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小说>书库>历史军事>亮剑之军工系统> 亮剑之军工系统 第478节

亮剑之军工系统 第478节

  第848章 高人
  为什么要换地方试飞就不用说了。
  造出原型机可以对鹰酱飞行员说是研究和学习飞机飞行原理,鹰酱飞行员也很于把它们当作是模型玩具。
  但这玩意真要飞起来而且还有飞行员在里头驾驶……一次两次或许鹰酱飞行员不会生疑,时间一久就难免会想搞清楚王学新这是在做什么了。
  再加上往后王学新还会把这东西用于战场,到时鹰酱飞行员很快就猜出这种“高精度火箭弹”是怎么研发出来的。
  导弹这玩意肯定是不能让鹰酱先知道的,否则王学新计划的那什么“弯道超车”、“不对称竞争”啥啥的,就全泡汤了。
  试飞地设在距离机场十公里外的一处试验场。
  这里曾经有顽军留下的一个废弃的小机场……在抗战打响之前,顽军还是有很多类似这样的小机场的,不过这些小机场基本就是那些达官贵人的游乐场,或者是军阀哄女人开心和惊叫的猎艳场。
  抗战打响后,这些小机场首当其冲的就成为鬼子航空兵轰炸的目标,于是没过多久就被顽军抛弃了。
  此时这机场已是杂草丛生,机场上还留有许多鬼子炸弹炸出的弹坑,还有几架老式飞机的残骸,不过已是隐约可见……值钱的铁或零件早就被百姓拆了换钱,只剩下不值钱的碎片丢了一地。
  王学新等人一下车,苏教授马上就指挥警卫将汽车上的轨道搬下来接着在地面上拼装起来。
  确切的说,应该称这轨道为发射架。
  就像火箭弹有发射架一样,“高精度火箭弹”当然也有发射架。
  别看这发射架简单,就是两根铁轨似的东西再带个倾角指向天空,但它其实大有学问……
  首先这可以增加“高精度火箭弹”的射程。
  “高精度火箭弹”自带的动力就只有机尾上一个加长的火箭发动机……如果研究成功,王学新打算把这火箭发射器增加到两个、三个甚至四个,这样就可以增加它的射程。
  这火箭发动机的推力不足以推动原型机升空……飞机起飞时往往需要很大的推力也是最耗油,因为这过程要求在短距离升空,也就是从静止状态短时间达到飞行速度,于是整个过程都要开加力。
  以波音747为例,其一次起飞就要消耗5吨燃油,而这个油量都够它在空中飞行半小时了。
  同样的道理用在“高精度火箭弹”的原型机身上,如果完全依靠它自身携带的火箭发动机……只怕全部燃料也只够让它升空。
  这显然是不行的。
  于是就要加上这发射架,全长48米的发射架,然后像航母将飞机弹射到空中一样把原型机弹射出去。
  苏教授对这个还没什么感觉,因为他研究的领域主要是机械,对这方面属于外行。
  但和志民却明白这发射架的意义,他看着图纸时就不由感叹:“这简直就是个天才的设计,把飞机弹射到空中……就是用陆地的力量助推以尽可能的减少原型机的燃料消耗,另外还可以减轻原型机要携带更多燃料的重量,这就实现了最少燃料打出越远射程的结果!”
  接着和志民就面带狐疑的对苏教授说:“老苏,我不认为这是鹰酱技术员能设计出来的东西,我在鹰酱学习多年,从未见过甚至连听都没听过这种技术!”
  苏教授笑了起来:“老和,你没见过没听过,不代表鹰酱没有,他们只是没让你知道而已!”
  和志民想了想,就摇头说道:“不,不可能!你不知道鹰酱的行事风格,他们如果有这么好的设计,早就生产出来并用在战场上了!”
  苏教授一愣,也觉得和志民说得对,鹰酱不管做什么都雷厉风行,生产速度快得让人吃惊。
  在这方面苏教授与和志民是对的。
  此时的鹰酱与现代的鹰酱不同。
  现代的鹰酱那是长期处在优越的生活下养尊处优的被养成懒人了,不管做什么都没效率或者效率极低。
  此时的鹰酱,那是在工业大暴发时代,而且百姓勤劳兢业肯吃苦,二战时甚至创下平均每周下水一艘航母的纪录。
  这情况下,谁又会相信鹰酱有这种技术却在太平洋战场上被鬼子欺负得节节败退还不用?
