  后东吴从交州析置广州,交州的治所又迁到红河平原的龙编县。
  后世一个红河平原就养活了近亿的人口,其土地之肥沃可见一斑,因此一直被南边的临邑国惦记着。
  陆抗从交广都督到安南都护,自始至终都知道要对付谁。
  近两年的训练和屯垦,麾下兵精粮足,一支两万人的步军,一支一万人的水军。
  麾下大将吾彦、左奕,岭南诸将毛炅、董元、解系,还有陶璜、陶濬、陶广兄弟三人。
  岭南可谓将星云集。
  最精锐的是陆抗的七千荆州部曲,经过一次一次战火的淬炼,换上大秦的装备后,更是脱胎换骨。
  “都护,将士集结完毕。”部将吾彦兴奋道。
  入秦之后,他们都得到了封赏。
  王濬顺江而下,快速攻破建业,荆州和江东没有受到战火的荼毒。
  这也算是最好的结局。
  沙场上,三万步骑早已集结完毕。
  黑色的盔甲如同一片巨大的乌云,遮蔽大地,军容颇盛。
  背后有整个江南地区的支撑,自然装备精良。
  原本南下的战马有一万匹,但因难以适应南方湿热的环境,病死了三千多匹,能适应坏境的不到一半,只有四千多匹。
  不过已经够用了。
  高大的骑兵从北向南可以横扫林邑。
  陆抗还招募了大量岭南山越人。
  他们擅长丛林作战,不惧瘴气,熟悉南方水土,是最好的兵源。
  山越和蛮族被吴国针对了几十年,也逐渐汉化了。
  陆抗名头极大,在山越和蛮族中也有非常大的威信,一道安南都护府的政令下去,山越和蛮人走出山林,成为大秦的待归,合法拥有土地。
  不愿走出山林的,则成为征讨和练兵的对象。
  近两年的时间,麾下将士颇有战力。
  “林邑国有多少象兵,你们查清楚了没有?”陆抗询问道。
  “查清楚了,有战象七百四十七头,象兵两千三百九十二人。”陶璜拱手道。
  陶璜之父陶基曾为交州刺史,在当地有一定的势力,家中有不少林邑僮仆,秦军的情报来源,一大半是这些僮仆打探到的。
  “林邑人有战象,我们亦有,都护何不训练一支象兵,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左奕拱手道。
  广州就有不少大象,陆抗研究过一阵,最终还是放弃了,坚决用战马,“战象高大笨重而胆小,极易受惊,操控不易,不能久战,不如战马远甚,林邑人若依仗象兵,则此战必败。”
  “区区一个林邑而已,一郡之地,与我大秦为敌,焉能不败?”杨稷病逝后,毛炅就成了南中第一将,与杨稷的勇猛不同,毛炅擅长用计。
  不过也在陶璜手上吃过亏。
  陆抗麾下其实有两路人马,一路是江东降将,吾彦、陶璜、左奕等,包括陆抗,也是这一路人马的代表。
  另一路则是当年随霍弋东征交州的南中将领。
  杨稷、毛炅、董元、解系等将。
  霍弋的死多多少少跟陆抗有些关系,所以两边的人马隐隐约约间有一层隔阂。
  陆抗敏锐的察觉到这层隔阂的存在,所谓都护,无非就是平衡各种力量,拧成一股绳,“林邑野心极大,不可小觑。”
  众将神情一肃。
  陆抗的话,他们还是要听一听的。
  现在,猎物只有一个,而猎人却有两个。
  好在陆抗是个深明大义的人,没有偏袒任何一路人马。
  吾彦、左奕、陶璜等吴将的品行还不错。
  两边没有刻意为难谁,南中将领大本营在交州,江东将领大本营在广州,通常情况下井水不犯河水,相安无事。
  陆抗正色道:“诸将听令,此次南征,兵分两路,毛炅、董元、解系由陆路南下,正面迎战林邑军,吾彦、陶璜、左奕由海路南下,抄略其后,南北夹击!”
  “遵令!”二十几员将佐齐声应命。
  多余的话,陆抗一句都没有说。
  这些将领都是文武双全之辈,知道轻重,也知道此次征战的意义所在。
  如果因为某人的愚蠢而导致失败,那么这个人的前途也就没有了。
  很多人的名字早就递到皇帝的案牍上,只要此战得胜,他们就会受到重用。
  两路大军南下,气势如虹。
  林邑国早有准备,在日南郡边境上集结三万重兵。
  林邑王范熊口出狂言,要让秦军片甲不归,然后以交趾为基,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然后克日北伐,直取交广,北上荆襄,顺江横扫江东……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