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免费小说>书库>历史军事>重生六零年代,萌娃有空间> 重生六零年代,萌娃有空间 第204节

重生六零年代,萌娃有空间 第204节

  那女人看了陈永峰一眼,没说什么,收起钱认真数了数,又补扔出来一张票。
  陈永峰拿好三张票,他们转身往外走。
  “不知道哪家有钱人的少爷小姐,有钱没地方花了,真是。”
  她嘀嘀咕咕的声音,飘进三个人的耳朵里面,三个人没有一个人在意售票员的絮叨。
  出了门,那汽车就在外面等着了。车窗跟车门全部都大大地敞开着,司机靠在车门外面,嘴上叼着一只直卷的烟卷。
  陈永峰的上车票,他看了一眼,撕掉上面的副券,“三个人,到省城,终点站你们往后坐。”
  三个人上了车,车上已经稀稀拉拉地落座了一些人,六七个人。但是他们都坐在车的前半部,应该都是中途站点下车的人。
  他们一上车,就吸引了车上其他人的注意力,三个半大孩子,男孩帅女孩美,也不知道是哪家烧了高香了生出来这样三个孩子,尤其是其中这个女孩子,水灵极了。
  兄妹三个迎着别人的目光,往后走,来到最后面横排,这样他们可以并排坐在一起。
  最后排的窗户,费了一些力,才被打开,打开的时候窗沿飞起阵阵灰尘,座位上面的座位布套,也早就已经看不出来原本的颜色,油渍麻花地泛着光。
  不光陈默皱眉,第一次坐这种车的陈永峰也皱眉。“我就知道你们俩受不了,我早有准备。”
  邵锦成从自己背着的包里,找出一大块布,铺在座位上,“行了,坐吧。”
  他们两个并不是有钱就矫情了,即便以前很穷很穷,杜柄芳还没去世的时候,家里也一直被收拾得干干净净的。陈永峰被妈妈养成的习惯就是,再穷再苦也不可以懒,不可以自己糟蹋自己过邋遢日子。
  陈默被安排在靠窗的位置,一会儿方便她看外面的景色。
  车子又到了十几分钟,终于到了发车的时间。车上大概有一半的上座率。怪不得都说,国营交通肯定都得国家补贴的,想盈利很难。
  晃晃悠悠的车子出发了,驶出永红县之后,车子开上国道,这一段国道并没有一直修到省城,后面还是要开一段土石路的。
  但是路两边自然的景色,美不胜收。在东北还没有完全工业化的现在,这里还是农业区粮仓,能规划的土地,都规划到了生产队之下,附近的小村子,小屯子,负责种植着这些地。
  马上九月了,粮食一半黄一半绿,倒也好看。陈默趴在窗框上,九月的风卷过麦浪之后,再吹到她的脸颊上,痒痒的,阳光照着也暖暖的。
  汽车发动机的声音,像是和谐的催眠曲,不多一会儿,陈默的眼皮就开始打架了,她从窗子处缩回脑袋,坐在座位上,靠着哥哥的胳膊,闭上眼睛,很快地陷入了睡眠。
  第382章 奉天
  车子一路上,并没有什么特定的站点,主打的就是一个便利,有人招手就停,有人要下车也停。这样一路走走停停,到了省城都下午了。
  这个省城,他们已经来了多次了,并没有什么新鲜感。所以也不多做停留,陈默错过了一路上百分之七十的风景,睡眼惺忪地被抱起来,从一个汽车,转移到另一个汽车上。
  这是省城去往另一个省城的车,再下车就是沈阳了。
  睡了一路的陈默并没有觉得遗憾,反正,永红县黄子屯的风景,就算再漂亮,也没什么好记得的。
  “默默,再坚持一下,等晚上咱们到了沈阳,就住店让你好好休息一下。然后就不用再坐颠来颠去的汽车了,就可以坐大火车了,大火车超级稳,一点都不颠人。”
  “好诶!我可以坐火车了!”陈默上一世这一世都从来没有坐过火车呢,她是真的打心眼里面开心期待。
  这一次,陈永峰坐在了窗边的位置。这趟车的乘客明显比上午坐的那趟多人了些,陆续有人往他们兄妹这边看过来。
  同时出现三个俊男美女的组合,确实到哪里都很吸引人的目光,在后世也是如此。
  陈永峰把他一直随身背着的包,抱在怀里,手一直有一下没一下地轻轻拍着包。陈默把大哥的动作看在眼里,她知道,那包里面是妈妈的骨灰。他们要离开之前,去县里火葬场祭骨室请回来的,妈妈的骨灰,哥哥负责背在身上的。
  三个人依然是坐在最后排的,睡够了的陈默肚子开始饿了,她从自己背的包里面掏出包子,大哥一个二哥一个自己一个,开始啃包子。
  长时间坐这种汽车,确实是很熬人的一件事,如果陈默没有三十岁的灵魂的话,她是绝对在半路就要闹了。
  咬牙坚持着,窗户外面的山渐渐地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望无际的大平原。
