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李严急得满头大汗,怒喝道:“都给我闭嘴,马上列队迎敌!”
  这次兵卒倒是听到了李严的喊声,可还没等他们列队,远处火光晃动,地面一颤。
  “轰轰轰……”夜色之中,马蹄声骤起。
  来人并不是张辽的伏兵,而是先行一步的赵云。
  赵云来到这里埋伏陆逊还真不是巧合,连夜行军的赵云过了庐江郡,就到了徐州境内,按照路程来算,急行军的话,三天的时间也差不多刚好能赶到广陵附近。张辽大营起火,自然也瞒不过赵云了。
  那时候还没什么gps定位系统,赵云也不知道张辽大营的具体位置,但人都有好奇心,就算没好奇心,这么大的火势,赵云也要看看前面是怎么回事的。
  赵云仗着自己的马快,独自来到前方查看,正好赶上陆逊和李严收拢兵卒的时候,急忙回去整顿兵卒,到前路埋伏陆逊。
  解释一下赵云为什么不直接解救张辽的大营,这里原因有很多。
  第一,赵云赶到的时候,陆逊和李严已经准备撤退了,这个站在高处就能看出来,赵云害怕时间来不及。
  第二,救援不是那么简单的,虽然有火光,但这也是晚上,根本看不清人的。大营之中再杀进一伙人来,谁知道是敌是友,很有可能会引起一场自相残杀的。站在高处能看得清,进入大营就分不清哪里有敌人了。
  第三,赵云的兵卒战马都很累了,想要救援别人,都容易把自己当搭进去。
  所以赵云并没有直接去救张辽的大营,而是选择截杀陆逊和李严得胜而回的军队,而赵云来时的路线正好卡在广陵和张辽大营之间,还能给骑兵留下一点休息的时间。
  事实证明,赵云这个决断简直是英明无比,陆逊和李严回来的并不快,足足给赵云留下了近一个时辰的休息时间。这一个时辰虽然不足以让人马恢复到最佳状态,但恢复的体力冲锋一次却足够了。
  所以赵云将三千骑兵分成十队,每队三百人,排成三行,列成一个松散的攻击阵型,自己带着一只骑兵突前,充做尖刀使用。简单点说,就是将骑兵的打击面尽量扩大,分成三波进攻。而赵云自己负责突击,偷袭对方的主将,让陆逊和李严没有时间指挥兵卒。
  而且赵云下达的军令也很简单,就是向前冲,别回头,反正他们只有冲杀一次的体力。
  措不及防的江东兵卒被杀得七零八落,根本挡不住骑兵的冲击,赵云带领三千兵卒像铁犁一样在敌军中掠过,不过翻起的都是血肉尸骸。
  陆逊更倒霉,正好赶到赵云的冲锋路线上,要不是陆逊机灵,跳马逃生,估计就把小命交代在赵云手里了。但就算如此,陆逊也被赵云的枪尖划了一下,肩膀上血肉横飞。
  第三百九十五章群雄轮战猛张飞
  仅仅一次冲杀,赵云的三年前骑兵就斩杀了将近三千敌军,平均每人沾染了一条人命,这还不算伤兵,陆逊和李严可谓是损失惨重。
  如果不是赵云长途跋涉,兵卒疲惫,没办法阻止第二次进攻,李严和陆逊这一万多人能不能活着回到广陵还是个问题。眼看着赵云的骑兵冲杀而过,李严和陆逊急忙指挥兵卒重新布阵,以便抵挡赵云骑兵的冲击。
  鲜血是最好的教训,这一次江东兵卒动作快多了,几乎在眨眼之间就布好阵势。
  但陆逊和李严战战兢兢等了半天,也没见到赵云带兵回转,两人急忙派人前去查看,半晌过后,斥候兴高采烈的回来了,告诉陆逊和李严一个好消息:赵云奔着张辽的大营去了,并没有再次冲杀的意思。
  陆逊多聪明啊,略一思索就明白怎么回事了,肯定是赵云的兵马从远方而来,体力不支,只能发动一次攻势而已。
  可想明白了这一点,陆逊就更加郁闷了,这运气也太差了吧,只要提前行动半个时辰,都能避过赵云这轮冲杀。不过这次惨败也给陆逊好好上了一课,让他知道,无论在什么时候,都不能放松紧惕。
  血淋漓的教训远比书本上的说教深刻得多!
