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小说>书库>历史军事>我在春秋不当王> 我在春秋不当王 第570节

我在春秋不当王 第570节

  “呵呵,他若当真是如此轻易激动之人,又如何能苟到今日?放心吧,自是无妨!”
  李然他们三人被带到邑宰府邸,又收缴了他们随身的武器,褚荡却是不肯放下手中的长戟。
  僵持之下,后来褚荡便是被留在了厅外,手握长戟在那时刻夙卫。李然和范蠡,则是大步进入厅内。
  不多时,公敛阳则亦是带着几名随从进来,见到李然,也是拱手道:
  “久闻先生大名,幸会!”
  李然还礼道:
  “见过公敛大人!”
  公敛阳示意李然坐下,他在这之前就见过范蠡,所以也是对他一番点头以示友好。
  二人坐定,公敛阳便是立刻开口言道:
  “明人不说暗话,先生此行,可是为了鲁师围我成邑一事而来?”
  李然点头道:
  “正是,处父大人,如今齐师的情况,想必大人也已是有所耳闻了吧?”
  公敛阳眼珠子一转,回道:
  “嗯,略知一二。”
  李然这时却又是故作长叹,并是惋惜道:
  “哎……自古以来,同国的君臣之间,互相背叛的例子尚且不胜枚举。又更何况大人与齐人之间本就不是同心同德的。如今,齐国已经弃大人而去,大人若继续负隅顽抗,既不能为自己带来更多的利益,却还要背负叛臣的骂名,这么做真的值得吗?处父大人这几日,想必也是将此事想通透了吧?”
  公敛阳听到这些话,低头不语。
  李然又道:
  “如今齐师既退,大人又何必在此苦撑?大人虽有叛出之举,但是终究无有同室操戈之实,大人如今若想回头,也并非无有退路可言呐?……”
  公敛阳闻言,眼珠瞪圆,并是不由惊问了一句:
  “哦?此言当真?”
  第七百四十章 孙武不在吴营
  李然眯了一下眼睛,并是继续拱手言道
  “那是自然……处父大人本就是鲁人,又为孟氏家宰。说起来本就是自家人一般。如今虽有叛出之实,但好在也并未是引得同室相残。所以,我李然今日才敢是斗胆前来交底相劝呐!”
  “依在下愚见,眼下大人却有两条路可走。一条便是继续留在这成邑做邑宰,但是城墙必须要予以拆除!”
  李然说完,不由是来了个停顿,静待公敛阳是思索了一番。
  只见公敛阳是略作沉思,随后又继续问道:
  “这第二条路,又当如何?”
  李然则是微微一笑,并是言道:
  “另外一条嘛……成邑留下,但是大人则必须要离开鲁国!成邑乃为我鲁国北鄙重镇,而齐国又为鲁祸久矣。留下成邑也并非不可,但是……大人却必须要离开鲁国才行,否则,必将引得季氏与叔孙氏的不满……”
  公敛阳听到这里,却又是狐疑不定。
  但是,他也知道,李然确实是直接与他交了底。
  “先生这么早便说出底线……就不怕在下与先生再讨价还价?”
  李然微笑道:
  “呵呵,处父大人乃是聪明人,自会权衡其中利弊!此乃孟孙大人的亲笔书信,还请处父大人过目!”
  随后,李然便从袖口是取出孟孙何忌给他的信札,并是亲手递给了公敛阳。
  公敛阳当即拆开来看,确是孟孙何忌亲笔所书。
  孟孙何忌显然已经认命,并在信中是陈述利害,表示公敛阳若再负隅顽抗,也并不会有什么好的结果。
  公敛阳将书信放下。
  “家主与先生所言,在下已经全都明白。但是如今成邑被围,在下即便是想就此出奔,只怕也难吧?”
  李然坚定言道:
  “对此处父大人不必担忧,我李子明可以性命作保,让处父大人平安离开鲁国!”
  公敛阳低头沉思了一阵,接着又苦笑了一声:
  “我公敛阳忠于鲁国,忠于孟氏,最终却是落得与阳虎一样,得了个出奔的下场?!这……实在是令人心有不甘呐!……”
  李然却是言道:
  “时也,命也!大人虽是一心为孟氏考虑,然而却不懂得天命之变易。昔日三桓四分公室,公室由此暗弱,三桓各自为政,以致纲常失统。待到阳虎摄政,假借公室之名而欲肃清三桓,处父大人忠于孟氏,不忍三桓将倾,是以处父大人力挽狂澜,扶助三桓而使阳虎出奔。”
  “然而,此时之三桓已并非彼时之三桓。昔日之三桓,所患者乃是君臣不睦。而如今三桓所忧患的,却是阳虎、侯犯、公山不狃之流!”
  “所以,大人之所败,乃是败于天时,而非大人之过也!”
  公敛阳听得李然这一番言论,不由是站起了身:
  “哎……我公敛阳如今再徒留成邑,也已无必要。唯愿成邑之城墙得以保全,也算是在下为孟氏所做的最后一件事吧!”
  “在下愿意选择出奔!还请先生安排!”
  李然闻言甚喜,并是言道:
  “处父大人如此深明大义,李然深感敬佩!”