  这种一眼看得到头的平原景色,也是陈默第一次亲眼所见。
  平时在空间里面也是看得见的,不过空间是小平原,在‘小平原’的尽头是混沌的空间,所以对于眼前现实中的东北平原,还是让她震惊与欣喜的。
  四周没有了山,是与黄子屯附近完全截然不同的景色,这让陈默觉得自己终于逃离,获得了新生。
  她把第二个包子的最后一口,塞进嘴巴里面,鼓鼓囊囊地嚼着,然后探着身子,整个人压在大哥的包上。窗外夕阳正在跌落地平线,她也轻轻摸了摸背包里的盒子,“妈妈快点看,太阳落到地平线下面去了,好漂亮!大哥,你也看,我们跟妈妈都是第一次看。”
  陈永峰怀里,同时抱着妈妈与妹妹,看着车窗外,咸蛋黄一样的太阳,散发着最后光芒,正在往地平线之下跌落。
  此刻,他们一家三口在这个车上,好像真的有团聚在一起,一起看着这景色,奔向未来的新生。余晖映照着大地,陈永峰与陈默的脸上,也都是红色的光芒。
  邵锦成在旁边,默默地看着兄妹两个与他们母亲的亲密时间,他一直没说话,吃着包子。
  十分钟之后,太阳彻底消失不见了,大地变得昏暗起来。
  夜风渐凉,车上的窗户都陆续关小了,都只留着一丝缝来透气。
  车内没有开灯,只有车的大灯照亮着前面的路。
  长时间坐车赶路的人们,都露出了疲倦之色,有的人抬头靠在椅背上,张着大嘴,大车呼噜,睡得正香。有的人被晕车困扰,已经难受了几小时,在如此昏暗夜色之下,都能看出来面色惨白,嘴唇都失了颜色。
  下午睡了一觉的陈默,已经不困,眼睛睁得大大地看着外面。
  直到远处地平线上,出现了一头匍匐着的怪兽,那怪兽仿佛浑身都长着亮亮的眼睛,全身忽闪忽闪的,在黑洞洞的宇宙苍穹之下,显得有些吓人。
  邵锦成低低的声音从头顶传来,“默默,永峰,沈阳到了。”
  两个人都有点疲惫的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地平线上的那庞然大物,原来是书籍中的奉天城,也就是现在的沈阳。
  这个城市从1930年开始,就已经在开始发展重工业,比如钢铁,比如机械制造。新中国成立后,从1950年开始发展军工业。所以在城市建设方面,已经很是成熟。
  沈阳城的首次通电,可以追溯到1906年。而1953年,国家启动第一个五年计划,沈阳城在50年代末,就率先开通了民用电,建成了成熟的电网。
  当然,不是所有的市民都用得起电的,城内还有一部分居民在用蜡烛与煤油炉,这个城市还没有实现‘楼上楼下,电灯电话’这个梦想。
  但是这并不妨碍,从远处看,这个城市体现出来的‘灯火通明’。
  对于他们这些来自没有电的落后地区的人来说,一拉墙上的线,就会有发光的灯,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
  汽车缓缓行驶着,离那匍匐着的巨兽越来越近,最后靠近到它身边,驶进了它的身体里。
  天色已经这么晚了,市府广场上依然还亮着灯,有成群结队的市民在那里遛弯聊天,陈默看着车窗外,她甚至想记住车窗外每一个人的脸。
  车子顺着主干道,一直往南,道路很是畅通,二十分钟左右,就到了沈阳站。
  汽车站就在火车站的对面,汽车开进汽车站里面,司机停下车,打开门,“沈阳到了啊,终点站了。”
  车上最后的乘客,拿起自己的行李纷纷下车。
  三个人也各自背上包包,起身下车。
  当双腿落到地面的那一刻,陈默没站住一个趔趄,坐车坐久了,腿都有点软了,她偷偷快速喝了一滴灵液。
  两个哥哥一左一右,紧紧拉着陈默的走,走出汽车站。
  路对面就是火车站了,沈阳站三个大字被灯照得亮亮的,建筑上有一个大大的钟表,显示着此时的时间,晚上八点三十四分。
  火车站中央及两翼有穹顶,红砖为墙,线脚、门窗框、墙角等用白石砌成,红白相间,色彩明快。
  这建筑虽好看,但有满满日式风格,这确实是以前日本鬼子修建的车站,以前名字叫奉天驿,1946年改名叫沈阳南站,1950年改名叫沈阳站。
  眼前这好看的火车站建筑,已经有六十年历史了,它矗立在这里,看着战火纷飞,时间流逝。
  兄妹三人站在站前看了好一会儿,邵锦成开口,“明天,咱们就从这里坐火车去北京了。”
  第383章 油炸电线杆
  “二哥,沈阳都这么大这么好,那北京城是不是更大,更好了,晚上到处都是灯火通明的?”
