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小说>书库>历史军事>初唐峥嵘> 初唐峥嵘 第569节

初唐峥嵘 第569节

  李善抬起脚,周氏蹲下身子给李善穿上暖和的棉鞋……哎,自己的抵抗力实在太弱,完全抵挡不了这些温柔的腐蚀啊!
  等李善到了前院正厅的时候,王仁表已经等了小半个时辰了。
  “孝卿兄,失礼了,失礼了。”李善一进门就连声道歉,“几个月劳累……”
  “几个月劳累,睡得沉点也是常事。”王仁表打断道:“为兄只是想问,怀仁昨夜几时睡的?”
  这个时代一般人在戌时就睡了,大概是八点左右,迟一点的亥时,十点钟左右,再迟也迟不过子时,十二点左右……越是官宦世家越是如此,因为第二天要么晨昏定省,要么上早朝。
  如果碰上父亲要上早朝,那做儿子的就比较惨了,得赶在早朝之前去问安。
  李善干笑几声,“孝卿兄勿怪……哎,朱八,去炊房要些清粥小菜。”
  朱八眨眨眼,“郎君,不用了吧?”
  “什么?”李善两眼一瞪,“肚子还饿着呢!”
  一旁的王仁表叹息道:“朱八的意思是,已经到午食的时候了。”
  李善呃了半天也没说出什么,这种早中饭……他前世还真没体验过。
  现在还是正月,李善索性让炊房弄了个火锅上来,现在火锅在长安西市也挺有名气的,用的还是当年杜如晦赔给李善的那处产业,据凌敬说,有一次天策府众多幕僚在那儿聚宴,杜淹差点没被气死。
  夹起个鱼丸蘸了点调料送进嘴,李善一边嚼着一边说:“孝卿兄,好像这几日就要除服了,可想好了?”
  “可惜小弟已经回京了,不然去了原州,正好与德谋兄聚首。”
  “就在取萧关之前,小弟与德谋兄还说起,如果孝卿兄在的话……”
  王仁表心里暖洋洋的,轻声道:“吏部尚书乃中书令观国公兼任,一时难以出仕,暂且不急。”
  “孝卿兄,小弟去说……”
  “不急,真的不急。”王仁表打断道:“何必为此等小事?”
  李善沉默了片刻才叹道:“那就由得兄长,只望兄长勿要将小弟视为外人。”
  “放心吧,有用得到你的时候呢。”
  中书令杨恭仁政治立场中立,是个两边不靠非常油滑的人物,而王仁表没有历经科举,只可能以先父王裕荫官的名义出仕,那就必然要过同安长公主这一关,杨恭仁是不会为了王仁表去得罪陛下的妹妹的。
  李善倒是有说动杨恭仁的能力,天台山一战杨恭仁是在场的,但王仁表不愿意好友为了自己的出仕而浪费掉这个人情。
  更何况,王仁表心里有数,如果自己没有猜错的话,再往后拖一拖,自己的出仕并不是什么难事。
  第一千零一章 王仁表(中)
  王仁表这个名字在长安城内的名声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个是自然是因为与如今名重一时的魏王李怀仁的交情,另一个是因为被嫡母同安长公主扫地出门。
  但并不因为被扫地出门而有所愤恨甚至愤世嫉俗,也不因为与李怀仁的交好而仗势欺人,更因为去年末东山酒楼为友仗义出手,王仁表如今很得世人赞誉。
  在李善看来,王仁表是个很洒脱的人,对仕途没什么进取心,更喜欢老婆孩子热炕头的那种,不过今天显得有些反常,看起来心事重重。
  “崔家大郎、二郎?”李善笑了,“幸亏孝卿兄提前告知,居然想去定方兄那边捞些功劳。”
  王仁表摇了摇头,“异想天开。”
  若论关系,李楷、李昭德、张文瓘哪个都比他们强得多,包括李楷的父亲李客师,但王仁表接到李楷的来信,李善一直将李客师放在不太重要的地方,毕竟与张士贵、薛万彻、苏定方、胡演等人相比,李客师的能力要逊色不止一筹。
  “清河县公那边?”