  总体说来,这一次混战张飞这边还是吃了点小亏的,水军损失率三四千人,陆军损失了四五千人,加起来接近八千人了。张辽这边也好不到哪去,加上大营中的损失也在六七千人上下,如果不是赵云横插一手,张辽是肯定吃亏的。
  众人各自收兵回营,收拢兵卒救治伤员不提,转眼间十余天过去了,张飞数次突围,都被赵云和张辽连手击退,而魏延和李重也先后来到广陵。
  李重手中聚集了近十万军队,立即改变策略,将广陵团团围住,摆出一副要将张飞感觉杀绝的架势。
  现在对于刘备来说就非常为难了,张飞困守孤城与伊籍隔江相望。想要救援张飞,伊籍必须全军出动才有可能,可伊籍要是出动全部水军,一旦吃了败仗,刘备就失去了水军优势,再也控制不住大江航道,甘宁就会渡江攻打丹徒,在江南建立一个军事据点,这对刘备来说是非常致命的。
  …………
  广陵城南门外,李重端坐在高台之上,手里捏着一个特制的小茶壶(三国时期的喝茶的习惯和现在不一样),眯起眼睛,饶有兴致的看着两个人厮杀。
  厮杀的人是魏延和张飞,魏延当然不是张飞的对手了,不过魏延心里有底,后面还有好几个人等着呢,自己不用保存体力,消耗张飞的体力才是正理。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魏延将钢刀轮的跟风车一样,刀光肆虐,杀得张飞手忙脚乱。
  刚不可久,魏延这样催发体力的做法注定不是长久之计,七八十招一过,魏延就感到气力不支了。
  张飞大喜,刚要展开反攻,就听到一声呼喝:“文长闪开,待我来会会张飞。”
  魏延也不逞英雄,答应一声,拨马就跑,听这略显苍老的声音就知道,来人肯定是黄忠黄汉升了。将张飞死死围困之后,下邳也就安全了,留着黄忠守城也是浪费,所以李重将黄忠也调到了广陵。
  还没等张飞追杀魏延,一支羽箭尖啸着飞了过来,直射张飞的面门,张飞也顾不得魏延了,急忙抡开长矛,拨打黄忠的羽箭。
  好容易挡开羽箭,黄忠赤红的刀光就到了,转眼之间就将张飞笼罩在刀光里。
  “锵锵……锵……”兵刃的撞击声密如爆豆,火星四溅,张飞再一次陷入苦守之中。没错,张飞的武艺确实比魏延、黄忠高,但这种差距并不明显,或者说并不能在几招之间就体现出来,张飞如果想要秒杀魏延、黄忠,也要冒着被秒杀的风险。
  稳胜的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依靠强绝的力量,快速消耗魏延和黄忠的体力,最后再一击而胜。
  问题是现在魏延和黄忠也打着一样的算盘,消耗张飞的体力。
  黄忠的体力不如魏延,拳怕少壮什么时候都说得通,但对于张飞来说,黄忠对自己的威胁还要大于魏延。
  和魏延拼斗的时候,张飞手忙脚乱主要是因为没有防备,魏延的力气对张飞没什么威胁,但是黄忠不一样,除了偶尔爆发一下,黄忠大多数时候开的都是江淼的招式取胜。不得不说,张飞的武艺趋近去大开大阖,很少有用到惊险的招式。
  当然了,这不是说张飞招式粗糙,这只是相对比较而已,个人的性格习惯不一样,出招的习惯也不尽相同而已。
  黄忠比魏延还要无耻,魏延是等着黄忠前来救援,黄忠是直接出绝招……大召唤术。
  ……
  “张辽,速来助战……”
  张飞都快气炸肺了,什么人啊!这才几十回合,就要跑了!但张飞也知道,不车轮战的话,人家也不会和自己单打独斗。话又说回来了,张飞也不傻,明知道人家车轮战还硬要出头,还不是藏着撞大运,斩杀一两员敌将的心思。
  黄忠过后就是张辽了,说到综合实力,张辽是三人中最强的。年约四十的张辽正是壮年,体力和耐力都在巅峰,要说到招式精妙,张辽也有二十余年的战场经验,更重要的是,张辽有和顶级武将交手的经验。
  别忘了,张辽可是和吕布共事过很长时间的,相互切磋的机会不会少,虽然张辽是属于被蹂躏的类型,但现在的张飞还比不上吕布,所以张辽打得还算轻松。
  相对比魏延和黄忠的攻势如潮,张辽和张飞就打的比较平淡了,互有攻守,也看不粗什么玄妙之处来,最起码李重看不出来。
  不过现在李重又开始魂游天外了,李重纳闷的是:这个张飞没道理这么厉害啊!