  要知道这种“高精度火箭弹”在军舰上也很有价值,那妥妥是远程打击武器。
  苏教授皱着眉头说:“那,如果不是鹰酱技术员设计的,就是……”
  说着苏教授心下一惊,说:“是王营长设计的?”
  和志民微微点头,拿着设计图摆在苏教授面前,说:“多半是王营长设计的……”
  “这不可能!”苏教授想也不想就否定道:“他一个当兵的,就知道扛枪打仗,还能设计出这么复杂的东西?”
  “老苏!”和志民从兜里掏出一张图纸递了上去,说:“前段时间,我跟鹰酱飞行员讨论制作原型机的时候跟他们聊了许多,你知道他们说什么吗?”
  苏教授一边接过图纸一边问:“说什么?”
  “这个王营长可不简单哪!”和志民说:“他研发过许多装备,什么五零小炮、火箭筒、火箭炮,这个挂在飞机上发射的火箭炮也是他发明的,我看到了顺便画了下来,你能看出什么名堂吗?”
  苏教授看了看,然后就倒抽一口气,说:“把炮带到空中,而且还没有后座力,虽然没有精度,但却可以用数量覆盖。再配合上飞机的速度……”
  和志民点了点头:“简直就是浑然天成!我都不敢相信这东西是一发明出来就是这样的,它至少应该经过一段时间的测试、修改,然后才是投入实战。但王营长就是做到了,一发明出来就用于实战,而且全球仅此一例!这跟我们正在研发的‘高精度火箭弹’又何其相似……我们看似是在研发,其实只不过是按照王营长的图纸和命令做罢了!”
  说着和志民就凑到苏教授身边,低声说:“老苏,王营长才是高人呐!人家是深藏不露,我们可不能被他表现出来的样子给骗了!”
  苏教授听着这话不由沉默了,心道:这小子有这本事?
  第849章 发射架
  一个多小时后发射架就搭好了。
  系统给的这种发射架比史上汉斯用的要好得多。
  汉斯用的是液体燃料过氧化氢,再用高锰酸钾做催化剂。
  这方式最大的问题就是过氧化氢有毒,发射时身边必须要有一堆穿着防护服的人员操作,发射后还必须进行消毒,耗费的资金虽说不多但整个发射过程繁琐、危险、低效。
  当然,这与汉斯对v1导弹的要求有关……汉斯的战略目标是英吉利海峡另一头的日不落帝国,于是要求v1导弹必须有两百多公里的射程,于是才要求高燃烧值高工作时间长的液体燃料。
  王学新整这“高精度火箭弹”,初步要求就是能压制鬼子十几公里射程的重炮,对其射程要求不过三十公里……
  王学新研究过作战需求,认为三十公里的射程是合理的,这样就有十几公里的战略纵深给“高精度火箭弹”机动,对敌人重炮形成“你打不到我但我能打得到你”的优势。
  因为降低了射程要求,于是不管是对弹射发射架还是对火箭发动机的要求都降低了,固体火箭发射药才成为可能。
  不过当然,只要王学新愿意,往后还是可以提高这玩意的射程,比如在发射药里加入一些燃烧值高的金属……这就涉及到现代火箭和导弹的技术了。
  幸运的是有系统护身,这些对王学新都不是问题。
  此时王学新思考的,就是这发射架有搭建效率有些低,一个多小时才完成。
  正指挥警卫将原型机吊上轨道的苏教授,回头一看王学新脸上对这发射架有些嫌弃的表情就惊了。
  这小子该不会不知道这发射架被和志民称为“天才设计”吧?
  这样的“天才设计”在这家伙眼里居然是不屑?