  “未有异议。”
  “那就好。”王仁表笑道:“这种事就怕清河县公逼迫,不过清河崔氏只怕有些……”
  “不会的。”李善放下筷子,举起酒杯抿了口,“毕竟当年是小弟亲手斩落崔帛头颅。”
  王仁表一时哑然,的确,虽然与崔家结亲,但清河崔氏与李善之间其实并不融洽,主要就在于当年那件事。
  “前几日见罗阳与崔昊……”
  “噢?”李善无所谓的笑了笑,清河崔氏中最恨自己的应该就是崔帛了,堂弟被自己斩下头颅,还丢了大脸。
  李善曾经听魏征说起过,崔昊回京后还专门在太子面前告了自己一状,但太子不傻,王珪、魏征等人更不傻,斩杀崔帛平定民乱兵变,那是在帮东宫的忙。
  不然惹出了事,当时的河北道行军元帅淮阳王李道玄就能光明正大的再来一次平乱了,功劳那是其次的,关键是这个锅肯定是东宫来背的,因为奉命抚慰山东的魏征、崔昊是李建成举荐的。
  “对了,还没谢过孝卿兄呢。”李善举起酒盏,郑重道:“酒楼一事,幸得孝卿兄仗义。”
  王仁表也举起酒盏,摇头道:“但怀仁还不是在大捷之后被迫解兵权自请回京。”
  “正好回来修养一二。”
  王仁表一饮而尽,仔细的打量着对面的好友,在夺嫡最关键的时刻赶回长安,是为了回来修养看戏的吗?
  毕竟对李善了解太深了,王仁表知道李善的一举一动往往蕴藏深意,他毕竟没有出仕,想不到太深的地方,但有一点他是看得出来的,李善在这时候赶回长安,那么肯定是已经有所抉择了。
  仅仅王仁表知道的,李客师、李楷父子都是铁杆的秦王一脉,凌敬更是秦王的心腹幕僚,而裴世矩、李德武都投入东宫门下,李善如果有所抉择,会选择谁那自然是不言而喻的。
  不然拥数万大军坐镇萧关,不仅能建功立业,更能坐视两位皇子分出胜负……王仁表突然问道:“年前长安坊间遍传流言蜚语,至今也不知道到底是都布可汗还是突利可汗所为。”
  李善夹菜的手顿了顿,抬头深深的看了眼王仁表,这位好友是在怀疑那则流言蜚语的来源了……明里是在问到底是谁的手笔,但只要不傻,那就应该知道,不可能是刚刚被放回去的突利可汗,只会是深恨李善,甚至拿了头颅就许诺退兵的阿史那·社尔。
  所以王仁表暗里是在问,流言蜚语的背后,是不是也有你李怀仁的手笔?
  能问出这样的话,说明王仁表已经有所揣测,但李善只笑着说:“谁知道呢,社尔兄与小弟爱恨交织,突利可汗更是小弟的生死之交……”
  王仁表差点一口酒喷出来,这话实在太扯了点。
  “说起来罗寿、罗阳狂妄至此,要知道罗艺那厮都不敢如此放肆!”李善迅速话题一转,“孝卿兄放心,回头必然替你出这口气!”
  “算了吧,平阳公主已经抽了罗阳一顿鞭子。”王仁表笑道:“再说了,那日有张家大郎与赵慈皓在,反正没吃亏。”
  事情发生后,各个渠道都给李善来信,他自然很清楚,“是南安郡侯的长子吧?”
  “嗯,当年芙蓉园遭了无妄之灾的那位。”
  “赵慈皓伤势痊愈了?”
  “早就痊愈了。”王仁表啧啧道:“说起来当年禁苑殴斗,其实赵慈皓的伤势比罗寿重的多,但前者痊愈,后者致残。”
  “活该,谁让他非要乱动!”李善嗤笑了声,其实当年罗寿的那条腿不是一定会瘸的,但在用玉壶春清创的时候,因为疼痛醒来的罗寿第一眼看见了还没来得及动手的李善,腰背一用力就要翻身起来,也不知道是要动手还是要逃跑……然后就变成瘸子了。
  罗艺肯定觉得李善是故意的……李善觉得自己还真挺冤的。
  “过几日等孝卿兄出了孝期,让张家大郎与赵慈皓一起去酒楼聚一聚。”
  虽然这两个人……一个的母亲是秦王妃的堂姐,一个的妻子是秦王妃的堂妹,都算是秦王一脉,但有当日酒楼殴斗一事,李善也算师出有名。
  顿了顿,李善冷笑道:“说起来南安郡侯也算小弟的旧部,那笔账……毕竟是秦王的连襟,那也只能找张永算了!”
  王仁表一愣,南安郡侯张琮去年天台山一战后从天策府转入十六卫,出任北衙禁军的左千牛卫将军,的确算是曾节制北衙禁军的李善的旧部,但这是要算什么账?