  邵锦成笑笑,“到时候默默自己看就知道了。”
  陈默转头扯了扯陈永峰的手,“大哥,你以后看书不用点煤油灯了,到那边肯定每个人都有电用了。”
  “对,终于可以不用被煤油的烟熏眼睛了。”
  陈永峰说着话,眼睛却被路边的黑色电线杆吸引。电线杆上面挂着牌子,写着编号,颜色却是黑色。
  邵锦成看陈永峰研究那电线杆,给他解释,“这是油炸电线杆。”
  “油炸电线杆?能吃吗?”陈默知道油炸电线杆是什么,但是她故意接话问。
  “默默,油炸电线杆,不是你想的那种。它不是用我们吃的那种油炸的,而是用柏油,木头电线杆整个浸泡在柏油里面,浸泡透,然后用来做电线杆,结实得很,百年不腐。”
  陈永峰点点头,“怪不得,这电线杆都是黑色的。”
  “对,因为浸透了柏油,所以乌漆嘛黑的。还带了编号。”
  (这种油炸电线杆,在2023年的沈阳街道,依然在某些地方少量可见,它们身上还有当年的编号。并不是作为古董保存,而是依然还在使用中。时间与事实证明了,这种电线杆确实可以百年不腐。)
  已经将近九点,大城市的好处就在于,它是有夜生活的,这一点在六十年代的沈阳就体现出来了。沈阳站旁边的国营餐馆还开着,他们三个人背着包,很默契地往国营饭店走去。
  太晚了,食材都卖得差不多了,只剩下叉子条可以吃。
  三个人要了三碗叉子条,热乎乎地喝进去,嘴里胃里都暖和了。
  关于住宿的问题,可选择的范围不多,在沈阳站旁边,有几家国营招待所。
  他们完全不需要考虑选择哪个,这几个附近的招待所,从外立面就能看出来是按照消费水准来开的。
  穷家富路,还带着默默,他们自然不需要多考虑,直接去了看起来最大最好的沈铁招待所。
  进门地上竟然是满铺的红色地毯,地毯看得出来,是经常清洗的,没有鞋印也没有什么灰土。
  坐在前台的服务人员站起身来,“住店吗?”
  “是的。”
  好像两个男人带着一个小女孩住店的搭配少的缘故,大厅的人都往这边看过来。
  “好的,同志,看一下介绍信。”
  住招待所必须品:介绍信。
  邵锦成拿出来的是正经八百的介绍信,前台工作人员接过,登记之后递还给邵锦成。
  陈永峰拿出自己与陈默的户口本,还有他的录取通知书,“同志,我没有介绍信,但是我有这个,您看一下,也没问题吧?”
  应届生拿录取通知书,确实是可以住招待所的。
  那女生拿过一看,“同,同,小同志!您是b大的?这是去北京上学?”
  “是的。”
  “妈耶,你们快过来看,b大的录取通知书诶!”这一大厅的人,听了这不高不低的喊声,全都围了上来。
  对着陈永峰的录取通知书一顿研究,他们没人发现,比b大名头更有含金量的,是录取的专业。
  陈永峰不着急,等着他们看,邵锦成跟陈默更不着急了,他两个是二脸自豪。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