  一开始观战的时候,李重还抱着看戏的心理,这是肯定的,怎么打他都稳赢不输。所以嘴里念念叨叨的经常蹦出来什么:“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之类的言辞。
  听得周瑜心旷神怡,心说传言果真不假,李重的文采当真不错,不愧是文武双全的人物,在此人手下任事,也不算委屈了自己。
  但紧接着,周瑜就发现,李重有点神经病的嫌疑,什么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你这是从哪弄出来的排名啊。不过周瑜觉得,这话还算靠谱,一吕二赵说的应该就是吕布和赵云了,不过这个典韦是不是死得太早一点了。
  不提周瑜的碎念,李重却有些迷糊了,按照他的理解,关羽肯定势必张飞厉害的,武圣么,自然要牛叉一点,可现在看来,张飞太生猛了,连战魏延黄忠两员大将,还跟刚出河的大虾一样,活蹦乱跳的,看不出一点疲惫的架势。
  其实李重哪里知道,张飞也是在苦撑呢,魏延和黄忠也不是泥捏的,张飞战退二人,耗费了很大一部分体力,不然的话,张辽也不会打的这么轻松。
  “哈……哼……”见到张飞似乎有些体力不支,张辽越战越猛,刀光暴涨,朝着张飞席卷而去,钢刀划破空气,呜呜作响,战场上响起凄厉的破空声。
  张飞闷吭一声,也舞动长矛,迎了上去,战况顿时激烈起来。
  见到张辽好像占到了上风,李重的心思也活跃起来,心说我想不明白,但我可以问啊,咱手下也有高手啊!
  将赵云叫到身边,李重问道:“子龙,张飞和关羽谁的武艺高些?”
  赵云呵呵一笑,答道:“主公,战场绝杀,并不单纯比的是武艺,很多方面都能影响胜负的,比如说……”
  “别……你就直接说,正常情况下,张飞和关羽谁能打过谁吧?”李重急忙打断赵云的长篇大论,他也知道,自己不是习武的材料。我好容易毕业了,不听老师讲课了,你还想教育我,做梦!
  赵云苦笑一声,慢慢答道:“这个在……一般情况下,张飞的威胁更大一些,论到招式,关羽似乎比张飞更加凌厉,杀气十足,但是关羽似乎有些后劲不足,而张飞则属于越战越勇的人……”
  说到这里,赵云忽然说道:“差不多了……”
  “什么差不多了?”李重奇道,他正听得过瘾呢,还等着赵云一直说到前十名呢,怎么就差不多了呢。
  赵云飞快的说道:“张飞要反击了,我怕张辽将军抵挡不住,所以……”
  “那快去吧!”李重也知道轻重缓急,急忙说道。
  张飞却是忍受不住了,实际上张飞不是没有反击的能力,而是忍而不发,他心里非常清楚,李重阵营之中武艺最高的不是张辽,而是赵云赵子龙,赵云没出手,只是再等自己体力下降而已。
  可是自己再不快点击败张辽,保留的这点对付赵云的体力、怕也是要耗光了,没办法,只能提前出手了。
  张飞手中的丈八蛇矛就像一条蛰伏的巨蟒,忽然冲天而起,扭曲盘旋,张开血盆大口,带着暴虐的杀气,一口吞向张辽。在外人看来,张飞这一矛搅动风云,仿佛要带着空气一同轰击下去。
  这才是张飞的真功夫!
  “杀……”张辽眼见着一团漆黑的矛影迎面扑来,怒喝一声,不闪不避,一刀劈下,直取中宫。
  张辽不是愿意和张飞硬拼,他实在是看不清张飞这一矛到底要刺向哪里,如果两个人真的是单打独斗,张辽绝对会一刀反剁回去,和张飞拼个两败具伤。但现在可不是拼命的时候,只要挺过这几招赵云就到了。
  这一刀在漆黑的矛影之中划出一道长长的火光,响起剧烈的金属摩擦声响彻战场,听的人心神发渗。
  张辽一刀劈开张飞的矛影,也不恋战,转身就跑。张辽感觉刚才这一刀像是劈在了铁山上一样,而且这铁山还带着一股强大的反震力,震得自己浑身发麻,几乎要捏不住刀杆了。
  张飞眼睁睁的看着张辽逃跑,一点追击的意思也没有,他很清楚,追杀张辽就是白白浪费体力,赵云他们不愿意围攻自己也要分情况的,自己如果真的追杀张辽,这些人绝对能拉下脸来围攻自己。
  见到赵云策马而至,张飞冷笑一声,说道:“李子悔手下的大将都是这么无耻吗?以多取胜,算什么英雄。”
  赵云放缓马速,嗤笑道:“我不是英雄,张飞将军你就算英雄了,不要忘了,你也曾围杀过吕奉先,算不算以多取胜?”