  李善嘿嘿一笑,“让张永去问其父吧。”
  昨日的凌烟阁,那么多人中,就数张琮灌酒灌的最多,要不是后来自己装醉,只怕真要醉倒了……万一嘀咕一句什么玄武门之变,李渊只怕勃然变色,如果嘀咕一句唐太宗李世民,别说太子了,只怕秦王脸色也不会太好看。
  王仁表听出好友话语中的调侃,笑着点头,又随口道:“前些日子与崔家两位在酒楼聚宴,正巧在西市碰到了马宾王……”
  李善神情滞了滞,好嘛,终于知道王仁表为什么这么急匆匆的就登门造访了,这是怀疑到马周身上了。
  第一千零二章 王仁表(下)
  李善既觉得意外,但也不觉得意外。
  意外是因为他没想到王仁表会关注到马周,不意外是因为王仁表对自己,对自己与马周之间的关系太了解了。
  其实这是个简单的逻辑判断,王仁表知道当年李善对马周是很重视的,甚至马周都知道李善的身世,那李善怎么可能会允许马周脱离控制呢?
  除非马周是得李善授意刻意如此。
  而马周离开李善之后,虽然没有投入东宫门下,但却寓居投入东宫的常何家中,还在北衙禁军中任职,这么以来,李善的立场就不用多说了……总不能判断是李善派马周依附东宫吗?
  李善迟疑了下,低声问:“裴世矩?”
  王仁表迅速摇了摇头,以更低的声音道:“毕竟位卑,而且谁知道宾王知晓内情?”
  李善眼珠子转了转,觉得有点不保险,马周离开自己的时候,自己已经与裴世矩撕破脸了……谁知道这只老狐狸会不会关注到马周?
  李善的思绪越飞越远,或许自己应该多布置一道后手,万一真出了事,马周却被扣住甚至被杀了,那玄武门那边就难说了。
  这样的棋子自己倒不是找不到……
  仔细打量着李善脸上阴晴不定的神色,王仁表小声问:“怀仁是怕……”
  “咳咳,咳咳!”李善用力咳嗽了几声,“对了,昭德、稚圭此次都随小弟回京了,闹着非要做傧相,孝卿兄上次提及,秦王府子弟那边?”
  王仁表保持着沉默,皱着眉头盯着李善。
  李善含笑对视,好一会儿之后才轻叹一声,“孝卿兄何必掺和进来呢?”
  “虽同安长公主不慈,但毕竟是太原王氏子弟,只要旁观……如同平阳公主夫妇一般即可。”
  “孝卿兄于小弟有提携之恩,更是此生至交,小弟实在不望兄长牵涉其中。”
  “德谋兄那是躲不开的,凌公、苏定方更是躲不开,就连崔公也有考虑清河崔氏门楣不坠的因素,而孝卿兄并无必要。”
  王仁表笑了笑,“怀仁这是承认已投秦王了。”
  “孝卿兄说笑了,小弟乃是陛下嫡系。”李善绕着圈打哈哈,“傧相六人,稚圭、昭德肯定在内,温邦也算一个,还有三个位置……反正孝卿兄到时候已经除服,不如也来帮忙?”
  王仁表随口问:“还有两个位置呢?”
  李善有些犹豫,按照关系远近来说,很快就要回京的淮阳王李道玄应该算一个,可惜这位是秦王的铁杆。
  “张家大郎可以算一个,那日尚有东宫的太子舍人卢宏在场。”王仁表倒是早就替李善盘算好了。
  又是一边一个……其实李善对这种事已经有点厌烦了,而且现在崔信、平阳公主夫妇、李客师夫妇,就连王仁表都猜了个八九不离十。
  顺着傧相的事又聊起了迎亲的各番事宜,两家现在都准备的差不多了,李宅估摸着一个月内也能完工,剩余的家具也来得及赶制,反正李善是什么都不用管,只需要那日将新娘子接来洞房花烛就行了。
  王仁表忍了又忍,低声道:“早年在长安时候,曾经救过几人……如今在北衙禁军,正巧在右监门卫中郎将麾下。”
  所谓的右监门卫中郎将就是常何,王仁表之前一直只说马周,现在终于提到了常何,这句话意思很明显,如果李善要用人,自己也是帮得上忙的。
  “孝卿兄急公好义。”李善笑吟吟道:“当年德谋兄与昭德不就是得孝卿兄援手才得以幸免的吗?”
  王仁表叹了口气,干脆直接把话摊开了说:“为兄遭嫡母厌弃,即使怀仁襄助,只怕也难有作为,唯有借此……”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