  不过再往细里一想,苏教授又觉得这实属正常。
  因为“不屑”通常是有两种:
  一种是水平高,在技术上形成碾压,自上而下的俯视。
  另一种是没水平,什么都不懂,就在门外看个热闹,于是就只看缺点。
  苏教授看了和志民一眼,心道老和这趟是看走眼了,这小子肯定是属于第二种,也就是根本看不懂这东西。
  似乎是为了验证自己的想法,苏教授走到王学新身旁,随口问了声:“王营长,你觉得这发射架有什么问题吗?”
  王学新没有觉察到苏教授这话里试探的味道,他看了看手里的笔记本皱着眉头说道:“发射架太长了,48米,整个搭建起来耗时一个小时二十分钟,这要是在战场发现敌人重炮阵地想要覆盖……只怕敌人早就转移了!”
  苏教授一愣,这话倒没毛病,这是实战的需求。
  不过……
  苏教授说:“但这发射架也没法省啊,除非有一个大推力发动机让原型机能自行起飞,否则只能借助发射架!”
  苏教授没往细里说。
  如果要一个大推力发动机让原型机自行起飞的话,那难度就又上一层次了。
  因为这其中会存在一个“水多加面面多加水”的无限循环的问题:
  推力不足于是要把发动机造得更大带更多的燃料,但更大的发动机更多的燃料本身就有质量,于是还是飞不起来需要更大推力的发动机……如此往复,除非是技术或发射药质量得到提升,否则就永远陷在这死循环里。
  所以和志民才说这弹射的发射架是个天才设计,它一举解决了这个死循环的问题使原型机用不多的燃料就有可能拥有相当可观的射程。
  苏教授之所以没把这问题往细里说,是因为他以为王学新不懂这些,说了也是白说。
  王学新没有多说什么,而是将笔记本翻了一页,然后就自顾自的画了起来。
  过了一会儿,王学新就把笔记本递给苏教授,说:“苏教授,我的想法是这样的,尽可能的缩短发射架,再改装汽车将其后部加长,将发射架装到汽车上变成车载发射架!这样一来,就可以用最短的时间做好发射准备并对敌人实施打击!”
  苏教授听着这话半天也没反应过来,他接过图看了看,虽说线条歪歪扭扭的,但画的却是合情合理,后方能延伸出固定的脚架,前方在车头部位能加长,就像鹰酱用的救火车的架子一样。
  换句话说,这可能又是和志民所说的,刚研发出来就接近成熟的玩意,他们只需要照这样子把它做出来就成了。
  好半晌,苏教授“咕噜”一声吞了下口水,说:“我……我们研究研究,看看是否可行!”
  说着三步并作两步的走向正在做最后检查工作的和志民,一边走一边招手:“老和,老和!过来过来……”
  不知所已的和志民放下手中的活,嘴里抱怨着:“什么事不能等等吗?我这正忙着呢!”
  苏教授也不说话,就把笔记本递了上去,问:“你看看,这想法能行吗?”
  和志民漫不经心的一瞥,初时还不怎么着,但认真一看就满脸震惊的抬起头,他望望苏教授又望望发射架:“你是说,把这发射架移到汽车上?”
  苏教授重重的点了点头,表情复杂的问:“能行吗?”
  “行啊,老苏!”和志民呵呵笑着并竖起了大拇指:“有想法啊!原则是可行的,具体还要试了再说。但这么做要是成功的话,那可就能省下不少时间了,而且……到时咱们这东西就是跟着汽车机动,随时都可以发射了!”
  完了后又一拍苏教授的肩膀,说道:“老苏,你这是不声不响的又立了一大功啦!”
  苏教授苦涩的回了句:“我哪有那本事啊,这是人家王营长的想法,图也是他画的!”
  “王营长?”和志民看了看王学新的方向,然后摆出一脸“难怪”的表情。
  苏教授不知道自己该怎么想。
  如果说之前还能把这发明推给鹰酱技术员,那么王学新这现场提的一个改进方案并且还画了一个草图又是怎么回事?
  重点还是这草图……就像和志民说的,一点都不像刚研发出来没测试过的东西。
  这要是能随手画出,这创意以及思维的慎密,绝对是天才级别的。
  <div style="text-align:center;">
  <script>read_xia();</script>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