  “啊……”张飞猛然将想起他也干过这种丢人的事,顿时一愣,耳边风声大作。
  赵云和张飞可不是琼瑶阿姨笔下的猪脚,到拼命的时候还磨磨唧唧,两个人的对话都各藏杀机。
  张飞说赵云无耻,以多取胜,是想要在气势上占据上风。赵云更坏,直接就打击张飞看宽于待己,严于律人的行为,还加上了一个偷袭。
  “嗤……”张飞猛地一扭头,寒光闪闪的枪尖在耳边掠过,枪尖抖动带起的劲风炸的张飞皮肤隐隐作痛。刚躲过这一枪,赵云的第二枪就到了,没有虚招,没有花俏之处,仅仅是快的叫人目不暇接而已,赵云的每一枪都刺向张飞的要害之处,却已经叫张飞手忙脚乱了。
  这是赵云想出来最安全的压制方式了,无论怎么和张飞拼杀都是带有风险的,除非能让张飞缓不过起来,进攻才是最好的防守。
  当然了,赵云也知道,自己不可能一直保持这样的优势,张飞一定会放手一搏的,要做的就是最大程度消耗张飞的体力。
  连刺了百余枪,张飞忽然怒喝一声,卷起漫天矛影……
  想得美!我就不信你有多体力,到现在还不累!赵云心里冷哼一声,手腕一抖,钢枪颤抖,发出凄厉的尖啸声,狠狠的轰在张飞的矛影上。
  果真不出赵云所料,张飞已经有点强弩之末的架势了,刚冒出反击的头来,就被赵云一轮急攻压制回去。赵云就像消防员一样,一轮又一轮的压制着张飞这个火药桶,几次打压下来,张飞的反击也变得越发无力。
  但在赵云感觉到,这只是一种假象罢了,张飞并没有完全到油尽灯枯的地步,反而还有一种蠢蠢欲动的力量,想要冲天而起。这货除了不会天马流星拳,就是主公口中的星矢,打不死啊打不死!赵云怨念丛生。
  “呼哧……呼哧……”张飞已经大口大口的喘着粗气了,胸膛像要炸开一样,想要拨马撤走,赵云的钢枪却阴魂不散的缠着自己。
  不能再等了,张飞豹眼环睁,喉咙里发出剧烈的咆哮声。
  “哼……”赵云也感觉到张飞要做搏命一击了,此时此刻、赵云感觉张飞像是变成了一头洪荒巨兽,想要挣脱锁链,回归荒野一样。
  赵云抢先出手,抡起长枪就砸了下去,由于速度极快,枪杆就像在水中舞动一样,空气给枪杆极大的阻力,硬生生将枪杆压成弧形。
  张飞闷吭一声,慢慢弓起腰身,举起长矛。张飞的这个动作做的极为舒展,看似缓慢,实际上却极为快速,乍一看去,就像一头巨熊在马上弓身而起,向上撑去。在赵云的感觉中,张飞向上这一撑气势磅礴,仿佛就连天压下来都能撑上去的架势。
  当然,这只是一种错觉,是一种武将独有的气势,熊虎之将说的就是张飞这种人,赵云很清楚这一点。赵云紧咬牙关,轮动钢枪,最后一击,赵云采用了最霸道的方法。
  “噹……”战场中发出一声震耳欲聋的爆响,赵云和张飞的兵刃撞击在一起。
  在渺渺余音之中,赵云的钢枪弹起老高,战马也被震得人立而起,踏踏踏……连退了好几步,在半空中旋转一圈,这才四蹄落地。
  相对来说,张飞的表现就要好一些了,战马嘶鸣一声,在原地转了一个圈,直奔广陵飞奔而去。
  但这只是看上去而已,就在枪矛交击的一瞬间,张飞的上半身又弯曲下去,隐约能听到张飞的身上发出一连串的闷响,这是骨节被挤压所产生的声响。为了不让压力把战马压倒,张飞用自己的身体将赵云这一击完全承受下来,虽然有一点点时间作为缓冲,但赵云很清楚,张飞肯定受伤了。
  张飞对当前的形势早有预料,等到赵云连人带马转过身来,张飞已经逃出十余丈远,堪堪撤出战团。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