  公敛阳无奈挥手,苦笑道:
  “哪是什么深明大义,但凡有一丝机会,我又岂会轻言放弃成邑?……哎,罢了罢了,事已至此,再多言也是无益!”
  于是,李然当即和公敛阳商议出奔之事,说定之后,公敛阳也是最后一次在成邑大摆筵席,特意款待了李然和范蠡。
  褚荡虽不肯放下长戟,但公敛阳也是直接特许其入内。
  酒过三巡,公敛阳却又突然是哈哈大笑起来:
  “哈哈哈!子明先生当真是将我们鲁国三桓是玩弄于股掌之中呐!就比如我这成邑吧?先是让这位小兄弟前来稳住我,再是促成孔丘和高张会谈,紧接着又是孤身犯险,去了齐国一趟,只凭着三寸不烂之舌,不伤一兵一卒,便是说退了齐国五万之师!如今,却又来此赚我出奔!先生手段高妙,阳亦是佩服得紧啊!”
  李然听出公敛阳言语中有不满之意,却也知其不过是口舌之快。所以,他依旧是笑脸迎合道:
  “呵呵,主要还是处父大人深明大义,大人若真是与公山不狃那般素有反叛之意,我李然纵是再口若悬河,恐也是无济于事啊!而这,也不正体现了处父大人与这些人之间的不同吗?!”
  公敛阳摇头道:
  “哼哼!说得倒也好听,只是让我公敛阳白白当了这个冤大头了!不过,先生也可放心,我公敛阳既是一言既出,就绝无悔改之意!”
  筵席过后,公敛阳亲自是将李然三人送出成邑。李然回到营帐内,也将此事是告诉了孔丘,孔丘闻言大喜。
  紧接着,公敛阳也是按照约定,第二天便从鲁师所预留的通路独自离去。而孔丘等人,也是顺利的进入了成邑,并对公敛阳一族亦是好生安抚。
  而这时,在鲁国三桓之中,却也是理所当然的又起了一番争执来。
  道理也很简单,季孙斯和叔孙州仇当然是希望将成邑的城墙拆去的。但是,孔丘此刻却也是改变了初衷,决定是要留下成邑的城墙,以便于日后能够继续提防齐国。
  当然,因为季氏的费邑和叔孙氏的郈邑都已拆除了城墙,如今独独留下了成邑,这个举动确是会让他们心怀不满。
  不过,孔丘对此当然也是早就有了预案。
  “鲁国之大患,齐国也。如今齐人无信,一再背盟。成邑乃为其要冲之地,不可不防。”
  “然而,此邑紧要也绝非一家可守。丘提议,名义上,成邑虽然依旧是归于孟氏,但需得另派人驻守。而此人选,必是由公族大夫担任,并要三家共同举之。不知二位大人以为如何?”
  季氏和叔孙氏一听此言,也是顿时哑火。
  倒也并不是他们不想拆去成邑的城墙,而是他们突然发现,横向比较之下,孟氏的损失似乎是要远远大于他们了!
  将心比心,自家的主邑,最终却连自己都说得不算了,这种做法显然是比简简单单的拆了城墙是更为要命的。
  而这新任的成邑,孔丘其实也早就想好了。为了避免刺激到孟孙何忌,孔丘提议是暂时由平日里与孟氏一直交好的公族大夫,鲁昭公之孙,公孙宿担任!
  而伴随着成邑危急的完美解决,孔子的隳三都也就此是落下了帷幕。
  ……
  另一方面,李然却也不愿在成邑久待。
  因为他现在心心念念的,就是跟孙武见面。
  他在辞别了孔丘后,便又带上十几人,加上褚荡和范蠡,再次启程前往了鲁国的南鄙。
  在路上,范蠡也是忍不住言道:
  “这长卿兄到底是在作甚?率军滞留在鲁国境内,进又不进,退又不退,当真是奇怪?……该不会……是吴王真想要对鲁国图谋不轨?难道……是长卿兄也失势了不成?”
  李然摇头道:
  “这个倒不见得,也许长卿他是另有打算也未可知……”
  虽然李然对此自然也是大惑不解,但他对于孙武的能力,还是极有信心的。
  而当他们孤身来到吴营之后,却是出乎意料的受到了吴人的热情招待。
  李然四下一番观察,竟发现吴师的营地规模,与他们在此驻守的人数完全是大相径庭!
  李然心中一动,若有所思。
  他们先是被安排到了一处营帐,褚荡依旧是在帐外守护。范蠡则是陪在李然身边,范蠡从水罐里到了一盏清水,不由忐忑道:
  “据说先生和吴国也是颇有恩怨,会不会……”
  李然说道:
  “呵呵,少伯多虑了。吴王阖闾乃世之枭雄,尽管与我有些旧怨,但绝不会拿我如何。他既然能容得下子胥和长卿,由此便是可见一斑!这个吴王,选贤任人不拘一格,即便是有杀父之仇也不计较,真大丈夫也!”
  “更何况,他如今的敌人乃是楚国和越国,杀了我对他又有何裨益?”
  范蠡正要回话,只听得外面是有人通报道:
  “孙将军到!”
  李然和范蠡都以为是孙武,却听得褚荡是在外叫唤了一声:
  “你是何人?!为何要冒充孙将军!”
  <div style="text-align:center;">
  <script>read_xia();</script>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